Small:福建医科大学路君等团队合作研究通过放大光动力免疫治疗效果实现抗三阴性乳腺癌级联免疫激活

2025-02-11 iNature iNature 发表于陕西省

该研究通过放大光动力免疫疗法来克服不利影响,从而刺激全身免疫反应。

免疫疗法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中的效果较差,受到其低免疫原性和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的阻碍。无创光动力疗法(PDT)是治疗TNBC的新兴疗法,但光动力免疫治疗同样受到肿瘤缺氧和过度炎症抑制的限制。

2025年1月23日,福建医科大学路君、兰凤华、Zhang Hao共同通讯在Small 在线发表题为A Self-Amplifying Photodynamic Biomedicine for Cascade Immune Activation Against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放大光动力免疫疗法来克服不利影响,从而刺激全身免疫反应。

具体来说,通过靶向肿瘤递送光敏剂(verteporfin)、缺氧增氨剂(atovaquone)和环氧合酶-2/前列腺素E2(COX-2/PGE2)信号阻滞剂(塞来昔布)等特定药物。该方法有效改善缺氧并抑制COX-2/PGE2信号传导,从而扩增PDT诱导的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反过来又增强了光动力免疫疗法的效果并触发了强大的免疫级联反应。值得注意的是,自放大光动力免疫疗法在保持高生物相容性的同时,显著抑制了原发性肿瘤、远端肿瘤、肺转移和术后复发。综上所述,该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级联刺激方法和高效的生物医学纳米平台,为临床上TNBC的光动力免疫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策略。

图片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最具侵袭性和转移性的亚型,其特点是治疗选择有限、预后严峻和高死亡率。目前,手术切除和化疗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都存在局限性,导致临床疗效有限。免疫疗法通过激活人体免疫系统来杀灭肿瘤细胞,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然而,TNBC中的低免疫原性和高度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导致反应率差,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成本高且对特定患者人群的适用性有限,难以实现广泛应用。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能够优化宿主免疫反应的有效策略。

免疫抑制性肿瘤微环境(TME)是导致TNBC免疫原性低、免疫系统抑制和免疫逃逸的主要因素。据报道,许多因素会影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活化和在肿瘤组织中的浸润,如缺乏肿瘤免疫原性、肿瘤抗原呈递不足以及肿瘤大面积缺氧,导致肿瘤细胞从宿主免疫系统中逃逸。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ICD),释放肿瘤相关抗原,并通过化疗、光动力疗法(PDT)和光热疗法增强死亡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是一种新型肿瘤免疫疗法。这些抗原进一步呈递给树突状细胞(DC),反过来又有助于树突状细胞成熟并引发全身免疫反应。此外,在肿瘤组织中异常表达的生物活性物质前列腺素E2(PGE2)的存在与癌症进展有关。两项独立研究同时发现,PGE2-EP2/EP4通过干扰白细胞介素2信号通路抑制CTL功能并促进免疫逃逸。因此,抑制PGE2活性可调节免疫细胞群的变化,也是增强免疫治疗的一种手段。总体而言,通过多种策略改善免疫抑制性TME有助于增强TNBC中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图片

图1 VCA NPs介导的光动力免疫治疗示意图(摘自Small )

光动力疗法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具有微创、高选择性、对TNBC的副作用低等特点。光敏剂在激光照射下产生活性氧(ROS),不仅通过强大的氧化作用破坏肿瘤细胞,还会释放出肿瘤碎片,增加肿瘤免疫原性,启动抗肿瘤免疫。然而,PDT需要耗氧,而肿瘤细胞的快速增殖也会消耗氧气,进一步降低PDT的疗效。可以通过直接补氧或减少耗氧来缓解肿瘤缺氧,直接供应的氧气会被肿瘤细胞或PDT迅速消耗,而减少耗氧量似乎是缓解肿瘤缺氧更持久的方法。呼吸过程中的细胞耗氧量主要通过线粒体相关的氧化磷酸化过程产生,阿托伐醌(ATO)是一种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III的活性抑制剂,可以与光敏剂联合使用以提高PDT疗效。PDT过程诱导肿瘤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上调,从而促进PGE2的分泌,PGE2是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形成的关键成分,可降低光动力免疫治疗效果。部分研究将二氢卟吩e6与塞来昔布(CXB)联合使用,以增强PDT疗效并改善免疫抑制微环境。目前,很少有研究将改善缺氧和阻断COX-2/PGE2信号传导相结合以增强光动力免疫治疗。此外,该方法面临的另一个重大挑战是如何联合递送药物以增强光动力免疫治疗效果。

低效的药物递送、复杂的理化性质和不同的递送靶标都是共同递送的障碍,通常会导致药物药代动力学、体内分布和联合给药效果不佳。因此,构建药物共递送纳米系统对于在肿瘤细胞中实现协同药理作用至关重要。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颗粒、脂质体、聚合物胶束、聚合物药物偶联物和其他纳米制剂应运而生。聚合物-药物偶联物可增加疏水性药物的溶解度并保护其免受降解。脂质体可以共负载具有不同物理化学性质的药物,但存在药物泄漏的风险。一些纳米药物载体已进入临床试验或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如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的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纳米颗粒(Abraxane)、阿霉素(Doxil)、柔红霉素(DaunoXome)等。其中,人血清白蛋白(HSA)作为具有多个表面修饰位点和疏水结构域的纳米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较强的药物结合能力和可降解性等独特优势。此外,白蛋白结合受体介导的肿瘤摄取效率、通透性和保留(EPR)效应增强。因此,以HSA作为载体构建的纳米递送系统有望解决将不溶性药物共同递送到肿瘤区域的挑战。

图片

图2 VCA NPs的表征和细胞毒性评估(摘自Small 

总之,该研究设计的自扩增纳米平台能够放大积极治疗结果并抵消负面影响,旨在优化光动力免疫疗法。作者构建的共递送纳米平台负载药物包括光敏剂(维替泊芬,VER)、缺氧调节剂(ATO)和抗炎药(CXB)。具体来说,ATO改善缺氧、免疫抑制微环境并增强VER诱导的PDT,从而增强肿瘤免疫原性。此外,CXB靶向炎症性COX-2/PGE2通路,从而减轻光动力免疫治疗期间PGE2上调诱导的炎症相关免疫抑制。同时,这些策略可以协同放大光动力免疫疗法以产生持久的免疫记忆,有效抑制TNBC转移和复发。该研究将有助于改善TNBC的免疫抑制微环境,从而提高患者对免疫治疗的敏感性。

参考消息: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smll.202410214?saml_referrer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1393, encodeId=17b8225139356,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377198217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三阴性乳腺癌#</a> <a href='/topic/show?id=7ff01241193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光动力免疫疗法#</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9821, encryptionId=33771982175, topicName=三阴性乳腺癌), TopicDto(id=124119, encryptionId=7ff012411939, topicName=光动力免疫疗法)],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Feb 11 09:36:27 CST 2025, time=2025-02-11,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Genome Med:87.5%患者3年无复发!新抗原DNA疫苗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显成效

美国华盛顿大学团队开发新抗原 DNA 疫苗平台并完成其在 TNBC 患者的 Ⅰ 期临床试验,报告了疫苗安全性、免疫原性及临床影响,包括新抗原识别、免疫反应诱导、TCR 扩增及临床结果评价等,前景可期。

2024 JINBCS丨宋振川教授:三阴性乳腺癌最佳临床治疗策略分享

特邀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宋振川教授分享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现状和进展。

韩国晖教授:打破治疗瓶颈,ADC药物开启三阴性乳腺癌(TNBC)治疗新时代!丨天津国际乳腺癌大会

由中国抗癌协会主办,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及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天津国际乳腺癌大会”于2024年12月18日至21日在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滨海之都--天津盛

读书报告 | 三阴性乳腺癌中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该研究表明,在未接受辅助化疗或新辅助化疗的早期TNBC患者中,肿瘤组织TIL丰度是一个重要预后因素,有望为未来TNBC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JAMA | 高危早期三阴性乳腺癌辅助免疫治疗:ALEXANDRA/IMpassion030 随机临床试验结果

对于高危早期 TNBC 患者,在术后化疗中添加阿替利珠单抗并不能降低复发或死亡风险。因此,目前不推荐将阿替利珠单抗用于术后 TNBC 治疗。未来需要进行更多研究,以探索更有效的 TNBC 治疗策略。

青海大学STTT:探索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用药方案

三阴性乳腺癌异质性高、侵袭性强。NeoSAC二期试验探索阿帕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和化疗用于早期TNBC新辅助治疗的效果。

近60%患者肿瘤几乎完全消失!JAMA:复旦肿瘤领衔“最毒乳腺癌”中国方案

三阴性乳腺癌侵袭性强。JAMA 发表的 CamRelief 试验显示,新辅助化疗联合卡瑞利珠单抗可显著提升 pCR 率,安全性可控,有望成为新治疗选择,不过生存数据有待长期随访。

科伦博泰靶向TROP2的ADC药物芦康沙妥珠单抗(SKB264)获批上市!用于治疗三阴性乳腺癌!

与化疗相比,注射用芦康沙妥珠单抗在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方面均显示出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和临床意义的改善。

华中科技大学李子福教授/杨祥良教授团队Biomaterials:线粒体干扰策略协同光动力治疗用于激活抗肿瘤免疫

华中科技大学李子福等教授团队制备 CuET/ICG NPs 用于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优化制备条件,探究其机理,可增强 PDT、下调 PD - L1、调节免疫微环境,介绍了作者及研究背景等信息。

论文解读丨山东大学刘奇迹教授团队:TMEM132E敲低可抑制三阴性乳腺癌肿瘤进展,并通过诱导ERα的再表达恢复对他莫昔芬的敏感性

该研究证实了TMEM132E在TNBC的发病机制中的重要作用,并揭示了TMEM132E在TNBC细胞中全新的调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