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下降 其实眼睛很“冤枉”

2019-05-31 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 健康号

垂体是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器官,患上垂体瘤后,大部分患者会表现出内分泌功能紊乱。

垂体是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器官,患上垂体瘤后,大部分患者会表现出内分泌功能紊乱。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很多人由于用眼不当经常会出现视力下降的症状,但是你知道吗?不明原因视力下降的罪魁祸首有可能是颅内病变所致,尤其是视神经周围-----鞍区病变中常见疾病垂体瘤所致。

近日,昆明三博脑科医院来了一位12岁的怒江小患者——小李,据小李妈妈说,小李这一年来出现双眼视力下降,开始家长不以为然,只是以为是孩子平时贪玩,看电视、玩游戏影响了视力,没想到小李的视力下降的越来越严重,并且右眼比左眼视力下降的更为明显。这下可急坏了小李父母,带着小李在当地医院反复进行眼科检查,却始终没有找到小李视力下降的“元凶”,最后只能在当地口服草药治疗。

就在每天模糊的世界和苦苦的草药汤的陪伴下,小李坚持了半年。但是不幸还是降临了,小李视力非但没有恢复的迹象,在教室位置也是越坐越靠前,还出现了头痛,小李只能放弃学业休学在家养病,一次次的求医无果,父母也只能仍寄希望于草药汤。小李情况每日愈下,甚至开始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父母开始意识到孩子病情不只是眼科疾病这么简单,于是带着孩子来到昆明四处求医,终于在昆明某医院检查为“鞍区巨大占位性病变”,考虑为“垂体巨大腺瘤”,但因瘤体体积较大且合并瘤内局部出血坏死,且患儿年龄小手术风险极大稍不慎有可能出现症状加重甚至失明的可能,在医院的建议下,来到昆明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二病区向医疗院长张永力教授求助。

在张永力院长的亲切、详细问诊后,及时为小李安排了全面地入院检查,检查发现小李左眼半米数指,右眼光感,视野明显缺损,以张永力教授为主导,王典春主任、段磊医师等神经外科二病区医务人员组成团队,经过详细地讨论最后确诊小李视力下降的真正“元凶”,就是巨大侵袭性垂体腺瘤。(以下术前资料)

通过张永力院长及团队认真的术前讨论,认为小李诊断明确,症状明显,无手术禁忌症。在和患者家属充分沟通下,决定立即为小李行枕下冠状切口右额开颅,额底纵裂入路,巨大垂体瘤切除术。

手术由张永力院长亲自主刀,术中见约5X4X3cm大小、血供丰富呈灰红色的肿瘤,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手术,巨大的肿瘤被顺利的切除。患者小李术后视力较术前稍改善,电解质正常,进食活动正常,偶有尿量增多。目前小李仍在昆明三博脑科医院神经外科二区继续治疗,待视力进一步恢复小李就可以重返课堂了。

张永力院长介绍,视力减退在儿童垂体瘤里非常常见,表现为看东西模糊不清,孩子在学校看不清黑板上的字体时,容易被家长发现。低龄幼儿在玩耍时,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抓取一些指定的玩具以识别婴儿是否有视力减退的表现。在判定孩子是近视眼之前,家长一定要在神经外科医生的帮助下,做一下脑肿瘤的排除检查。

垂体是人体内最大的内分泌器官,患上垂体瘤后,大部分患者会表现出内分泌功能紊乱,常给患者的生长、发育、生育功能及生活劳动能力等带来负面影响,同时病变周围有视神经、神交叉等极易出现视力、视野改变表现为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从临床上来说,垂体瘤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药物治疗。各种治疗方法各有利弊,应该根据患者垂体瘤的大小、激素分泌的情况、并发症及共患疾病的情况、患者的年龄、是否有生育要求以及患者的经济情况、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情况及术后的预期要求等等综合评价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总之垂体瘤为颅内常见肿瘤之一多为良性肿瘤,但是因其位置特殊性及功能的重要性,治疗不当极可能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的可能,顾一定要到正规医院的神经外科进行综合的个体化治疗。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EJM:爆竹引起的眼外伤-案例报道

该患者从角膜上除去异物,病人使用局部抗生素和润滑滴眼液治疗。在接下来的3个月里,其左眼视力提高到20/40。尽管右眼治疗包括原发性手术修复,但这只眼睛仍不能恢复功能,或处于一种通常被称为眼球痨,其特点是眼球萎缩。

鼻咽癌放疗后视力下降?当心辐射性眼损伤!

鼻咽癌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特别高发于广东地区,很多朋友戏称它为“广东癌”。鼻咽癌大多对放射治疗具有中度敏感性,放射治疗是目前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

Sci Transl Med: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移植有望治疗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dry age 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dry AMD)是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 (retinal pigmented epithelium, RPE) 细胞退化并死亡导致中央视力下降的慢性眼病。它是导致中老年人视力下降的重大原因,而且随着社会老龄化趋势的上升,它的发病率也不断升高。

NEJM:眶尖综合征-病例报道

眶尖综合征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肿瘤、外伤、炎症和感染。该症状表现为视神经功能障碍合并眼外肌麻痹的视觉障碍。

NEJM:Bitot斑点-病例报道

眼部发现与Bitot斑点一致,斑点是角蛋白积累所致,通常合并干燥棒状杆菌的过度生长,后者是由维生素A缺乏导致上皮化生所致。维生素A缺乏也可导致失明,由于角膜溃疡伴有瘢痕形成;尤其是夜盲,由于视杆细胞功能障碍所致。

老人视力下降并非都是白内障,须警惕其他眼病

白内障目前是我国和世界上首位致盲眼病,其中以老年性白内障(亦称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最为多见。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上把眼睛晶状体的混浊均称为白内障。事实上晶状体并不是完全无色的,即使是年青人,晶状体也略显黄色,且随着老龄的增长而加深,范围也扩大。老年人晶状体常呈淡琥珀色或带一点灰白色,用灯光侧照时,容易误诊为白内障。李大爷今年70岁了,腿脚还利索,耳聪目不明,视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