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酶抑制剂药物开发的探索之路

2025-03-13 小药说药 小药说药 发表于陕西省

激酶对细胞生命活动重要,活性失控致病。激酶抑制剂自 2001 年伊马替尼问世发展至今,介绍其历史、类型、开发现状、面临挑战,其有广阔前景,将造福更多患者。

-01-

引言

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激酶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如同细胞内的“信号指挥官”,通过催化底物的磷酸化来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和凋亡。然而,一旦激酶的活性失控,就可能引发癌症、自身免疫病等多种疾病。自2001年首个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Imatinib)的问世,激酶抑制剂已成为精准医疗领域的一颗璀璨明星,这类药物已彻底改变了多种疾病的治疗格局。

-02-

激酶抑制剂的发展历史

激酶抑制剂的研发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科学家们开始认识到激酶在细胞信号传导中的关键作用。然而,由于激酶的ATP结合位点高度保守,且细胞内ATP浓度极高,早期的激酶抑制剂往往缺乏选择性,导致副作用较大。

直到1995年,法舒地尔(Fasudil)在日本获批用于治疗脑血管痉挛,成为首个上市的激酶抑制剂。紧接着,1999年,西罗莫司(Sirolimus)在美国获批,用于器官移植后的免疫抑制,标志着变构激酶抑制剂的诞生。

2001年,伊马替尼(Imatinib)的获批无疑是激酶抑制剂发展史上的里程碑。这款药物通过靶向BCR-ABL融合蛋白,成功治疗了慢性髓性白血病(CML),并将CML患者的10年生存率从不到20%提升至80%以上。伊马替尼的成功不仅证明了激酶作为药物靶点的可行性,也开启了精准医疗的新篇章。

图片

截至2024年,全球已有82种小分子激酶抑制剂获FDA批准,覆盖50种激酶靶点,其中约70%用于癌症治疗。然而,人类激酶组包含约600种成员,目前仅开发了不足10%,大量靶点仍待探索。

-03-

激酶抑制剂的类型

激酶抑制剂根据其作用机制和结合位点,可以分为几大类:

1. ATP竞争性抑制剂

这类抑制剂通过与激酶的ATP结合位点竞争性结合,从而抑制激酶的活性。伊马替尼就是这类抑制剂的代表。ATP竞争性抑制剂的优势在于其广泛的适用性,但由于激酶的ATP结合位点高度保守,这类抑制剂往往缺乏选择性,容易导致副作用。

2. 变构抑制剂

变构抑制剂通过与激酶的变构位点结合,改变激酶的构象,从而抑制其活性。这类抑制剂通常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副作用较小。例如,Asciminib就是一款针对ABL激酶的变构抑制剂,其选择性优于伊马替尼。

3. 共价抑制剂

共价抑制剂通过与激酶的活性位点形成共价键,从而实现对激酶的不可逆抑制。这类抑制剂通常具有较高的效力和选择性。例如,奥希替尼(Osimertinib)就是一款针对EGFR突变的共价抑制剂,其疗效显著优于传统的ATP竞争性抑制剂。

4. 双功能分子

双功能分子(如PROTACs)通过同时结合激酶和E3泛素连接酶,诱导激酶的泛素化和降解。这类分子不仅具有抑制激酶活性的作用,还能彻底清除激酶蛋白,从而避免耐药性的产生。PROTACs作为一种新兴的激酶抑制剂类型,具有巨大的潜力。

-04-

激酶抑制剂药物开发现状:从肿瘤到多领域拓展

截至2024年,FDA已批准82种小分子激酶抑制剂(SMKI),其中约70%用于癌症治疗,覆盖50种激酶靶点。典型药物包括针对EGFR突变的奥希替尼(肺癌)、BCR-Abl的泊那替尼(白血病)及FGFR家族的厄达替尼(尿路上皮癌)。其中以拉罗替尼(larotrectinib)为代表的NTRK融合抑制剂,开创了“基于生物标志物而非肿瘤类型”的跨癌种治疗模式。此外,针对脑转移的CNS穿透剂(如劳拉替尼lorlatinib)、多靶点联合疗法(如达拉非尼+曲美替尼)也成主流趋势。

图片

非肿瘤领域,BTK抑制剂伊布替尼用于多发性硬化症,LRRK2抑制剂探索帕金森病治疗,JAK抑制剂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显示激酶抑制剂在自身免疫病、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潜力。

-05-

激酶抑制剂开发的挑战

尽管激酶抑制剂在药物开发中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1. 耐药性问题:肿瘤细胞通过多种机制产生耐药性,如激酶突变、旁路激活等。这要求科学家们不断开发新的抑制剂和联合治疗方案来克服耐药性。

2. 治疗指数问题:某些激酶抑制剂在抑制肿瘤细胞的同时,也可能对正常细胞产生毒性。提高治疗指数(即药物的有效剂量与毒性剂量之比)是激酶抑制剂开发中的一个重要挑战。

3. 个体化治疗:不同患者的基因型和疾病特征存在差异,需要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是激酶抑制剂开发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4. 成本与可及性:激酶抑制剂的研发和生产成本较高,导致其价格昂贵,影响了患者的可及性。未来AI的辅助设计将可能大大提高激酶抑制剂研发周期。

-06-

结语:迈向未来的激酶疗法

激酶抑制剂的发展印证了“从靶点到临床”的转化医学力量。激酶抑制剂作为精准医疗的重要工具,已经在肿瘤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变构抑制剂、PROTAC、多组学整合等技术的成熟,下一代药物将具备更高选择性、更低毒性和抗耐药性。总之,激酶抑制剂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激酶抑制剂将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Tumour-agnostic kinase inhibitors. Nat Rev Drug Discov.2025 Mar 6

2. Trends in kinase drug discovery: targets, indications and inhibitor design. Nat Rev Drug Discov.2021 Nov;20(11):839-861

3. Kinase drug discovery 20 years after imatinib: progress and future directions. Nat Rev Drug Discov.2021 Jul;20(7):551-569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5915, encodeId=9cc522559154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f752668596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激酶抑制剂#</a> <a href='/topic/show?id=aed5e6365a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精准医疗#</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6859, encryptionId=f7526685963, topicName=激酶抑制剂), TopicDto(id=76365, encryptionId=aed5e6365a2, topicName=精准医疗)],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Mar 13 16:31:47 CST 2025, time=2025-03-13,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JCO:激酶抑制剂可作为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

近日,在医学权威杂志JCO上面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评估了激酶抑制剂作为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临床活性和安全性,其中包括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选择性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敏化[EGFRm]以及EGFR T790M抗性突变)。

Lancet: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新型生物制剂和小分子抑制剂的新近进展。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渐进性的关节损伤、功能丧失和引发其他疾病。在过去20多年里,有效生物制剂和小分子激酶抑制剂的发展,实质性的改善了临床预后。

全球肿瘤药巨头排名TOP10

肿瘤治疗一直以来都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肿瘤业务也是各大药企重点布局的版块,随着近期各大跨国药企财报的陆续发布,全球肿瘤业务排名TOP10名单也相应出炉。

Neuro Oncol: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ATRT的激酶抑制剂敏感性筛选和新靶点发现

研究人员利用ATRT亚群特异性细胞系对465个激酶抑制剂进行了药物敏感性筛选,并应用多组学分析研究了激酶抑制剂对ATRT细胞产生药效的潜在分子机制。

Blood:激酶抑制剂更佳序列治疗或为CLL患者带来持久的疗效

B细胞受体(BCR)激酶抑制剂(KI)代表了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管理模式的转变,但是关于KI废止后的实践模式以及最佳的序列治疗的数据十分有限。在此多中心、回顾性研究中,研究人员纳入了178名CLL患者进行综合分析(ibrutinib = 143;idelalisib = 35),均停止了KI治疗治疗。研究人员探究了患者对KI治疗的反应,毒性,KI后的治疗,和总生存率(OS)。结果,患者治疗

FDA授予勃林格殷格翰激酶抑制剂nintedanib突破性疗法认定

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7月17日宣布,FDA已授予口服三联血管激酶抑制剂nintedanib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突破性疗法认定。nintedanib是一种实验性药物,目前正在接受FDA和欧洲药品管理局(EMA)的审查。今年6月,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已接受审查并授予nintedanib治疗IPF的上市许可申请(MAA)加速审批资格。该药MAA包括来自2

Science:临床激酶类药物的靶标全景图

激酶抑制剂是一类重要的药物,能阻断某些与癌症、炎症等疾病相关的酶。人体内有约518个激酶编码基因,所以知道药物的靶点是成功治疗策略是必要条件。有时临床试验可能失败,因为药物作用靶点不止一个蛋白质位点。然而有时候脱靶效应可能有益于使用这些药物治疗其他疾病。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klaeger等人全面分析了已用于临床或者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的243种激酶抑制剂。他们提供了开放访问数据资源,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

2017 实践建议:肿瘤治疗中激酶抑制剂治疗药物监测

多激酶及制剂已经用于治疗实体肿瘤并且可改善多种恶性疾病的结局,本文注主要目的是整合临床现有的PK和PD数据,对选择多激酶及制剂治疗实体肿瘤患者应用治疗药物监测提供实践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