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教授:心血管病患者抗疫,他汀不可或缺!

2020-03-03 佚名 中国循环杂志

心血管疾病患者感染后更严重,ACC公告敲响警钟伴随着新型肺炎防控与救治工作的密集进行,针对确诊病例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仅会影响呼吸系统,还会危害循环、消化和泌尿系统,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情急转直下,甚至难以逆转。2020 年 2 月 17 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机制流行病学组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杂志上发表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我国

血管疾病患者感染后更严重,ACC公告敲响警钟

伴随着新型肺炎防控与救治工作的密集进行,针对确诊病例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仅会影响呼吸系统,还会危害循环、消化和泌尿系统,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病情急转直下,甚至难以逆转。

2020 年 2 月 17 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急响应机制流行病学组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杂志上发表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我国新冠肺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的研究,对截至 2020 年 2 月 11 日我国内地报告所有新冠肺炎病例(共计72314 例)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了描述。

研究发现,确诊患者中4.2%合并心血管疾病,12.8%合并高血压,12%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出现了急性心肌损伤。合并高血压病患者粗病死率 6.0%,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粗病死率 10.5%,高于其他合并症患者的死亡率[1](图1)。

图1 全国新冠肺炎患者合并不同疾病的粗病死率

在当下疫情蔓延的非常时期,心血管疾病患者不仅要重视防护感染,更要重视基础疾病,遏制心血管疾病进展和加重。

2020年1月30日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率先发布了《致全国心血管医师——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控制背景下的防护策略》,针对抗疫特殊时期,在保证医务人员和患者免受新冠病毒感染的同时,安全和及时处理需要临床救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提出了系统而细致的指导建议。

2月13日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华心血管病学杂志》组织百余位专家编写并刊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临床处理原则的专家共识》。

共识强调疫情防治为压倒一切的第一要务,尽快提高心血管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避免院内交叉感染;疫情期间对心血管危重症救治的十六字指导原则,为“疫情第一、风险评估、首选保守、确保防护”;遵照医疗机构的感控部门及医疗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进行医疗实践及手术操作。

近日,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也就新型肺炎对心脏的影响发布公告[2],指出患有慢性基础疾病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出现并发症或死亡的风险较高,在确诊的新冠肺炎住院患者中40%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患者属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人群,其本来就脆弱的心血管系统也更易遭受病毒的攻击。

该报告也指出,这一特性并非此次疫情所独有,自1918年后的所有流感大流行中,因心血管事件死亡超过了所有其他死亡,在疫情时期尤其要强调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评估与救治。

针对冠状病毒当前的不确定性,ACC公告给出的指导除防控病毒等措施外,还建议根据患者个体化情况,严格使用指南指导的、稳定斑块的药物(如他汀、β受体阻滞剂、ACEI、阿司匹林),对心血管疾病或能提供额外保护,同时建议不宜随意增减剂量。

疫情时期更应强调保护心脏,关注血压和血脂达标

控制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诸如高血压、高血脂能大幅度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疫情之下,更应强调血压和血脂达标,对于疫情防控和节省医疗资源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荟萃分析证实,LDL-C绝对水平每降低1 mmol/L(约39 mg/dl),会带来22%的心血管事件风险下降[3]。

2019年发表于JAMA的一个多队列研究的汇总分析表明,若LDL-C下降1 mmol/L的同时收缩压下降10 mmHg,终生的主要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幅度可达78%。

坚持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和他汀类药物有效可控制血压、血脂,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恶化或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可能,进而减少门诊、急诊需求,避免交叉感染,也有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更多地将有限的人力和物力资源集中用于救治疫情地区。

2018年发表的一篇回顾性研究也发现,院内持续给予ACEI、他汀除了能控制血压、血脂,还可能有助于降低病毒性肺炎的住院死亡率和插管率[4]。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大量研究证实,降低胆固醇水平与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降低且存在明确的量效关系,2019年ESC新血脂指南也明确指出LDL-C与ASCVD有因果关系,明确了从“LDL-C假说”到“LDL-C法则”的改变[5]。

同时国内外指南均推荐,应基于患者的总体心血管危险分层制定合理的LDL-C目标值,并首选他汀类药物降低LDL-C。

与欧洲指南不同的是,从降脂达标、心血管获益以及安全性等多方面考虑,我国新近发表的中国指南和共识一致推荐,中国人群调脂药物优选中等强度他汀。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指出[6],我国患者为了实现LDL-C达标,应首选中等强度他汀。《2019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也推荐对于LDL-C不达标的患者,首选有循证证据的中等强度他汀[7]。

中等强度他汀理念和智慧在疫情时期更加凸显

中等强度他汀兼顾疗效和安全性,能满足患者降低LDL-C的需求,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长期治疗依从性好,在疫情时期优势更加突出。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我国80%的居民LDL-C水平<3.37 mmol/L,平均LDL-C降幅40%即可使大多数患者血脂达标[8],匹伐他汀作为中等强度他汀,强效降低LDL-C幅度达42%以上[9],满足中国患者的调脂需求,还能显着逆转动脉粥样硬化,降低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风险[10,11]。

与欧美人群相比,中国人群对他汀更敏感,在同等他汀剂量下,中国人群的血药浓度约为西方人群的2倍[12]。

HPS2-THRIVE研究也显示,采用完全相同的他汀药物和剂量,中国人群比欧洲人群更加敏感,可以达到更低的LDL-C水平,肝酶升高和肌病发生率超过欧洲人群10倍以上[13],中等强度他汀可以大幅度降低肌肉和肝脏副作用的发生率。

肌肉疼痛症状在疫情时期尤其值得关注,最新发表在JAMA上的研究也报道,新冠感染患者除发热以外,比较常见的症状还有乏力、干咳、肌痛和呼吸困难,肌痛症状在所有感染患者中的发生率为34.8%,其中非ICU的轻症患者中有35.3%合并肌肉疼痛的症状[14],针对这些患者需排查肌肉疼痛是否与服用他汀有关,并及时换用更安全的中等强度他汀。

匹伐他汀作为中等强度他汀,肌肉、肝脏不良反应更少,依从性更佳[15,16],符合当前慢病长处方的治疗需求。

小结

伴心血管疾病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病情更加严重,死亡率更高。在疫情爆发期间,心血管疾病患者应维持他汀类、ACEI等药物,不宜随意停药、换药或增减剂量。中等强度他汀兼顾疗效和安全性,在疫情时期价值更加突出,相信中等强度他汀的优势也将会在其他更广泛的临床情境中得到更多印证。

参考文献:

[1]中华预防医学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专家组.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征的最新认识.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20, 41(2): 139-144.

[2]Madjid M, Solomon SD,Vardeny O. ACC Clinical Bulletin: Cardiac Implications of Novel Wuhan Coronavirus (2019-nCoV). February 13, 2020.

[3]Cholesterol Treatment Trialists’(CTT) . Efficacy and safety of more intensive lowering of LDL cholesterol: a meta-analysis of data from 170,000 participants in 26 randomised trials. Lancet, 2010, 376(9753): 1670-1681.

[4]Henry C, Zaizafoun M, Stock E, et al. Impact of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 and statins on viral pneumonia. Proc (Bayl Univ Med Cent), 2018, 31(4): 419-423.

[5]Mach F, Baigent C, Catapano AL, et al. 2019 ESC/EAS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dyslipidaemias: lipid modification to reduce cardiovascular risk. Eur Heart J, 2020, 41(1): 111–188.

[6]诸骏仁, 高润霖, 赵水平, 等.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16(10): 15-35.

[7]陈源源, 王增武, 李建军,等. 高血压患者血压血脂综合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9(7):605-614.

[8]Yang W, Xiao J, Yang Z, et al. Serum lipids and lipoproteins in Chinese men and women. Circulation,, 2012, 125(18): 2212-2221.

[9]Catapano AL, Graham I, De Backer G, et al. 2016 ESC/EAS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Dyslipidaemias. Eur Heart J, 2016, 37(39): 2999-3058.

[10]Toi T, Taguchi I, Yoneda S, et al. Early effect of lipid-lowering therapy with pitavastatin on regression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plaque. Comparison with atorvastatin. Circ J, 2009, 73(8): 1466-1472.

[11]Taguchi I, Iimuro S, Iwata H, et al. High-Dose Versus Low-Dose Pitavastatin in Japanese Patients With Stabl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REAL-CAD): A Randomized Superiority Trial. Circulation, 2018, 137(19): 1997-2009.

[12]Newman CB, Preiss D, Tobert JA, et al. Statin Safety and Associated Adverse Events: A Scientific Statemen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 2019, 39(2): e38-e81.

[13]HPS2-THRIVE Collaborative Group. HPS2-THRIVE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in 25 673 high-risk patients of ER niacin/laropiprant: trial design, pre-specified muscle and liver outcomes, and reasons for stopping study treatment. Eur Heart J, 2013,34(17): 1279-1291.

[14]Wang D, Hu B, Hu C, 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138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Infected Pneumonia in Wuhan, China. JAMA. 2020 Feb 7.

[15]Saku K, Zhang B, Noda K, et al. Randomized head-to-head comparison of pitavastatin, atorvastatin, and rosuvastatin for safety and efficacy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LDL): the PATROL trial. Circ J, 2011, 75(6): 1493-1505.

[16]Chang CH, Kusama M, Ono S, et al. Assessment of statin-associated muscle toxicity in Japan: a cohort study conducted using claims database and laboratory information. BMJ Open, 2013, 3(4).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644835, encodeId=c33f1644835d7,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e3eb89e17fb'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血管病#</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9717, encryptionId=e3eb89e17fb, topicName=血管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64bb23195917, createdName=Luyuxie_17, createdTime=Fri Sep 25 12:22:00 CST 2020, time=2020-09-25,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中国心血管病地图:黑龙江和吉林缺血性心脏病和中风的疾病负担**

近期,中国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发布了中国心血管病负担报告。虽然过去近30年,我国在控制心血管病疾病负担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但我国各类心血管病负担存在巨大地区差异。

全球疾病死亡新趋势:低中收入国家心血管病死亡风险高,或与医疗质量及医疗可及性不够有关

在ESC2019和世界心脏病学大会上,PURE研究揭示全球疾病死亡新趋势: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心血管病是首位死因,而富裕国家,癌症死亡却是心血管病死亡的两倍。

JAMA Netw Open:孤独的人是危险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研究:感到孤独者小心得心血管病

在中老年人群中,抑郁症状很常见。之前发表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结果显示,我国≥45岁居民中,约30%的男士和45%的女士有抑郁症状。

中国心血管病负担报告:每年400万人因心血管病死亡,冠心病死亡增幅很大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脉耕等发表了近三十年来中国心血管病负担报告。报告描述了我国及各省级行政区人群的总心血管病及10 类主要心血管病的流行情况。

糖尿病心血管病风险管理进入全程疾病管理时代

在第六届阿斯利康心血管高峰论坛上,解放军总医院叶平教授指出,根据最新的欧洲糖尿病管理相关指南,对于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型心血管病或心血管高风险2型糖尿病患者,SGLT2抑制剂已超越二甲双胍,成为首选药物。

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心血管病治疗与管理专家建议

在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下,心血管病管理原则:加强隔离、减少转运、网络咨询、自我管理;高血压和慢性心力衰竭治疗原则:就地购药、同类替代、剂量足够、治疗达标、减少住院;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原则: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就地溶栓,溶栓后转运PCI暂时不宜运行,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和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