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 Oral Investig:根管再治疗过程中应用纳米药物可有效抗菌并降低术后疼痛的发生率
2022-04-22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根管内细菌感染被认为是根管治疗后根尖周炎复发的主要原因。近日,一项临床试验评估了纳米银和纳米氢氧化钙口腔内药物(ICM)在根管再治疗期间的抗菌效果及其对术后疼痛的效果。
根管内细菌感染被认为是根管治疗后根尖周炎复发的主要原因。近日,发表于Clin Oral Investig的一项临床试验评估了纳米银和纳米氢氧化钙口腔内药物(ICM)在根管再治疗期间的抗菌效果及其对术后疼痛和复发的影响。
研究共纳入69名计划进行根管治疗的患者,根据使用的ICM类型随机分配到3个相等的小组(n = 23)。去除旧的牙髓填充物后获得的第一个微生物采样(S1)代表原始微生物群。在化学-机械清创后,获得另一个样本(S2),代表ICM应用前的微生物状态。将患者随机分配接受纳米银(nano-Ag)、纳米氢氧化钙(nano-CH)或氢氧化钙(CH)作为ICM。术前以及6、12、24、48和72小时后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分。在第二次访问期间(7天后),在移除ICM后获得最后的微生物样本(S3)。测定了细菌总数和粪球菌总数的减少以及现有微生物群的生物膜形成能力。
结果显示,在化学机械清创(S1-S2)和应用ICM(S3-S2)后,现有微生物群的总细菌数、总粪球菌数和生物膜形成能力有所下降。然而,与应用ICM的效果相比,清洁和根管预备后上述减少的量更明显(P < 0.001),3种ICM之间没有差异(P > 0.05)。仅在应用纳米Ag和纳米CH后,术后疼痛程度在48小时和72小时的间隔内明显降低(p < 0.001),这两种ICM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 > 0.05)。所有组别的复发率相似(P>0.05)。
综上所述,该研究结果表明,纳米Ag和纳米CH的抗菌效果与CH相当,但它们有助于更好地控制根管再治疗后的疼痛。
原始出处:
Mahmoud M Fahim, et al., The antibacterial effect and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pain after the application of nano-based intracanal medications during endodontic retreatment: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 Clin Oral Investig. 2022 Feb;26(2):2155-2163. doi: 10.1007/s00784-021-04196-w.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https://static.medsci.cn/product/medsci-site/portal/img/h1.png?t=20241202)
#根管再治疗#
111
#EST#
110
#发生率#
106
#Oral#
146
#纳米药#
92
#抗菌#
94
#纳米药物#
81
#根管#
78
#再治疗#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