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zheimer’s Dementia:非侵入式诊断新希望,核酸连接免疫夹心检测技术助力阿尔茨海默病及相关痴呆的早期识别

2025-05-06 xiongjy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本研究验证了NULISA技术在检测AD核心生物标志物方面的可靠性,并初步探索了其在非AD蛋白病理中的应用潜力。

阿尔茨海默病(AD)及相关痴呆(ADRD)的早期诊断和病理分期是当前研究的重点。随着技术的进步,血浆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因其非侵入性和可扩展性成为研究热点。AD的病理特征包括β-淀粉样蛋白(Aβ)斑块和神经纤维tau缠结,而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如TDP-43蛋白病和α-突触核蛋白病理也常与AD共存。因此,开发能够同时检测多种蛋白病理的生物标志物面板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评估一种新型的靶向蛋白质组学技术——核酸连接免疫夹心检测(NULISA)在ADRD中的应用潜力,重点关注其检测淀粉样蛋白和tau病理的能力,并探索其他非AD蛋白病理的生物标志物。

研究团队从威斯康星州阿尔茨海默病预防注册中心(WRAP)和威斯康星州阿尔茨海默病研究中心(WADRC)的队列中选取了252份横断面血浆样本。这些样本根据淀粉样蛋白(A)和tau(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状态进行分层,并战略性地增加了淀粉样蛋白阳性(A+)参与者的比例。样本通过NULISAseq中枢神经系统(CNS)面板进行分析,该面板可检测120种与神经系统相关的蛋白质。研究比较了NULISAseq和单分子阵列(Simoa)平台在检测磷酸化tau217(pTau217)方面的性能,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其区分A/T PET状态的能力。此外,研究还利用火山图分析了不同组别(如A+与A-、MCI与认知正常)中蛋白质的差异表达,并探索了pTDP43-409等非AD标志物与认知功能和海马体积纵向变化的关系。

结果显示,NULISAseq检测的pTau217与Simoa检测结果高度相关(r=0.84),且在区分淀粉样蛋白PET状态方面表现优异,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与Simoa的0.91相当。对于tau PET状态的区分,NULISAseq的AUC为0.86,略低于Simoa的0.89。差异表达分析发现,MCI组中有19种蛋白质表达上调,包括AD相关标志物(如pTau217、ApoE4)和非AD标志物(如pTDP43-409、α-突触核蛋白寡聚体)。值得注意的是,pTDP43-409的高表达与海马体积的加速萎缩和认知功能下降显著相关,提示其可能是TDP-43相关病理的潜在血浆标志物。此外,淀粉样蛋白阳性组中,ApoE4、pTau217和pTau231等标志物表达显著上调,而tau阳性组中S100A12等炎症相关蛋白也表现出差异表达。

本研究验证了NULISA技术在检测AD核心生物标志物方面的可靠性,并初步探索了其在非AD蛋白病理中的应用潜力。尤其是pTDP43-409的发现为TDP-43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了新思路。然而,这些结果仍需在更大规模的队列和病理确认的样本中进一步验证。未来研究应关注多病理共存的生物标志物特征,以更全面地理解ADRD的异质性。此外,NULISA技术的广泛应用可能为ADRD的精准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开辟新途径。

原始出处:

Rea Reyes RE, Wilson RE, Langhough RE, et al. Targeted proteomic biomarker profiling using NULISA in a cohort enriched with risk for Alzheimer’s disease and related dementias. Alzheimer’s Dement. 2025;21:e70166. https://doi.org/10.1002/alz.70166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3696, encodeId=9db3226369614,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cbe9e7892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阿尔茨海默病#</a> <a href='/topic/show?id=2529126215d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血浆生物标志物#</a> <a href='/topic/show?id=a906126658b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NULISA#</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6658, encryptionId=a906126658bf, topicName=NULISA), TopicDto(id=126215, encryptionId=2529126215d7, topicName=血浆生物标志物), TopicDto(id=97789, encryptionId=3cbe9e7892e, topicName=阿尔茨海默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May 06 11:15:46 CST 2025, time=2025-05-06,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Nat Aging:阻断 IL-12 信号通路或成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靶点

研究探讨了白细胞介素(IL)-12信号通路在阿尔茨海默病(AD)病理机制中的作用,阻断该信号通路能显著减轻AD相关的病理变化,包括降低大脑中淀粉样β(Aβ)沉积、改善认知功能障碍以及调节神经炎症反应等

Molecular Psychiatry:阿尔茨海默病早期预警信号,主观认知下降的独特分子特征及其预测价值

A+SCD患者血浆p181水平显著升高且增速快于A+CU,与A+MCI相似,同时NfL水平介于A+CU和A+MCI之间。基线p181可预测A+SCD的认知衰退和向MCI的转化风险。

一举两得,痴呆风险降低33%~43%!JAMA子刊:新型降糖药或成阿尔茨海默病预防新策略

JAMA Neurology研究显示,GLP-1RA和SGLT-2i分别使2型糖尿病患者ADRD风险降33%和43%,且二者效果无显著差异。

【今日分享】ApoE ε4检测在阿尔茨海默病临床实践中的规范应用专家共识

本文总结国内外ApoE ε4检测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应用证据,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共识,旨在充分认识ApoE ε4检测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临床价值并合理应用,提高疾病诊断与治疗

AD疫苗:阿尔茨海默病的预防新希望

阿尔茨海默病(AD)危害大,现有治疗多为对症且效果欠佳。疫苗作为主动免疫疗法有望改变现状,文中阐述 AD 发病机制、疫苗原理、开发现状、挑战及未来方向,展望其前景。

阿尔茨海默病治疗新药物 | 指南速递

随着老龄化,阿尔茨海默病(AD)成重大健康挑战。本文介绍 AD 现状、多种治疗药物(对症、疾病修饰等)及研究新发现,强调需提高早期预防意识,减少社会对 AD 的歧视。

Alzheimer’s & Dementia:唐氏综合征患者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新希望

唐氏综合征患者的神经元外泌体中proNGF/CD81比值随年龄增长而升高,且在AD症状出现前20年已开始上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无症状和症状组DS患者的proNGF水平显著更高(p<0.001)。

Nat Aging:血浆 p-tau217 与 tau-PET 预测阿尔茨海默病,谁更胜一筹?

这项研究比较了血浆p-tau217和tau-PET在预测认知未受损(cognitively unimpaired,CU)个体未来认知下降方面的价值,并探讨了它们在临床试验中的潜在应用。

Alzheimer’s & Dementia:阿尔茨海默病新突破,碳酸酐酶抑制剂可逆转脑蛋白组异常

碳酸酐酶抑制剂(MTZ和ATZ)可逆转Tg-SwDI小鼠脑蛋白组异常,显著恢复谷氨酸能突触相关蛋白表达,抑制补体激活和胶质细胞活化。MTZ在雌性海马中效果突出,为AD治疗提供新靶点。

川大聂宇/中大帅心涛AM:杂化脂质复合物通过Aβ靶向自噬和ApoE2基因递送增强神经元-小胶质细胞交互用于阿尔茨海默病治疗

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四川大与中山大团队设计 RMC/pApoE2 复合物,通过自噬与基因补充,多维度清除 Aβ,改善症状,为 AD 治疗提供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