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祥/魏辉教授团队证实,MRD复发是AML复发的早期预警信号

2025-06-20 聊聊血液 聊聊血液 发表于上海

该研究旨在描述 MRD-R 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结局,以及评价 MRD-R 对缓解期 AML 即将复发的预测价值。

AML MRD复发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一种异质性强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约20%-40%的患者在达到完全缓解(CR)后会复发,导致生存率降低。微小残留病(MRD)是指在形态学CR的患者中仍然存在的微量白血病细胞,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FC)是检测MRD的主要方法。研究表明,治疗过程中持续存在的MRD与AML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此外,MRD复发(MRD recurrence)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得到认识,研究证实MRD复发患者的复发率较高且生存期较差,也有研究发现流式MRD监测可在高危AML中抢先检测复发。

然而,MFC检测 MRD-R 的自然史和临床意义需要进一步表征。此外,由于高质量证据不足,该患者亚组的最佳管理策略仍不明确。因此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开展回顾性研究,旨在描述 MRD-R 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结局,以及评价 MRD-R 对缓解期 AML 即将复发的预测价值。研究结果近日发表于《Haematologica》,通讯作者为王建祥教授和魏辉教授。

1.jpg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在2014年1月至2021年4月期间治疗的1744例新诊断AML患者中,767例符合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确诊为AML(排除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和核心结合因子AML)、在两疗程强化化疗内达到CR或CRi、至少有一次MFC检测的骨髓MRD阴性结果、以及在治疗期间和治疗后持续进行MFC MRD监测。

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以阿糖胞苷和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强化诱导治疗,随后进行3-4疗程的巩固治疗。对符合条件的患者推荐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

MRD检测:使用8色MFC(BD FACSCanto)分析新鲜骨髓样本,至少获取500,000个事件以确定AML MRD。MRD的检测限(LLOD)为0.004%,定量下限(LLOQ)为0.01%。

研究终点:主要终点为形态学复发的累积发生率(CIR),次要终点包括总生存期(OS)和无复发生存期(RFS)。

研究结果

767例患者中,171例(22.3%)在随访期间发生MRD-R,其中108例(63.2%)随后发展为形态学复发(MOR-R),而无MRD-R患者中该比例为28.0%。此外,MRD-R患者中49.1%在3个月内进展为形态学复发。MRD-R患者的3年CIR、RFS和OS分别为63.6%、13.9%和39.0%,显著劣于无MRD-R患者的30.6%、67.2%和79.2%(P<0.001)。且在ELN预后良好、中等与不良患者中,MRD-R患者的预后均劣于无MRD-R患者。

2.jpg

将MRD-R患者分为微量MRD-R(<0.1%)和明显MRD-R(≥0.1%)两组,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相似,3年CIR、RFS和OS分别为65.2% vs. 68.2%(P=0.76)、28.9% vs. 27.5%(P=0.85)和44.8% vs. 38.9%(P=0.39)。

3.jpg

在MRD-R时早期干预(药物治疗或HSCT)可以推迟形态学复发,干预组从MRD-R到MOR-R的中位时间为4.2个月,而非干预组为1.7个月(P=0.033)。在MRD-R患者中,干预后达到MRD阴性的患者比持续MRD阳性的患者有更低的3年CIR(40.2% vs 76.5%,P<0.001)和更高的3年RFS(53.0% vs 21.7%,P=0.005),以及数字上更高的OS(58.9% vs 43.5%,P=0.134),包括药物干预组也有相似趋势。此外,HSCT干预的复发率低于药物干预和不干预(42.9% vs 63.4% vs 69.0%)。

4.jpg

总结

MRD-R是AML患者复发的早期预警信号,与更高的复发率和更差的预后相关。

即使是微量MRD-R(<0.1%)也与不良预后相关,提示当前0.1%的MRD阳性阈值可能不够敏感。

早期干预可以延缓复发,为HSCT创造时间窗口。

研究结果强调了标准化、频繁的MRD监测在及时发现疾病复发中的重要性,并指出需要开发针对MRD-R患者的优化治疗策略。

参考文献

Benfa Gong, Miao Yang, Shaowei Qiu, Bingcheng Liu, Ying Wang, Yingchang Mi, Hui Wei and Jianxiang Wang. Measurable residual disease recurrence as early warning of relapse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Haematologica. 2025 June 12. doi: 10.3324/haematol.2024.287119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0208, encodeId=e4b422e0208b0,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eb2152482d7'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急性髓系白血病#</a> <a href='/topic/show?id=a649121941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MRD#</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194, encryptionId=a649121941c, topicName=MRD), TopicDto(id=52482, encryptionId=eb2152482d7, topicName=急性髓系白血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Jun 20 17:12:54 CST 2025, time=2025-06-20,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6-20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论文解读|Qian Z/Zheng G团队揭示METTL3蛋白降解剂ZW27941作为急性髓系白血病新疗法的潜力

该研究开发并评估了一种新型METTL3降解剂ZW27941,通过VHL介导的蛋白酶体降解途径诱导METTL3降解,在AML细胞系中展现出显著的抗白血病活性,并与标准AML治疗药物具有协同作用。

【BMT】50-65岁高危与标危AML/MDS患者allo-HCT 后的预后因素有差异

该研究是首次在按移植前 BM 原始细胞和 MRD 水平分层的老年患者中探索allo-HCT 后预后风险因素。

Adv Sci:中山大学王俊卿团队揭示了双重抑制在克服维奈克拉耐药性、选择性靶向白血病细胞并降低脱靶效应方面的治疗潜力

该研究引入了一种新方法,利用非典型氨基酸 (ncAA) 构建 BH3 类似物,实现对 MCL-1 和 BCL-xL 的双重抑制。

AML和MDS供者淋巴细胞输注的时机和强度探索

学者在德国的两个中心对接受预防性/抢先性DLI的受者进行了广泛的病历回顾,以调查现行指南在明确定义的患者群体中的临床适用性。

研究发现:牛磺酸饮料,或成这一癌症帮凶!

近期,美国罗彻斯特大学研究团队在《Nature》上发表了一项令人震惊的发现,揭示了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如何“借力打力”,利用骨髓微环境中的牛磺酸助推自身生长。

【AJH】CR1异基因移植的ELN 2022高危AML预后存在异质性,挑战了高危标签

学者利用欧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学会登记组的大型数据集,评估了AML ELN 2022细胞遗传学高危分类在预测接受CR1期allo-HSCT患者的复发和生存方面的实际影响。

JCO: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显著改善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患儿预后

该研究通过跨研究分析,挑战了传统认知,证实HSCT与高危AML儿童患者的预后改善相关。

【柳叶刀血液病学】年轻成人AML中分子监测对比标准治疗有无生存获益?

英国、丹麦和新西兰开展了两项随机、对照、3期研究(UK NCRI AML17和AML19),旨在确定基于MRD结果改变治疗是否可以提高生存率。

【BMT】AML/MDS异基因移植,≤25岁MUD与≥50岁MRD孰优孰劣?

学者开展研究,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中对比了年轻MUD(供者年龄≤25岁)和年长MRD(供者年龄≥50岁)的allo-HSCT结果。

【Leukemia】CR1 AML大剂量阿糖胞苷联合伊达比星巩固的中国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该研究为AML的巩固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特别是在首次完全缓解后,使用大剂量阿糖胞苷联合伊达比星方案可能比单独使用HDAC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