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 Healthc Mater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宋江平团队开发针对线粒体DNA多功能纳米清除剂,熄灭心脏炎症“启动火苗”

2025-03-11 论道心血管 论道心血管 发表于陕西省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宋江平主任团队开发了一种可注射的多功能纳米清除剂,能够消除心脏线粒体DNA,从而减轻心脏炎症,有可能成为炎症诱发心衰早期治疗干预靶点。

心脏炎症是造成心脏众多疾病特别是心力衰竭罪魁祸首。心肌细胞一旦损伤,心肌线粒体DNA就会释放到心肌组织,由于心肌线粒体DNA与心肌免疫系统不相容,就会如同“星星之火”,反复激活心脏免疫系统,造成心肌细胞与免疫细胞混战,如何早期熄灭炎症“启动火苗”,是遏制心脏炎症恶性循环的关键因素。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宋江平主任团队开发了一种可注射的多功能纳米清除剂(Nanosweeper, NS),能够消除心脏线粒体DNA (mtDNA),从而减轻心脏炎症,有可能成为炎症诱发心衰早期治疗干预靶点。

该清除剂由四个部分组成:心肌细胞靶向单元(CTP)、可变形自组装单元(FFVDF)、mtDNA荧光探针单元(SG)和STING途径抑制剂C-176。NS能够靶向并结合mtDNA,同时释放C-176,将NS-mtDNA复合物运输到溶酶体进行降解,从而实现mtDNA的清除和炎症的减轻。

实验结果与验证

在小鼠心肌炎症模型中,NS作为药物递送载体,将STING途径抑制剂C-176靶向递送至心肌,协同调节cGAS-STING轴,有效减轻心脏炎症相关的炎症级联反应。在猪模型中,NS的生物安全性得到了进一步验证,显示出优越的心脏靶向能力。具体实验结果如下:1)mtDNA与心的关联:通过对心脏炎症患者和对照组的转录组库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心肌炎患者中与细胞质DNA感应途径相关的基因显著激活。免疫组化分析显示,急性心脏炎症(AM)患者的mtDNA阳性面积显著大于慢性心脏炎症(CM)患者和正常组。2)NS的特性:NS在体外对mtDNA表现出高度的光响应性,能够在37°C的人类血浆中稳定存在超过2天,半衰期长达10.3小时。NS能够自组装形成稳定的纳米结构,直径从10纳米逐渐增加到20纳米,并在12小时后形成均匀的球形纳米颗粒。3)细胞实验:NS能够特异性地结合心肌细胞,并在心肌细胞表面形成纳米结构涂层。通过添加多柔比星(Dox)诱导心肌细胞释放mtDNA,NS能够有效捕获并靶向mtDNA,显著减少mtDNA含量。4)体内实验:在小鼠模型中,NS主要分布在心脏、肝脏和肾脏,心脏区域的荧光信号在2小时内达到高峰,并在12小时内仍可观察到明显的荧光信号。在猪模型中,NS同样显示出优越的心脏靶向能力,主要分布在心脏、肝脏和肾脏。

临床潜力与意义

这项研究不仅在小鼠模型中证实了NS的治疗效果,还在大型动物模型中验证了其安全性和心脏靶向能力,为心脏炎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与传统药物C-176相比,NS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显示出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巨大潜力。具体临床意义如下:1)治疗效果:在EAM小鼠模型中,NS联合C-176治疗组显示出最佳的治疗效果,炎症评分显著降低,mtDNA阳性面积显著减少。2)生物安全性:在小鼠和猪模型中,NS均未引起显著的病理变化或生化指标异常,表明NS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

综上,研究团队开发的多功能纳米清除剂(NS)通过靶向清除心脏线粒体DNA (mtDNA)并抑制STING途径,显著减轻了心脏炎症。在小鼠和猪模型中,NS均显示出优越的治疗效果和生物安全性,为心肌炎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和方法。这一创新性研究不仅为心脏炎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纳米技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开辟了新的道路。

原文链接:

https://advanced.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hm.202404068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5632, encodeId=f4c0225563246,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1617e7576f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线粒体DNA#</a> <a href='/topic/show?id=070e515650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心脏炎症#</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1565, encryptionId=070e5156502, topicName=心脏炎症), TopicDto(id=77576, encryptionId=1617e7576fd, topicName=线粒体DNA)],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Mar 11 17:12:28 CST 2025, time=2025-03-11,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3-11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PNAS:顾正龙团队揭示衰老个体中线粒体DNA突变广泛存在且高度有害

伴随着衰老进程线粒体DNA(mtDNA)突变会不断累积,而由于mtDNA编码了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所需的部分核心蛋白,因此mtDNA突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可导致线粒体及细胞功能的异常。

Nature:超6万人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揭示:线粒体DNA插入人类基因组从未停止

通过大规模的研究结合多层面的基因组数据,并根据NUMT的大小和基因组位置,研究团队绘制了一个高度异质性和动态的人类NUMT图谱。

研究发现:母亲的DNA,会影响后代的身高、寿命及多种疾病患病率!

该研究揭示了线粒体DNA变异与多种人类表型之间的深刻关联。

男性不育研究新领域——线粒体DNA对精子的影响

虽然线粒体DNA不会遗传给后代,但可通过影响精子质量来导致不育。

A&R:受损的线粒体转录因子A表达促进线粒体损伤以驱动系统性硬化症中的成纤维细胞活化和纤维化

关键的线粒体转录因子A (TFAM)响应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延长激活和相关的线粒体损伤而发生的改变会诱导促进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的转录程序。

Blood Adv:通过线粒体DNA突变追踪造血克隆动态变化

中心点:追踪外周血体细胞的mtDNA突变可以对克隆动力学进行纵向评估。该方法可以在不依赖基因标记的情况下进行克隆推演。摘要:目前我们追踪人体体内细胞动态的能力有限。近日,Blood adv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研究人员展示了如何通过线粒体DNA(mtDNA)的体细胞突变来纵向追踪人造血干细胞/祖细胞的动态输出。通过对一位个体3年来的血液样本进行分析,发现体细胞mtDNA序列突变和进化,提示可通过遗传标

循环线粒体DNA可预测COVID-19患者不良结局和死亡风险

线粒体DNA(mtDNA)是一种独特的DNA分子类型,是在细胞线粒体内发现的脱氧核糖核酸特殊形态,通常驻留在细胞的能量工厂中。线粒体DNA一旦释放到血液,这表明体内正在发生某种特定类型细胞的死亡。

Nature Genetics:揭示人类体细胞线粒体DNA嵌合性:探索遗传变异的新视角

该研究揭示了线粒体DNA变异的突变谱呈现复制链偏差,这表明线粒体DNA复制是主要的突变过程。

可注射的多功能纳米清除剂:消除心脏线粒体DNA,减轻炎症,治疗心肌炎

心肌炎治疗困难,与心肌细胞线粒体 DNA(mtDNA)相关。阜外医院团队研发可注射纳米清除剂 NS,可清除 mtDNA 并协同药物抑制炎症,在动物模型中效果好且安全,具临床潜力。

研究揭秘:孩子行为异常、认知能力下降,可能跟父亲的这一DNA有关

最近,《Science Advances》期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揭示了父系线粒体在胚胎发育早期的清除过程对后代的重要性,尤其是在认知能力、繁殖力和行为表现方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