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7年全国**,新冠疫情的前哨科室!这个学科为什么这么强大?真相在于……

2021-02-08 高峰学科 浙大一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庆春院区6号楼A区大厅内人来人往,不少人会在此驻足,仔细浏览起这里的一字一画。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庆春院区6号楼A区大厅内人来人往,不少人会在此驻足,仔细浏览起这里的一字一画。

这里拥有众多国字号名牌,一块块牌匾是实力的象征;

这里拥有一支蓬勃的队伍,一张大合影是历史的传承;

这里拥有诸多声名在外的专家,一整面人名墙是权威的代表。

对多数患者而言,这里就像是一个大型博物馆,记录着浙大一院感染病学科的传奇历史;对众多医学生而言,这里更是中国传染病学的最高殿堂,令人心生向往。

编写出版我国第一部高等院校教材《传染病学》,浙江省首个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我国医药卫生行业、教育行业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零的突破”,连续7年在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一,委省共建传染病国家医学中心……

从一个建科时只有30张病床的小科室,成长为在国内国际都极具影响力的高峰学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浙大一院感染病科始终与人民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

“三大战场”合力抗疫

在与病毒斗智斗勇的科室中,感染病科被誉为新发突发传染病的前哨科室,感染科医生被称为“疫情狙击手”。

2020年1月19日,浙大一院收治了杭州市首例新冠肺炎确诊患者。32岁的沈先生(化名)当时从武汉出差回来后,出现发热乏力的症状,焦虑万分的他在来到浙大一院发热门诊后,却莫名地静下了心。“整个就诊流程很顺畅,我告知了自己是武汉回来,有发热乏力,立马被门口的护士引导到专门的诊区就诊,他们的专业素养让我感觉很踏实。”

提前部署、科学预案、准备充分、快速反应,在这最需要感染病科医护人员冲在最前面的时候,浙大一院感染病科所有员工都主动请缨投入疫情防治中,认真接受了最严格的培训。雄厚的底蕴以及在历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经验,在新冠疫情防控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体现在患者身上的,就是一份踏实、一种秩序井然。

孕25周紧急转院的新冠孕妇,发出“说星星很亮的人是因为没见过医护眼睛”肺腑感言的“星星哥”,在隔离区度过74岁生日的朱大伯……在浙江省新冠救治主战场——之江院区,一支技术过硬的感染病团队扎根位于此,一直坚持到最后一名患者康复出院。

没有一种病毒不能被打败,没有一个生命应该被放弃!这是作为传染病国家医学中心始终坚持的信仰。

面对这样一个全人类都未知的狡猾病毒,临危不惧的底气来源于实力支撑:为每一位患者制定最详细、最精准的治疗方案,从激素的使用到氧疗方案的调整,从大胆联合用药到精细的临床护理,这些成功有效的经验被写进《COVID-19 浙江诊疗经验》,向全省和全国同行分享。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我们!这是传染病国家医学中心的行动自觉。

这一次,足迹遍布国内国际。李兰娟院士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逆行武汉,十余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新疆、河北,将在多次突发传染病中的防治经验创造性地应用于临床治疗,大大提高了患者救治成功率。

而在省内,作为浙江省新冠肺炎救治省级组长单位,全省的救治工作向“浙里”看齐,感染病科主任盛吉芳作为省级专家组成员更是带领一支“尖兵”进行经验分享、远程指导、网络会诊、实地指导……牢牢构筑起浙江省患者早期临床治疗的安全网。

带着这一份学科自信和临床经验,浙大一院感染病科又在意大利疫情最紧张的时刻,派出精兵强将远赴重洋,感染病专家、医院常务副院长裘云庆作为领队,从日常防护到临床救治,从隔离区的划分到防护物资的保障,毫无保留地将“浙一模式”在国外复刻。

裘云庆常务副院长带队在意大利

每一次危险时的挺身而出

都是与人类健康的共命运

有人说,这次疫情让感染病科医生从幕后走上了台前。但事实上,无论是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和平发展的时期,每一次发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有浙大一院感染病科的身影,这是刻在每一个人骨子里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医院便组织了包括第一任院长、传染病专家王季午教授在内的职工组成志愿医疗队,随时听从祖国召唤奔赴朝鲜。

上世纪五十年代,浙江临海发生了黄疸、出血的发热性传染病,王季午教授率医疗队奔赴疫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首次证实我国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推动了全国对该病的研究。

从那时起,浙大一院感染病科的命运就与社会发展绑在一起,在一代代医护人员的接续传承中,学科在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流行性出血热等一系列传染病的防治中都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奉献 ,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003年,21世纪的第一场全球大流行病“非典”爆发,感染病科多位专家投入到对疑似病人和确诊病人的会诊与临床救治工作中。

2013年始发的人感染H7N9禽流感救治工作中,浙大一院感染病科又一次挺身而出,共救治111名病人,是全国单中心收治病人数最多的科室。

隔离病房内,医护人员全力救治患者,牢牢守住生命防线,最大程度降低病死率。而隔离病房外,一大批专家冒着被感染的高风险,深入全国各地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在国际上首次报道活禽市场是H7N9禽流感的源头,为疫情的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智力支持。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病毒抗衡的斗争史,深谙于此的浙大一院感染病科,心中始终兼济天下,脑海始终不忘人民。守护全人类的健康!这是传染病国家医学中心的精神支持。

2014年西非国家爆发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的埃博拉疫情,感染病科又闻“疫”而动,开展多学科联动研究“埃博拉出血热的临床诊断和救治体系”,建立了一套有效的诊疗体系,为浙江省的埃博拉诊疗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储备和专业队伍。更在2015年,连续派遣多名感染病专家赴利比里亚抗击埃博拉病毒,将“浙一理念”和“浙江经验”传输到国外,也为当地留下了一支具有传染病防控能力的精良队伍。

身为国家级“优等生”的浙大一院感染病科,自然是门门都是“满绩”,除了过硬的临床救治能力、先进的传染病防控理念,科研也是推动学科滚滚向前的强劲动力,在代表中国医学科研创新能力最高水平的中国医院科技量值排行榜上连续7年位列全国第一,掌握了绝对统治地位。

2020年,浙大一院感染病科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的SCI论文共有205篇,其中更不乏在《英国医学杂志》(BMJ)、《细胞》(Cell)等国际顶尖医学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2020年共参与开展38项课题,其中国家级课题12个,省部级课题17个。可以说,如此大体量、高规格的科研成果,在全国同行中都处于领先地位。

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科室在临床和科研“两手抓”,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在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中发挥了关键的技术支撑和指导作用。

疫情之初,面对未知的疾病,如何科学有效进行防控?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时代声音。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省内多家单位,在疫情初期对浙江省内确诊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相关科研成果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BMJ)上,对全国疫情防控提出了宝贵建议,提倡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根据研究结果,政府在疫情期间采取了积极措施,如禁止集会、开展公众教育活动,延长假期等,对疫情控制带来积极意义。

纵观浙大一院感染病科参与的每一次重大疫情防控,几乎都毫不意外地伴随着重大科技发展,科学精神、创新意识、争先姿态,早已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基因,与感染病学科的发展一脉相承。

浙大一院感染病学创建人王季午教授对肺吸虫病患者进行了大量临床研究,制定了当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吐根碱和氯喹合并疗法,在全国各地和朝鲜推广应用。他还编写出版中国第一部高等院校教材《传染病学》,成为我国编着传染病学教材的奠基者。

1965年,医院组建的血吸虫病医疗队对血吸虫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进行了8个月的研究与探索,验证了各个阶段防治血吸虫病的诊断技术和药物。一次次的突出表现,让感染病科很快确立了在全省传染病防治中的核心作用和地位,是当时浙江省卫生防疫站的主要学术业务咨询单位,奠定了学科发展的坚固基石。

带着最强基因的浙大一院感染病科,在随后的几十年间,科研成果持续“爆发”,获得了多项省部级奖项。尤其是在H7N9禽流感中的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是建国以来医疗卫生领域和教育领域首次获此殊荣。

一个学科如何强大,如何长期强大,这是浙大一院感染病科历时六十余年交出的答卷。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历史节点上,作为传染病国家医学中心,我们的目标愈发明确,在攻克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勇攀现代医学高峰的征途上行稳致远。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029106, encodeId=3cd3102910675, content=新冠肺炎,疫情何时才能消失,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5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f0620, createdName=公卫新人, createdTime=Mon Feb 08 20:38:54 CST 2021, time=2021-02-08,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21-02-08 公卫新人

    新冠肺炎,疫情何时才能消失

    0

相关资讯

医学论文走上“高速路”,中国论文由量到质转变

 11月1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统计结果显示,我国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排名前进到世界第四位,国际高被引论文数量、热点论文数量继续保持世界第三位。

医院请思考:学科发展如何为医院带来收益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医院不在大,有强学科则行。” 学科的发展是一个医院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副院长梁军认为,不管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都离不开学科建设。在新医改形式下,在追逐创新的医疗环境中,医院学科建设要如何变革?8月25日,第三届中国社会办医暨医院管理高峰论坛分论坛之“变·学科”如期举行,论坛上行业大咖和专业人士齐聚一堂,共话“学科之变”。学科发展的这些小

磁铁治病?这个学科有点意思

一位29岁的解放军战士由于严重闭合性腹部损伤,先后经历6次手术未能解决难治性胆道良性梗阻,最终年轻战士在磁外科技术的帮助下终于痊愈。

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学科建设常态化的培育?

受疫情影响,医院管理者的心态也在发生改变,有的医院在线上直播赚流量,有的医院则是冷静思考医院的未来定位,探索学科发展新模式。对于大多数医院来说,除了要面对止损和生存的考验、医疗市场会越来越难做等各种现

孙建博代表建议:推进康复大学建设,使康复治疗成为一级学科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记者从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新闻中心获悉,全国人大代表、原山林场党委书记孙建博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大学建设的建议”。孙建博认为,随着康复新技术的应用,康复业的发展不是像早期面对重症患者靠经验就能应付,要有循证的基础和精准治疗。由于康复发展太快,培训跟不上,不少区县的康复治疗师还以“估计”做治疗。与此同时,目前,国内不少院校的康复治疗学并没有细分方向,且目前从业的康复治疗

黄宇光:未来中国麻醉学科建设之我见

回顾过去,自1949年尚德延教授在兰州创建中国第一个麻醉科,中国麻醉学科建设已走过近70个年头。最初麻醉学科在极为简陋的条件下,兢兢业业,顽强奋斗,完成了大量的临床麻醉工作,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支持了临床医学尤其是相关手术学科的顺利发展,自身也逐步发展壮大。改革开放以来,麻醉学科的发展获得了新的机遇,1979年在哈尔滨召开了中国麻醉学术会议,成立了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1989年卫生部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