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曾想,一口牛奶要了腹中宝宝的命,背后元凶却很常见

2024-08-31 梅斯罕见新前沿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26 岁孕妇小霞因喝剩奶感染李斯特菌致胎儿夭折。介绍李斯特菌特性、危害及预防措施,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提醒注意饮食安全。

小霞(化名)今年26岁,是一位怀孕33周的准妈妈。这天小霞打开冰箱,看到丈夫打开的鲜奶还剩了一些,想着不能浪费,就微微加热,将鲜奶喝完了。当天夜里,小霞的肠胃开始不舒服,跑了好几次厕所,不仅如此,小霞还发起了低烧!好在没过多久,症状都消失了,小霞也没太在意,继续安心养胎。

但是接下来的一周,小霞渐渐感到肌肉酸痛,更让她慌张的是,宝宝的胎动越来越少了!察觉到不对劲的她赶紧来到医院就诊。接诊医生听了小霞的情况,有些不安,为她开了详细的检查。检查结果很快出来了,小霞腹中的胎儿已不幸夭折……

而导致小霞流产的真凶,血培养结果给出了答案——它就是李斯特菌。

也许你会说,这只是小霞的遭遇只是个别情况,但是,财联社8月 30日的报道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周三表示,与熟食肉类有关的李斯特菌感染又导致14例新病例,以及6人死亡。本轮李斯特菌感染病例的总数达到57例,所有病例都需住院治疗,总共有9人死亡。这是2011年以来最大的李斯特菌疫情。当时美国有18个州爆发了李斯特菌疫情,30多人因食用受影响的哈密瓜而死亡。死亡病例发生在佛罗里达州、田纳西州、新墨西哥州、南卡罗来纳州、伊利诺伊州、新泽西州和弗吉尼亚州。感染者年龄处在32- 94岁之间,年龄中位数为77岁。

李斯特菌并不遥远

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在我们的生活中相当常见,绝大多数食品、泥土、植物、动物饲料以及人类和动物的粪便当中,都可以找到它的身影。每年夏天都是细菌性感染的高发期,李斯特菌它主要以食物为传染媒介,是最致命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李斯特菌病罕见于大于3个月的儿童(100例/100万)。孕妇感染李斯特菌的几率是一般人群的20倍。

炎炎夏日,吃剩的饭菜、没吃完的瓜果、啤酒、饮料,或是刚买来的生肉,我们都习惯地塞进,仿佛冰箱成了“食物保险箱”。而李斯特菌对各种环境(如低温、高盐、低pH、氧化应激等)的耐受性很强,即使处于0℃的低温条件下,它也可以大肆繁殖。所以,李斯特菌在冰箱冷藏室内较长时间生长繁殖。其中,生奶源及其制品(如牛奶、奶酪、冰淇淋)、冷熟食、凉拌沙拉、新鲜蔬菜水果、未经充分烹饪的肉类是它最爱藏身的几类食物。因此,李斯特菌收获了“冰箱杀手”称号。

这个“杀手”有多可怕?

大部分人群都不会被感染,它甚至可以寄生在正常人的肠道中。在吃了受污染的食物后,往往不会马上出现不适症状,而是表现发热、呕吐、胃内不适、腹泻等,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胃肠炎。也有人会有发冷、肌肉疼痛、头痛、颈部僵硬、意识不清、失去平衡等症状。病程会延续5—10天左右。

最容易中招的就是孕妇、免疫功能受损者(例如艾滋病、糖尿病、癌症患者等)、老人以及新生儿。尤其是孕妇,感染李斯特菌之后孕妇本人可能并不会出现严重症状,但细菌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并可能造成流产、死胎或早产,败血病和初生婴儿脑膜炎等严重后果,新生儿感染病死率高达30%。

李斯特菌的“软肋”

李斯特菌的“软肋”是不耐热。巴氏灭菌、烧熟煮透这些简单的措施就能对付它。

只要记牢这7个,一般它是不会胡来。

1、 一不吃:未经任何消毒处理的蔬菜和肉类(蛋类、肉类和海鲜时要保证熟透)。

2、 二不吃:未经巴氏消毒的奶和乳酪,以及用它们制作的食品。

3、水果充分清洗:吃水果前洗干净,最好去皮食用。

4、 生熟分开:食物放进冰箱前,密封包装,生熟分开。

5、检查包装:买即食食物时,检查食品包装密封是否完整。

6、 加热彻底:从冰箱里拿出来的生冷食物,60摄氏度持续加热20分钟,或70摄氏度加热5分钟以上,再食用。

7、保持卫生:手、刀和砧板接触生食后要清洗干净,定期对冰箱进行彻底消毒。

诊断

1.血常规

血白细胞总数常增高,分类中以中性粒细胞增多明显,单核细胞并不增多。

2.脑脊液常规

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大多外观混浊,白细胞数为(100~10000)×106/L,其中2/3为多核细胞,蛋白质含量增高达0.5~3.0g/L,而糖量降低者仅占40%,未合并脑膜炎的患者脑脊液常规多为正常,或仅有轻度蛋白质含量增高及淋巴细胞增多。

3、细菌学检查

是诊断本病的关键。

(1)细菌涂片取脓性分泌物,穿刺液,脑脊液,活组织细胞,胎儿粪便等涂片,行革兰染色检查,但据报道脑脊液镜检有2/3的患者标本为阴性。

(2)细菌培养在疾病早期取血,脑脊液,骨髓,羊水,胎粪,胎盘,新生儿脐带残端,受损皮肤或黏膜,孕妇阴道排泄物等作细菌培养,可分离到致病菌。

4、血清学检查

对该菌的抗体反应主要是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升高,双份血清抗体效价递升有助于诊断。

5、分子生物学检测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来进行临床诊断。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 在感染领域体现的突出作用也倍受关注。

6、常规检查

X线胸片,心电图,B超和脑CT等检查。

治疗

根据检验结果给予抗感染治疗。临床治疗首选青霉素类,头孢类往往无效,因 LM 对其存在天然耐药。青霉素类抗生素是治疗李斯特菌病的首选药物。包括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甲氧苄啶/磺胺甲唑,青霉素、磺胺类药物均过敏者可选用美罗培南。治疗效果欠佳时可考虑联合使用氨基糖苷类 。如患者有青霉素过敏史, 则可依据药敏结果选择合适抗生素。对于病情严重,出现昏迷、 严重脑积水并脑疝形成,给予脱水降颅压等对症治疗。

参考资料:

1. 陶飞,林慧,颜春荣,徐春祥.关于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毒力因子、致病机理和毒力检测技术的综述[J].现代食品,2021(18):87-91.

2. 王双杰,岑贞娇,吕素玲,曾尚娟,阮佳玲,李颖丰.新生儿及产妇感染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分离株的血清型、耐药性及分子特征研究[J].微生物与感染,2021,16(04):242-248.

3. 崔彦超,李东,夏丽娇.临床分离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耐药情况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9,26(05):570-572.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23449, encodeId=9247222344927,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cfd353291f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感染#</a> <a href='/topic/show?id=fda6614189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李斯特菌#</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0,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3291, encryptionId=cfd353291f3, topicName=感染), TopicDto(id=61418, encryptionId=fda6614189d, topicName=李斯特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Sep 01 00:14:45 CST 2024, time=2024-09-01,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4-09-01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项

介绍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因素,包括感染、吸烟、饮食、情绪等,指出患者需配合治疗、调整生活方式以避免病情加重和诱发因素。

这种糖尿病并发症易被忽略,早期使用二甲双胍、他汀、阿司匹林或有益

近期,Diabetologia发表一项糖尿病与感染的综述,介绍了糖尿病与感染的双向关系,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感染,以及对应的预防和治疗策略,以期为临床干预糖尿病感染提供洞见。

吉大/​厦门理工合作AFM:广谱协同抗菌纳米颗粒,用于伤口愈合和肺部感染治疗

厦门理工大学李艳辉教授和吉林大学徐彩娜教授等人通过在具有透明质酸(HA)修饰的铁基MOF(MIL-100)上负载抗菌肽多粘菌素B(PMB)来制备协同抗菌纳米颗粒(MPH NPs)。

ECMO期间的感染

持续长时间行ECMO治疗的患者易出现脓毒症,尤其是呼吸机相关肺炎和血流感染。

用10个问题阐述CAR-T治疗血液肿瘤相关感染的预防和管理

美国移植和细胞治疗学会实践指南委员会和ASTCT移植感染性疾病特别兴趣工作组牵头组成专家组,确定了CAR-T细胞治疗后感染管理中的关键挑战,探讨了十个关键的临床实践问题,并制定了最佳实践建议指南。

持续高烧,不是新冠也不是甲流,而是感染了这种“野菌”

50 多岁的吴先生因食用竹鼠后高烧,确诊为马尔尼菲蓝状菌感染。介绍该菌可致全身性感染,分局限型和播散型,诊断依据和治疗方法,强调尽早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关键。

医美盘点:乳房植入物感染早期征象的回顾

研究比较隆胸术后不同病原体感染的发病时间及症状,强调早期诊断重要性,虽有局限性,但为临床识别感染提供参考。

没想到!一道令人垂涎的云南传统菜肴,让她住进了医院,也许会带来性命之忧

小霞参加婚礼食用生皮后感染旋毛虫,介绍旋毛虫病,包括感染源、症状、诊断与治疗,我国旋毛虫病有地方性、群体性特点,云南流行严重。

高烧10天,甚至用上了呼吸机,一直找不到病因,还差点搭上自己的命

吴先生发热呼吸困难,排除常见呼吸道病症后确诊鹦鹉热衣原体感染。介绍鹦鹉热症状、传播途径、检查诊断及治疗方法。

严重感染!没想到,一个“节俭”的习惯险些要了他的命!

70 岁忠先生因使用发霉厨房用具感染致腹腔间隔室综合征,介绍其病因、表现、诊断及治疗,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