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型心肌病、重度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患者急诊手术如何麻醉?

2025-05-13 麻醉MedicalGroup 麻醉MedicalGroup 发表于上海

30 岁扩张型心肌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拟行阑尾切除术,经多学科会诊治疗后实施麻醉。麻醉过程精细管理,手术顺利。此类患者麻醉棘手,术前评估、优化心功能及缩短手术时间很关键。

患者资料

患者男,30岁,体重69kg。于以心功能不全、腹痛原因待查急诊入院。

患者被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DCM20余年,曾因心力衰竭于4就诊

予地高辛0.125mg每日1次、倍他乐克12.5mg每日3次、呋塞米20mg每日2次口服,治疗1个月余,症状好转;后因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而自行停药。

体格检查:患者半卧位,体温37.5血压118/72 mmHg心率112/min口唇和四肢末梢轻度紫绀,颈静脉怒张

听诊双肺呼吸音稍粗;左心增大,心尖搏动点位于左锁骨中线外3 cm心律不齐,心音低钝。

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动过速,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左心房增大、电轴右偏。

吸氧后动脉血气分析示,pH值为7.46动脉血氧分压119mmHg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31mmHg

X线胸片示,双肺底渗出性改变,心影增大。

超声心动图检查示,DCM广泛室壁运动减弱,全心扩大;左心室射血分数为0.45左心室舒张末容积为65mm左心功能减低;主动脉瓣轻度反流,三尖瓣轻度反流,重度肺动脉高压,估测肺动脉压约为70 mmHg

凝血指标检查结果示,凝血酶原时间PT19.9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0.5s纤维蛋白原FIB2.0g/L国际标准化比率INR1.61

请心内科、麻醉科医师急会诊,诊断为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合并DCM、重度肺动脉高压,全心心力衰竭,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级。予强心、利尿、控制心室率、降低肺动脉压等治疗后,拟在全身麻醉下行阑尾切除术。

麻醉过程:

术前30min肌内注射东莨菪碱0.3mg、吗啡6mg

入手术室后取半卧位予面罩吸氧5 L/min开放外周静脉,静脉注射咪达唑仑2 mg;局部麻醉下建立有创动脉压监测,血压140/75 mmHg

心电图检查示,心率115/min频发室性早搏;予利多卡因50mg静脉注射后好转。

静脉注射舒芬太尼20μg、依托咪酯14 mg、维库溴铵6mg行麻醉诱导,顺利置入喉罩,连接呼吸机行机械通气,设置潮气量8~10mL/kg呼吸频率12/min吸呼比为1:1.5呼气末二氧化碳分30~35mmHg

留置胃管,行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0.1~D.2μg/kg·min、丙泊酚4~6mg/kg·min行麻醉维持,保证足够的麻醉深度。

术中经静脉泵注射多巴酚丁胺3~5 μg/kg·min、前列腺素E 2~4 ng/kg·min),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术中心率90~110/min血压120140/60~80mmHg

术毕前15 min静脉注射舒芬太尼5μg术毕停药后患者自然清醒,顺利拔除喉罩。

改为呼气末二氧化碳鼻氧管吸氧时测呼末为25mmHg脉搏血氧饱和度为99%

术中和术毕血气分析结果均无异常。

手术历时50 min术中静脉补液量300 mL尿量100 mL。术毕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患者安返病房。

总结:

DCM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大多有明显的心功能受损,心脏泵功能差,接受非心脏手术的风险较大,麻醉处理非常棘手。

维持适当的前后负荷、维持心律稳定和避免肺循环阻力明显升高是此类患者麻醉管理的重点和难点。

因此,术前应充分评估患者的心功能,通过了解患者的活动耐量,应用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判断其心功能状态。

所有DCM患者均应行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

对于NYHA分级达IV级的患者,应在术前给予充分的药物治疗,以改善其心功能。

对于此类患者,围术期独立的危险因素是外科风险度分级和外科手术的持续时间,故应尽可能简化手术、缩短手术时间。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4802, encodeId=56e1226480200,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05554e79a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扩张型心肌病#</a> <a href='/topic/show?id=03ce1030811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麻醉管理#</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4779, encryptionId=905554e79a3, topicName=扩张型心肌病), TopicDto(id=103081, encryptionId=03ce1030811a, topicName=麻醉管理)],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May 13 10:12:40 CST 2025, time=2025-05-13,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Circulation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陈琛/汪道文教授团队揭示扩张型心肌病新机制

研究发现并阐明了lncRNA DCRT介导的线粒体代谢功能紊乱在扩张型心肌病中的作用及机制,为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J Transl Med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刘金平教授团队揭示HTRA1调控I型胶原内质网—高尔基体转运促进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研究揭示了HTRA1通过调控I型胶原蛋白(Col1)内质网—高尔基体转运影响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纤维化进展的分子机制,为扩张型心肌病心肌纤维化的研究与治疗提供了新的视野。

European Radiology:晚期钆增强精细度对非缺血性扩张型心肌病预后的影响

心血管磁共振成像(CMR)显示的晚期钆增强(LGE)可识别心肌纤维化,已成为该类患者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SCD 和全因死亡的有力预后因素。

专访陈玉成教授:扩张型心肌病的最新研究与治疗进展 | GW-ICC 2024

梅斯医学特邀来自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的陈玉成教授分享了关于扩张性心肌病的最新研究进展及未来的治疗方向。

Nat Commun 浙江大学梁平/蒋晨阳教授团队揭示lamin A/C单倍体剂量不足介导的ROS上调在扩张型心肌病中的致病作用

该研究揭示了Lamin A/C缺乏引起的活性氧自由基(ROS)紊乱在LMNA-DCM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改善受损的sirtuin 1活性和过量的氧化应激是LMNA-DCM潜在的未来治疗策略。

Int J Surg:阜外医院发文患有终末期左室扩张型心肌病的婴幼儿的肺动脉结扎-队列研究

结合常规的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它可能在术后提供短期益处,减少心源性休克,并作为康复的桥梁,可能降低心脏移植的需求。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且更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将更有说服力地验证其疗效。

Nat Genet: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揭示扩张型心肌病和心肌弹性的潜在机制

本研究通过识别与DCM显著相关的遗传位点、构建多基因风险评分、以及揭示可干预的病因,为未来的治疗和预防策略铺平了道路。

JACC Heart Fail:扩张型心肌病和全身免疫介导疾病患者的遗传概况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以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大和收缩功能障碍为特征的心肌病,它受到遗传倾向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Circulation:华中科技大学陈琛/汪道文发现预防扩张型心肌病的潜在新策略

该研究发现LncRNA DCRT通过结合PTBP1阻止NDUFS2选择性剪接来预防扩张型心肌病。

Circulation:扩张型心肌病性别差异的系统综述与荟萃分析

DCM在男性患者中的发病率是女性患者的两倍。通过实施性别特异性DCM诊断标准,部分缓解了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