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之旅:如何给生命画上美丽句点

2015-01-06 天堂小鱼 新浪博客

刚刚在ICU接班, 护士长就找我,“亲爱的,今天有点难办。八床的病人,家属对护士非常挑剔。我想把那个病人给你好吗?” 我很爽快地就答应了。 随后病房床边交接班,跟家属打了招呼。我很主动地做了自我介绍,我会是当班的夜班护士。病房里已经坐满了家属。 病人的女儿似乎并不在意, 只是略微点点头。 交接班,把病人的情况完全了解了。 原来病人一个90岁的女性,因为肺炎呼吸衰竭从疗养院来转来,气管插管上呼

刚刚在ICU接班, 护士长就找我,“亲爱的,今天有点难办。八床的病人,家属对护士非常挑剔。我想把那个病人给你好吗?” 我很爽快地就答应了。 随后病房床边交接班,跟家属打了招呼。我很主动地做了自我介绍,我会是当班的夜班护士。病房里已经坐满了家属。 病人的女儿似乎并不在意, 只是略微点点头。

交接班,把病人的情况完全了解了。 原来病人一个90岁的女性,因为肺炎呼吸衰竭从疗养院来转来,气管插管上呼吸机已经两周了。每天都进行了病人自主呼吸的尝试, 病人都没有办法承受。 按照惯例,下面的治疗需要考虑有创伤的操作——气管造瘘(tracheostomy)。 考虑到病人的年龄,或许将来长期没有办法脱离呼吸机。 医生召集了家属, 家属接待室里交代了老人家的病情和预后,最后家属同意撤离呼吸机,让老人家离开。病人的女儿作为法律上的授权人,在放弃抢救的文件上签了字。家属都围坐在病人旁边,女儿非常惆怅内疚的样子,嘴里叨念着,“that is it? “ (就这样了吗? ) 我对家属说,“我理解,这真的是个非常难的决定。我们会尽最大的努力,让老人家走得平平安安, 给你们大家一点时间,等你们准备好了, 我再来拔管”。

 过了大概五分钟,女儿走出来,告诉我“我想我准备好了”。 我走近她,抱下她,拍拍她的肩膀,“我想你们所有的家属还是在接待室里比较好,跟我来。”把所有的家属安顿在接待室里。(病人刚刚拔管,脸部比较变形,家属有时看了心里会很难过。 拔管的过程也是让人揪心的过程) 随后和呼吸治疗师一起,拔出气管插管,移除了呼吸机,用温的湿巾给老人家把脸擦干净,头发梳好,再把家属请回来。 同时开始吗啡的持续静脉点滴。从1毫克/小时,逐渐调到5毫克/小时。 病人开始还有些躁动, 后来就非常平静了。 我把病房的有线电视转换到轻音乐的频道,热点雨林的画面和清脆的鸟叫,给病房里一片死寂顿时有了点生气。 时而我们会帮病人轻轻调整下身体姿势。(每次大的翻动对病人都是非常巨大的疼痛)

 两个小时过去了, 监控器上病人的氧气饱和度还可以维持到90%左右, 心率70 到80, 血压也还好。家属们都时不时用眼睛盯着监控器,好像下一秒种就会走到世界的末日。我走过去, 把房间里的监控器关掉了。跟家属解释了病人现在的吗啡点滴作用和目的,让老人家没有痛苦地离世。 同时跟家属交代了病人死亡过程中可能生理变化。

 四五个小时过去了, 已经深夜了, 家属已经在床边一天了, 各个精疲力尽。我的护士台上还可以看到病人的生命体征,似乎没有什么变化, 依然是窦性心律, 维持在70左右。 病人的女儿突然噗嗤笑了一下,擦擦她脸上的泪“My mom is really tough! She was always tough!” (我妈妈她可真有耐力!她一直都很有耐力!) “还得多长时间?” 我不知道,依我的经验, 有的病人拔掉插管后可能很久才会死。大家不要都耗着了,我只留了病人女儿在床边,剩下的人到接待室去休息。

 因为我还有一个病人,不能总是呆在这个病人旁边。但是一有时间,就过去。 问病人女儿“你还好吧?”递给她热水, 给她拿了毯子,枕头,让她在病床旁边的椅子上休息下。“你妈妈一定觉得非常幸福,现在有家里这么多的人来看她,而且有你一直陪着她。” “是啊, 我一直跟妈妈住在一起。。。 她真是个好厨子,做的东西非常好吃。。爸爸很早就死了,妈妈把我们几个带大。。”一时间,她竟然好像有很多的事情要告诉我, 我只是静静地听着。(临终关怀护理中, 有人提出和家属做病人的生平回顾(life review). 但并不是所有的家属都愿意这样做,需要护士体谅家属的心情。) 最后她说“谢谢你听我讲这些, 我还真没有一个人面对家里人的离世,如果你不陪我, 我真不知道我自己该怎么办”

又过了一个小时, 护士台的监控器心率突然忽上忽下(时而120多, 又突然跌到30多)。 我赶快叫醒家属们,告诉病人的女儿, “我想她快支持不住了”。 把床放到最低,床旁挡板放下,示意女儿把椅子挪到床边,你想拉着她的手,跟她说说话吗? (听觉往往是最后消失的感觉)。所有的人围在床旁“妈妈,不怕,我们大家都很爱你!”

音乐,吗啡点滴,微微流动的空气,床头的柜子上挂满了老人家生前的照片,还有大家送来的红色的气球, 围坐在床边的家属,大家轻声跟老人家讲话,病人呼吸非常微弱,但是非常平静。 监控器上的心跳从窦性,慢慢变成室性,终于最后一个波动后,停了下来。我走到病房,轻轻跟女儿说“你妈妈走了”。 “真的吗?真太难以置信了, 她真的太平静了!” 突然她哭了出来。 我只是抱着她,感觉她的肩膀在我胸前剧烈的颤动。“I am sorry..”(我很难过) 随后,拥抱了每个家属。轻轻地关上病房的门,给他们大家些单独的空间。

而后开始了我最忙碌的时刻,打电话给医生, 医生来宣布死亡。又打电话给器官捐赠组织(只有他们说不适合捐赠才可以动病人的尸体,有的病人病例还要打电话给验尸官办公室)。最后, 和同事一起把尸体上所有的管线拔掉,清理干干净净,等殡仪馆来拉尸体的时候, 老人家真的像是睡着了一样的安详。最后, 病人的女儿再次忍不住抱住了我. “谢谢”。 我送给他们医院专门印的一本书《当你失去了你爱的人》,叮嘱家属保重,需要帮助随时打电话给我们。女儿最后说“谢谢你, 我妈妈真的走得很幸福。” 整个的过程中, 家属也需要我们多多的照顾。很多时候, 作为一个护士,我更多的要做一个很好的听者。照顾过各种不同种族的病人, 不管我们彼此文化差异有多大, 理解和爱永远是最好的语言。

我在ICU工作,经历了无数次的死亡。我们会尽最大努力就挽救病人的生命。但是当生命无法挽回,减轻病人的痛苦就成了最重要的工作。生命是美好的,生命的存在对一个家庭来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果生命仅仅是时间的延续,让病人最后的时间活得舒适有尊严才是对生命更好的尊重。病人和家属可能在整个的过程中非常的孤独,恐惧,无助,需要我们护士在旁边陪伴,“牵着”他们的手,陪他们一起走完这“死亡之旅”。

舒缓治疗和临终关怀给生命画上一个美丽的句点。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医生教你: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如何自救

2014 年的最后一天,我与派爸去花城广场散步。在入口处,派爸说今天人好像特别多,我们找个人少的地方走走。于是我们远离花城广场的核心区域,绕着写字楼走了一圈后就回家了。当时就想,广场这么多人,千万别发生踩踏事件。 睡不安稳,醒来看到这则新闻: 我一时怔住了。这事发生在新旧交替之际,发生在上海外滩,死亡 35 人!太悲剧了! 踩踏事故悲剧的发生,有复杂的管理因素和心理因素,也与我们的安

《医学科学报》正式创刊 立志打造离医生近期的报纸

MedSci短评:希望通过灵活的体制,打造出高质量的水准的《医学科学报》。如果体制不灵活,那注定就是没有前景的道路。由中国科学报社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共同主办的《医学科学报》在京创刊。报纸编委会由100多名医疗领域权威专家和一线医务工作者组成,受众定位为医生,旨在打造“离医生最近的报纸”。《医学科学报》刊名由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科院院士陈竺应邀题写。据悉,在目前我国就医需求质与量不断增加的现实环境下,

当了医生,你就开始理解成长的瞬间

当了医生,你就不会忘记在宣誓希波克拉底誓言时内心是怎样的热血沸腾……你就会懂得“健康所系,性命相托”这八个字的重量! 当了医生,你就开始承受压力,有时候是病人的手术,有时候是给学生上课,有时候甚至是自己都来不及吃饭的身体…… 当了医生,你就开始理解成长的瞬间,发生在为病患考虑的时候,为他人考虑的时候…… 或许我们的亲友不是医生,他们不会知道选择学医这五年、

2年间四川省医院超200例医生职业暴露 有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12月11日,四川省人民医院医生李晓霞(化名)使用艾滋病紧急预防用药已经停药一个多星期了。一个多月以前,她接诊了一位患有艾滋病的急诊孕妇, 需要紧急助产。因为时间紧迫,输血全套的检查结果要第二天才能出来,她来不及等待结果,必须马上开始手术。而此时,家属和患者都隐瞒了患者的艾滋病病史。 手术期间,羊水和血液污染了李晓霞的脚,而恰巧她的脚上又带有伤口。她为此服用了28天的药物来预防艾

网民:别黑医生了 他们挺不容易的

我是一个马大哈,从小做数学就常犯“7+5=13”之类的错,有次考试居然漏做两道题,白丢几十分。长大以后也经常糊里糊涂、丢三落四,最惨的一次是把刚买来的手机忘在了吃饭的地方,赶回去找时,手机已杳如黄鹤去。 这种时候,我就会庆幸,还好自己不是一个医生。假如我在给病人开刀的时候犯了糊涂,个把月后报纸上就会多一条《病人手术后常感到肚子痛,原来是医生把剪刀忘在里面了》。 很多职业对犯错的容忍度很高,犯了错也

因为是医生,灾害来临时永远是不眠夜!

不知道上面这张照片将来能不能成为最令人感动的年度照片。但这是真实的,不是摆拍的;这张照片透露出医生的精神与灵魂,这种责任感,一切皆源于——因为是医生!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最新情况 外滩陈毅广场拥挤踩踏事件已致36人死亡,49人受伤。遇难者中包括1名台胞。伤者身份已全部查明,包括2名台胞和1名马来西亚籍人士。18人已经诊治后离院,31人继续在院治疗。其中,重伤13人,轻伤18人。36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