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资料】
患儿,女,出生15min
【主诉】
因“生后发现左下肢肿胀、淤紫15min”于2014年12月由柳州市妇幼保健院产房转入新生儿科。
【现病史】
系母亲第1胎第1产,胎龄40周经阴道产出生,无窒息复苏史。生后即发现左下肢淤紫肿胀,左侧下腹部、右脚背见片状出血点及瘀斑,收入新生儿科。
【体格检查】
体温36.5℃,脉搏142次/nun,呼吸40次/min,血压70/43mmHg(1mmHg=0.133kPa),体重3.4kg。神清,反应可,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腹软不胀,肠鸣音正常,左下肢肿胀、淤紫,质稍硬,压之不退色,脚趾、脚底皮肤尚红润,左下腹部、右脚背可见片状出血点及淤斑(图1),左下肢活动减少,其余肢体活动可、肌张力正常。

【辅助检查】
查血气分析,心、肝、肾功能及电解质无明显异常;快速血糖正常;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8.69×109/L,血小板52.0×109/L,中性粒细胞0.548,淋巴细胞0.352,红细胞计数3.81×1012/L,血红蛋白130.0g/L;C反应蛋白(CRP)<5.0mg/L。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14.3s,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15,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53.3s。凝血酶时间(TT)20.3s,纤维蛋白原(FIB-C)1370mg/L,D-D聚体15.38mg/L。免疫五项:IgA0.05g/L,IgG10.02g/L,IgM0.12g/L,C30.773,C40.089g/L。,头颅、肝胆脾胰及双肾B超未见明显异常。左侧下肢股脉管系统B超声图像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正位片(图2):左腿软组织肿胀,层次模糊。,生后3d左下肢磁共振增强扫描[横断面(T1加权像,T1WI),矢状面T1WI,冠状面T1WI(图3)]:左下肢增强扫描示左下肢皮下软组织内部分不规则的T1、T2高信号呈不均匀团状片状强化,其内T1低、T2低信号分隔呈不均匀强化,深筋膜显示清,连续性尚可,左下肢肌肉及骨组织未见明显异常强化。期间生后3d连续监测血红蛋白分别为119.0、139.0及106.0g/L,血小板计数分别为50.0×109/L、55.0×109/L及47.0×109/L。家属拒绝完善活检,生后第4天自动出院。患儿生后34d再次入住新生儿科,左下肢肿胀较前明显(图1),出生时与生后34d下肢膝盖上5cm处直径对比(左/右,cm)分别为26/17、29/17,膝盖下5cm处直径对比(左/右,cm)分别为15/12、17/13,脚掌中部对比(左/右,cm)分别为13.5/9.5、15.0/10.0。血红蛋白54.0g/L,血小板61.0×109/L;CRP<5.0mg/L;其余生化无明显异常。生后36d组织病理示:(左下肢)见皮肤组织,表皮大致正常,真皮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周围见嗜酸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真皮见数个由梭形细胞构成的病灶,并可见裂隙状和筛状血管腔,未见核异型(图4),结合临床考虑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kaposiformhaemangioendothelioma,KHE)可能性大。免疫组织化学:CD34(+)(图5)。家属拒绝激素冲击或化疗自动出院。出院后近5个月,门诊及电话追访,患儿带瘤生长,发育与同龄儿尚未见明显异常,家属仍无就诊愿望。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综合征#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