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大变,当心是腔隙性脑梗塞!

2025-02-18 麻醉MedicalGroup 麻醉MedicalGroup 发表于陕西省

一向温和的刘大爷近日性格大变,有轻生想法,令人担忧。医生从医学角度分析,排除换心致性格改变,结合其高血压史,推测脑出问题,送医检查确诊为腔隙性脑梗塞。

近几日,一向性格温和的刘大爷似乎变了一个人。与世无争的一生,似乎并没有什么亮点。但在周围邻居的眼中,他着实是一个大好人。

早年间,在一次回村子的路上,他捡到了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弃婴。看到这个孩子的时候,他丝毫没有犹豫就收养了她。尽管,后来这个孩子让他一贫如洗,但他也没有后悔过。与人处事方面,他也都是处处谦让。宁可自己吃亏,也要顾及他人的感受。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人,这几天似乎有点不正常。

每天早上,他还是一如既往地拿着小板凳坐在门口看大家去上班。无论是谁,他都会打一声招呼、道一声平安。但这几天,他只是静静地看着大家。在大家也感觉异样的时候,似乎看到了他经常叹气的样子。就是这样一个人,怎么会经常叹气?

好奇之余,有人也尝试去搞清楚原因。令人没想到的是,言语间他对很多人都有不满和埋怨,也有轻生的想法。种种的一切,都似乎很反常。为此,大家都担心他会出事。

事情传到我这里,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严重的事。作为医生,吸引我的并不是事件的离奇,而是他性格大变的原因。

前些年,有一些报道称“换心脏后,性格会改变”。其实,对于这样的说法,我是完全不信的。现代医学中,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性格和心脏的必然联系。更多的证据表明,大脑才是性格的决定性因素。相比较换心脏手术后性格发生改变的,大脑受伤后性格改变得更多。因此,我第一时间就想到,是不是刘大爷的脑子出了什么问题?

虽然他从来不去医院检查,但多多少少我知道他是有高血压的。而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的一大杀手,其危害性我是知道的。长期的高血压,不仅会导致心脏出现问题,血管系统也会受损。很多人都认为高血压可能会导致脑出血,其实,高血压产生的后果中,脑出血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一项研究表明,因高血压导致的脑卒中事件中,出血者只占20%左右。也就是说,大部分的高血压患者最终结局几乎都是脑缺血改变。

面对这样的说法,很多高血压患者可能并不赞同道:我高血压好多年了,也没有脑梗啊?

作为医生,我要告诉大家的真相是:据一项面对65岁以上多年高血压患者的脑CT筛查中发现,几乎所有人都有脑缺血的改变。不同于大家理解的脑梗才是缺血的是,大部分受检者被查出了腔隙性脑梗塞。

听到这个名字,很多人就不会陌生了。也许老友们在一起聊天的时候,经常会听说谁谁查出了腔隙性脑梗塞,但都不会引起大家的在意。

然而,我要说的是,腔隙性脑梗塞也是脑梗,只是发生的位置小、位于大脑更深处而已。它属于脑梗的一种特殊类型,多发生在基底节区。是在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基础上,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发生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性软化病变。其病变范围一般为2-20毫米,其中以2-4毫米者最为多见。

由于该类型的脑梗一般并不会导致某个脑功能区完全丧失功能,而仅仅表现为脑功能区的不全,因此症状也千差万别、且程度较轻。比如,可以出现脸部、舌头、肢体不同程度瘫痪,或者感觉半身麻木、发冷、发热、针刺、疼痛、肿胀或沉重感。严重的,会吞咽困难、手轻度无力伴有动作缓慢、笨拙等情况。

总之,这些看似不严重的症状对于那些不在意高血压的人来说,根本不会引起他们的在意。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腔隙性脑梗塞的患者越来越多。

事后,我们几个人将刘大爷送到医院检查。果然不出所料,结果正是腔隙性脑梗塞。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2486, encodeId=3e972252486d4,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1c171026511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高血压#</a> <a href='/topic/show?id=f1e185383d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腔隙性脑梗塞#</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5383, encryptionId=f1e185383da, topicName=腔隙性脑梗塞), TopicDto(id=102651, encryptionId=1c1710265113, topicName=高血压)],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Feb 18 13:21:13 CST 2025, time=2025-02-18,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研究证实:吃巧克力,真能降低高血压风险!

这项研究揭示了,黑巧克力不仅仅是一种美味的享受,更在心血管健康方面展现出潜在的积极作用。

JAMA Cardiology:人工智能增强心电图预测高血压事件

与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人工智能增强心电图模型AIRE-HTN可以预测高血压事件的发生,并识别出高血压相关不良事件的高危患者,超过了常规的临床危险因素。

降压17 mmHg,还能纠正低血钾!重医附一院团队研究为临床降压提供新证据

近日,心血管领域权威医学期刊Circulation发表一篇简短报告结果表明,在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方面,非奈利酮可达到与标准治疗药物相当的降压效果,且能够升高患者血钾水平。

Cardiovasc Diabetol:TyG指数及其相关指标与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联

在三个国家队列中,TyG指数及其相关指数的升高与CVD风险和相关死亡率的增加显著相关。这些指标有望作为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预测指标。

千万级中国人体检数据解读 2023:高血压标化检出率为24.0%,北方高于南方

《美年健康 2023 年度健康体检大数据蓝皮书》分析 1800 多万体检者数据,发现高血压标化检出率 24.0%,男性高于女性,随年龄上升,北方高于南方,冬高夏低,还给出高危因素和干预措施。

J Am Heart Assoc | “简单生活七步走”指标与新发高血压风险:基于REGARDS研究的多种族人群分析

本研究利用130/80 mm Hg的高血压诊断标准,首次系统评估了LS7得分与黑人和白人成人中新发高血压风险之间的关联。

Hypertension:2001年至2023年美国成年高血压患者肥胖症患病趋势

从2001年到2023年,美国成年高血压患者的肥胖患病率有所上升。在男性中,I、II和III级肥胖的患病率显著增加。在女性中,只有II级和III级肥胖的患病率增加了。

不吃降压药,微创手术也能强效降压!符合这些条件的高血压患者,更能从中受益

全球约半数成年人受高血压影响,控制率仅 25% 左右。文章介绍 RDN(去肾交感神经术)原理、设备,回顾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探讨适用人群和未来趋势,为高血压治疗提供参考。

3级高血压患者的心脏康复实战1例!居家Ⅲ期康复如何坚持?

60 岁女性因血压控制欠佳伴心悸等就诊,诊断为高血压 3 级等。经药物、心理、运动等综合心脏康复治疗,症状及各项指标改善。探讨康复随访、患者纳入及中医融合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