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这 5 类靶向药可能加速肿瘤转移:Nature 子刊最新机制的临床预警与协和病例警示

2025-03-04 梅斯肿瘤新前沿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靶向治疗虽为肿瘤精准医学里程碑,但部分靶向药存隐忧。结合研究成果与协和病例,解析 EGFR - TKI 等 5 类药潜在风险,阐述早期预警与多学科干预等应对策略。

靶向治疗,无疑是肿瘤精准医学领域的一座里程碑。然而,近年来的研究却像一记警钟,揭示出部分靶向药存在的隐忧 —— 它们可能通过 “耐药后黑箱机制”,加速肿瘤转移,甚至诱导恶性转化。今天,我们就结合《Nature Communications》《Nature Immunology》等顶尖期刊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入解读 EGFR - TKI、ALK 抑制剂等 5 类药物的潜在风险,并且还有北京协和医院的警示性病例分析,一起来听听这 “精准治疗背后的隐秘警钟”。

EGFR - TKI 耐药后的 “变身陷阱”:小细胞转化如何成为转移加速器?

1.机制解析

《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2024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表明,在接受 EGFR - TKI 治疗的肺腺癌患者中,大概有 3% - 14% 的患者会发生一种令人担忧的转变,即转化为侵袭性更强的小细胞肺癌(SCLC)。这背后的关键驱动因子是 HDAC10,它就像一个 “捣乱分子”,通过表观遗传重编程,抑制了神经分化相关通路,同时又激活了 Wnt/β - catenin 信号轴。这一系列操作,让肿瘤细胞获得了干细胞样特性。而转化后的 SCLC,不仅对化疗产生了耐药性,还变得更容易通过循环肿瘤细胞(CTC),扩散到骨髓和肝脏等远处部位,就像给肿瘤插上了翅膀。

图片

2.协和病例警示

北京协和医院曾收治过一位 62 岁的女性患者,她被诊断为 EGFR 突变肺腺癌。一开始,使用吉非替尼治疗,病情还算稳定,持续了 18 个月。但之后,情况急转直下,CA125 指标急剧升高。经过病理活检,证实已经转化为 SCLC。PET/CT 检查显示,腹膜、肠系膜出现了广泛转移,更为糟糕的是,术后仅仅 1.5 个月,纵隔淋巴结也出现了转移。这个病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发生 SCLC 转化的患者,他们的无进展生存期(PFS)比原发 SCLC 患者缩短了 40%。这就提示我们,要早期通过 RNA 测序联合 HDAC10 免疫组化,来筛查出这些高危人群,做到早发现、早应对。

ALK 抑制剂 “唤醒” 休眠通路:旁路信号如何成为转移帮凶?

1.Nature 子刊突破发现

2024 年,《PNAS》的一项研究首次揭开了 ALK 抑制剂耐药后的神秘面纱。研究发现,ALK 抑制剂耐药后,EHMT2 这个 “幕后黑手” 开始行动,它通过抑制 SFRP1 激活 Wnt/β - catenin 通路,诱导上皮 - 间质转化(EMT)。更可怕的是,耐药细胞会释放外泌体,里面携带了 USP30 蛋白,这个蛋白会抑制 T 细胞线粒体自噬,从而形成一个免疫抑制微环境,让肿瘤细胞在里面肆意生长。河南省肿瘤医院的数据显示,这类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OS)仅仅只有 6 - 10.9 个月,脑转移风险更是增加了 3 倍,形势十分严峻。

图片

2.协和黑色素瘤病例启示

有一位左足底黑色素瘤患者,接受了 PD - 1 治疗。治疗过程中,PET - CT 检查发现,盆腔淋巴结转移灶的代谢值出现了惊人的暴涨,SUVmax 从 5.2 一下子飙升到 18.4。活检结果证实,是 ALK 旁路信号被激活了。多学科团队马上采取行动,采用放疗联合干扰素的方案。虽然纵隔假性进展淋巴结有所消退,但骨盆转移灶却持续恶化,这也进一步印证了旁路信号与免疫逃逸之间存在的恶性循环,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这其中的复杂性。

其他高危药物:BRAF 抑制剂、MET 抑制剂与 CDK4/6 抑制剂的隐秘风险

BRAF 抑制剂

《Nature Communications》2024 年的研究指出,BRAF 抑制剂会诱导 EMT 转化,它通过 USP15 - TBX3 轴,增强了细胞的运动性,使得肿瘤细胞更容易四处 “逃窜”。

MET 抑制剂

根据协和病例库数据,MET 抑制剂会激活 IGF - 1R/AKT 通路,促进循环肿瘤细胞的定植,就像给肿瘤细胞找到了合适的 “落脚点”,增加了转移的风险。

CDK4/6 抑制剂

《Nature》2023 后续研究表明,CDK4/6 抑制剂会上调 CXCL12/CXCR4 轴,驱动乳腺癌骨转移,对乳腺癌患者的骨骼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临床预警与应对策略:如何破解 “治疗反噬” 困局?

早期预警标志物

  1. EGFR/ALK 耐药:可以通过动态监测 cfDNA 中 HDAC10 甲基化、EHMT2 表达水平,提前发现耐药的蛛丝马迹。

  1. 免疫治疗:利用 PET - CT 来鉴别假性进展与超进展,如果代谢值波动超过 30%,就需要高度警惕了。

多学科干预

  1. 北京协和医院针对 SCLC 转化患者,精心构建了 “全程管理路径”,采用 HDAC 抑制剂联合拓扑替康方案,效果显著,中位 OS 延长至 14.2 个月。

  1. 对于旁路信号激活者,协和方案采用 “放疗 + 表观药物 + 免疫节拍化疗” 三联模式,多管齐下对抗肿瘤。

患者教育

要特别强调 “症状 - 影像 - 标志物” 三位一体的监测方式。比如,患者如果出现新发骨痛,或者 CA125/CEA 比值倒置等情况,就需要立即进行干预,及时阻止病情恶化。

参考资料

1: Li Y, et al.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2024; 表观调控驱动SCLC转化机制

2: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EGFR-TKI耐药后SCLC转化预测模型构建

3: Wang Q, et al. PNAS. 2024; ALK抑制剂耐药与EHMT2通路

4: Ikeda H, et al. Nature. 2025; 线粒体转移与免疫逃逸

5: 北京协和医院核医学科. PET-CT在免疫治疗反应评估中的应用

6: 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 黑色素瘤多学科诊疗案例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4533, encodeId=62912254533e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78aa999190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靶向治疗#</a> <a href='/topic/show?id=137a831151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肿瘤转移#</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4,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3115, encryptionId=137a831151a, topicName=肿瘤转移), TopicDto(id=99919, encryptionId=78aa999190f, topicName=靶向治疗)],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Mar 04 11:23:51 CST 2025, time=2025-03-04,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3-04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说肺癌论EGFR基因突变:基因突变种类、治疗思路!

研究分析 19163 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现 EGFR 基因突变患者中罕见突变占 8.9%,吸烟患者更易出现,且与其他基因突变及高肿瘤负荷相关,罕见突变患者靶向药中位使用时间短,获益小且易耐药。

【协和医学杂志】类风湿关节炎靶向治疗新时代

针对不同作用靶点的bDMARDs和tsDMARDs可为csDMARDs应答不佳的患者实现疾病缓解提供帮助。

蔡林波教授组稿|李娟:儿童脑干胶质瘤的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

本期「专家组稿」由广东三九脑科医院蔡林波教授担任执行主编,与广东三九脑科医院李娟教授共同分享《儿童脑干胶质瘤的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为医者和患者提供更多参考。

大咖谈 | 结直肠癌精准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目前多项研究正在探索一线化疗联合精准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期待疗效能取得进一步提高。

李慧主任:抢占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先机

我们邀请到南京天印山医院李慧主任围绕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耐药现象、药物假期等相关内容展开分享,以飨读者。

PDX模型在肿瘤精准治疗中的应用和未来

患者来源的异种移植物(PDX)模型在精准肿瘤学中至关重要,可用于靶向治疗识别、优化治疗组合、研究耐药机制等,但建立和应用存在诸多挑战,结合人工智能有望推动癌症治疗发展。

最全综述:胰腺癌新型靶向治疗的进展

本文探讨了靶向KRAS通路的最新研究进展,KRAS通路一直以来被视为 “不可成药” 的靶点,却对PDAC的发病机制至关重要。

迄今最大队列研究,NTRK融合中枢神经系统肿瘤靶向治疗疗效如何?

本研究表明,儿童 LGG 胶质瘤的预后优于成人和 HGG。TRK 抑制剂似乎可以改善肿瘤控制。

征服“难以成药”的MYC:生物制药行业的攻坚之旅

MYC 基因家族驱动超 70% 人类癌症,开发其靶向药曾困难重重。现多维度创新策略涌现,直接、间接抑制手段多样,部分成果已进入临床,有望突破 “不可成药” 困境。

肝癌病人靶向治疗的几点注意事项!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及主要致死病因,多数确诊时已中晚期,常选靶向治疗。介绍肝癌靶向治疗注意事项,包括明确适应证与禁忌证、了解药物服用方式及不良反应处理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