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男子突发高血压、心跳飙到200!医生一查:体内竟藏了两个“炸药包”!

2025-06-20 梅斯罕见新前沿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28 岁小李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合并腹主动脉旁副神经节瘤,致心跳过速、高血压等,经多学科治疗脱险。该病罕见,需早诊早治,术后转移风险高。

28岁的小李最近总觉得自己像是“装了马达”——只要一紧张、受点刺激,心跳就狂飙,动不动就超过180次/分钟,甚至最高飙到200!有时坐着也觉得心慌胸闷,满头大汗,还伴有头痛、恶心,一测血压,高得吓人!起初,小李还以为是工作压力太大、焦虑引起的,一直靠放松和止痛药缓解。可症状越来越频繁,甚至在一次公交车上突然晕倒,被紧急送医。

医生一查,发现他的肾上腺里长了个“嗜铬细胞瘤”更令人意外的是,进一步影像学检查显示,他的腹主动脉旁还有一个副神经节瘤——又一个“会自己放毒”的罕见肿瘤!两个肿瘤协同“作乱”,不断释放儿茶酚胺,让小李随时可能出现高血压危象、心律失常,甚至猝死。医生立刻启动多学科会诊,为他制定了精准的术前降压、手术切除方案……小李这才从“生死边缘”被拉了回来。

什么是嗜铬细胞瘤合并副神经节瘤?

嗜铬细胞瘤(PCC)副神经节瘤(PGL)是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发病率为每年(5.7~6.6)人/百万。PCC和PGL两者合称为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PPGL)。由于PPGL为罕见病,因此PCC合并PGL者更为罕见。在PPGL中,PCC合并PGL的发生率为1%~7%。

临床表现

PCC合并PGL的临床表现与单纯PCC、PGL患者类似。PCC同时合并PGL时,PGL的发生部位主要位于腹腔和盆腔部,但有个例报道PGL发生部位在头颈部及心脏。

PCC合并交感神经性PGL因分泌大量儿茶酚胺,可引起血压升高、代谢改变等一系列临床症候群,导致患者心、脑、肾、血管等重要器官损害。对于头颈部PGL,因其来源于副交感神经节,几乎不产生儿茶酚胺,它们更常在影像学检查中意外发现。

PCC合并头颈部PGL的患者可仅表现为血压波动,或颈部肿块 ,或表现为耳鸣、听力障碍、周围性面瘫。

治疗与预后

PCC合并PGL患者病情复杂,其诊治涉及多个学科,应在充分药物准备的前提下尽早实施手术以切除肿瘤,从而获得治愈或延缓病情发展。经腹腔镜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因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费用低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

目前仍缺乏大样本量的包含PCC合并PGL患者的随访数据,国内相关研究随访了176例PPGL术后患者,随访时间2个月至16年零9个月,通过随访发现PCC、PGL、PCC合并PGL患者的术后转移率分别为10.5%、21.1%和25.0%,死亡率分别为1.3%、15.8%和25.0%。

综上所述,PCC合并PGL患者临床罕见,其发病年龄较小,肿瘤突变发生率高,临床表现多样,应进行全面的生化检查及影像学检查以防漏诊和误诊,尤其对于年龄较小,有PPGL既往史,双侧PCC的患者,功能显像检查将有助于诊断。因该病基因突变率高,有条件者应进行基因检测。手术是首选治疗方式,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需根据肿瘤部位及大小决定。因术后转移风险高,故术后随访不可缺少。

参考资料:

1. 许义贞,张争,高莹,等. 嗜铬细胞瘤合并副神经节瘤的研究进展.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24,44(02):93-97.

2.周家权,张玉石. 副神经节瘤和嗜铬细胞瘤的转移风险评估及相关治疗进展.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22,16(06):756-759.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0245, encodeId=d7bf22e02457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1cea32e912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副神经节瘤#</a> <a href='/topic/show?id=aee940261a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嗜铬细胞瘤#</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2791, encryptionId=1cea32e912f, topicName=副神经节瘤), TopicDto(id=40261, encryptionId=aee940261a8, topicName=嗜铬细胞瘤)],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Jun 20 23:55:55 CST 2025, time=2025-06-20,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6-20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膀胱副神经节瘤切除致术中严重高血压一例

患者,男,59岁,75kg,因“无痛性血尿,尿频、尿急和尿痛”2d前收入泌尿外科。术前血液检查,包括血清生化和凝血功能检查均正常。胸部×线片检查显示心脏扩大,ECG示左心室肥厚。超声提示隆起性病变位于膀胱的左壁大小约36mm×24mm。腹部CT显示肿瘤大小约52mm×35mm,伸入膀胱内腔,但没有证据表明肿瘤侵犯到邻近器官。膀胱镜检查,肿瘤位于膀胱壁的右上方。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和头痛病史,自诉平时每

Brit J Cancer:舒尼替尼治疗进展性副神经节瘤或嗜铬细胞瘤的2期临床试验

由此可见,未选择的进行性PCC/PGL患者采用舒尼替尼治疗的总体反应率较低。在RET或SDH亚基中具有种系变异的患者可以获得最大益处。

反复头痛、心跳加速?以为是加班太累了,没想到竟是“隐藏炸弹”!

35 岁刘女士因频发头痛、心悸等症状就医,确诊嗜铬细胞瘤合并副神经节瘤。介绍该病是罕见神经内分泌肿瘤,阐述其临床表现、治疗预后,强调应防漏诊误诊,手术为首选,术后需随访。

JCEM: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患者血浆中儿茶酚胺与体重和糖尿病之间的相关性

PCC/PGL患者血浆中去甲肾上腺素及其代谢物与HA1C直接相关,其与体重之间呈负相关。切除后,尽管患者体重增加,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下降与HA1C改善相关。

男性,发现膀胱占位一周,请诊断!

男性,发现膀胱占位一周,请诊断!

椎管内马尾区副神经节瘤1例

副神经节瘤是一种神经内分泌肿瘤,来源于副神经节的神经上皮细胞。马尾区副神经节瘤(CEP)少见,从1970年至今国内外文献报道254余例。本院收治1例CEP,报道如下。

European Radiology:PET/CT放射组学在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鉴别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遗传差异导致细胞代谢方面的表型差异,这可以从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对2-[18F]氟-2-脱氧-D-葡萄糖([18F]FDG)的摄取中观察到,

【衡道丨病例】副神经节瘤(paraganglioma,PGL)如何诊断?

今天就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刘洋老师为大家分享副神经节瘤的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

椎管内马尾终丝副神经节瘤二例

例1男,64岁。左下肢疼痛10年加重10天,大小便失禁2年,于2015年11月6日入院。行MRI检查示L2~3水平椎管内囊实性异常信号,病变实性部分呈等T1不均匀稍短T2信号(图1、2),T2脂肪抑制序列呈低信号(图3);病变囊性部分呈脑脊液样长T1、长T2信号(图1、2),长度约4.6 cm,T2脂肪抑制序列呈高信号(图4),邻近脊髓内可见斑片状长T2信号,脊髓圆锥消失,邻近马尾神经受压移位。增

首次报道:多靶点TKI安罗替尼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嗜铬细胞瘤和副神经节瘤,疗效和安全性良好

研究者回顾性分析了安罗替尼对LA/M PPGL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安罗替尼单药治疗或与放射性核素联合治疗耐受性良好,并产生了良好的DOR、ORR和中位PFS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