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 Med:糖尿病新发与既往糖尿病对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2025-06-15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威斯康星

本研究首次基于详细电子病历,通过调整多个临床变量,系统分析既往与新发糖尿病对心力衰竭患者多种不良结局的差异影响。结果强调了既往糖尿病对患者死亡风险的显著负面作用

Highlight:

  • 既往糖尿病心力衰竭患者中显著增加住院、主要不良血管事件(MACEs)、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风险。
  • 新发糖尿病患者虽未显著影响死亡率,但显著增加心力衰竭住院和MACEs风险。
  • 心衰射血分数(特别是HFrEF)与新发糖尿病的发生密切关联,提示心衰状态可能加重糖代谢异常。

研究概述

心力衰竭(HF)与糖尿病(DM)两种慢性疾病具有高度重叠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机制,且共存时患者预后通常更差。然而,新发糖尿病对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结局的具体影响尚未明确。近期发表于《Annals of Medicine》的回顾性研究,通过台湾彰化基督教医院超过十年的电子病历数据,系统比较了既往糖尿病、新发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三组心力衰竭患者在心力衰竭住院、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死亡率等多维结局上的差异,旨在澄清糖尿病状态对心衰患者风险的分层影响。

研究背景

糖尿病作为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已被多项大型流行病学研究证实显著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弗雷明翰心脏研究指出,糖尿病使男性心衰发病风险增加近两倍,女性甚至达到四倍。然而,除增加心衰发生风险外,糖尿病对心衰患者的预后也带来不利影响,包括住院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及死亡率均有加重趋势。现有研究多侧重既往确诊糖尿病患者,但心衰患者中新发糖尿病(即心衰后首次诊断糖尿病)患者的结局研究有限。现有文献,多基于登记数据,缺少关键临床参数如射血分数、心衰严重程度指标和血糖控制指标,限制了对该群体风险的深入理解。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1至2021年间在彰化基督教医院首次确诊心力衰竭且NT-proBNP≥125 pg/mL的3293名患者。依据糖尿病诊断时间,分为非糖尿病(n=1477)、既往糖尿病(n=1488)与新发糖尿病(n=328)三组。糖尿病定义结合ICD编码及降糖药处方,同时使用HbA1c≥6.5%作为补充诊断标准。主要终点包括心力衰竭住院(HHF)、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包含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采用逆概率加权(IPW)调整基线差异,利用时间依赖性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各组风险差异,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并分析心衰射血分数亚型及年龄分层的亚组效应。

主要研究结果

患者基线特征

三组患者在基线年龄、性别、心衰射血分数(LVEF)、合并症及药物使用等方面存在差异。IPW调整后,三组间基线因素平衡。既往糖尿病组患者年龄略小,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肾病及贫血比例较高。新发糖尿病组中,HFrEF比例最高,提示心衰射血分数降低与新发糖尿病相关。三组患者临床结局显示,既往糖尿病组的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率最高,新发糖尿病组心力衰竭住院及MACEs发生率最高。

临床结局风险评估

终点 非糖尿病 既往糖尿病 新发糖尿病 说明
心力衰竭住院(IR,/1000人年) 24.12 39.22 52.60 两者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
HHF 调整后风险(aHR,95%CI) 1(参考) 1.13 (1.02–1.25), p=0.017 1.24 (1.01–1.51), p=0.036 新发糖尿病风险更高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IR) 4.48 7.02 8.85 新发糖尿病组风险最高
MACE调整后风险(aHR,95%CI) 1(参考) 1.22 (1.00–1.49), p=0.054 1.65 (1.14–2.40), p=0.008 新发糖尿病显著增加MACE风险
全因死亡(IR) 10.97 13.51 8.12 新发糖尿病未显著升高死亡风险
全因死亡调整风险(aHR,95%CI) 1(参考) 1.17 (1.01–1.36), p=0.032 1.08 (0.79–1.48), p=0.617 既往糖尿病组死亡风险较高
心血管死亡(IR) 2.55 3.73 2.47 新发糖尿病心血管死亡未显著升高
心血管死亡调整风险(aHR,95%CI) 1(参考) 1.54 (1.15–2.06), p=0.003 1.36 (0.74–2.48), p=0.322 既往糖尿病心血管死亡风险增高

(IR:发生率;aHR:调整风险比)


图1. 患者筛选流程

图2. 依糖尿病状态分组的临床结局累计发生率(A)HHF,(B)MACEs,(C)全因死亡,(D)心血管死亡

敏感性分析与亚组分析

排除既往冠心病、中风、房颤等患者后,结局趋势保持一致,验证了结论的稳健性。以HbA1c≥6.5%定义糖尿病后,结果未见明显偏差。亚组分析显示年龄和心衰类型(HFrEF、HFmrEF、HFpEF)未显著改变糖尿病状态与临床结局的关联。

新发糖尿病风险因子

非糖尿病心衰患者中新发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

  • HFrEF(调整HR=1.41,p=0.008)
  • HbA1c水平升高
  • 甘油三酯升高
  • 使用ACEi/ARB、钙拮抗剂、噻嗪类利尿剂他汀类药
  • 肾小球滤过率(eGFR)降低为保护因素(HR<1)

研究意义与价值

本研究首次基于详细电子病历,通过调整多个临床变量,系统分析既往与新发糖尿病对心力衰竭患者多种不良结局的差异影响。结果强调了既往糖尿病对患者死亡风险的显著负面作用,同时揭示新发糖尿病虽未明显影响死亡率,却实质增加住院和心血管事件风险。心衰射血分数的不同亚型对新发糖尿病发生的影响,为临床筛查和早期干预提供了潜在依据。该研究补充了既往以大型登记数据为主的证据,具备更丰富的临床信息,有助于临床医师制定更个性化的管理策略。

此外,研究还指出部分常用心衰相关用药与新发糖尿病风险相关,提示临床用药决策需权衡心衰治疗效益与糖代谢风险。

梅斯编辑点评

本研究通过严谨的设计与多维度调整,指出既往糖尿病与新发糖尿病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具有不同的风险轮廓,尤其是在心力衰竭住院与MACEs方面的显著增高,为临床心衰患者的糖尿病筛查与综合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特别是HFrEF与糖尿病的关联提醒我们关注心衰的代谢并发症风险。未来需结合前瞻性研究及机制探索,推动更加精准、分层的治疗方案优化,最大程度改善此类高危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 Zareini B, Rørth R, Holt A, et al. Heart failure and the prognostic impact and incidence of new-onset of diabetes mellitus: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Cardiovasc Diabetol. 2019;18(1):79. doi:10.1186/s12933-019-0883-4.

  2. McDonagh TA, Metra M, Adamo M, et al. 2021 ESC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Eur Heart J. 2021;42(36):3599–3726. doi:10.1093/eurheartj/ehab368.

  3. Guglin M, Lynch K, Krischer J. Heart failure as a risk factor for diabetes mellitus. Cardiology. 2014;129(2):84–92. doi:10.1159/000363282.


原文来源:Annals of Medicine, 2025 Jun;57(1):2514088. DOI: 10.1080/07853890.2025.2514088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2143004/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9461, encodeId=ff9d2269461c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4f77e66525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a href='/topic/show?id=2ad5104395d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糖尿病#</a></a> <a href='/topic/show?id=072c508846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心力衰竭#</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0884, encryptionId=072c5088466, topicName=心力衰竭), TopicDto(id=76652, encryptionId=4f77e665253, topicName=糖尿病), TopicDto(id=104395, encryptionId=2ad5104395dc, topicName=糖尿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Jun 15 12:11:03 CST 2025, time=2025-06-15, status=1, ipAttribution=威斯康星)]
    2025-06-15 梅斯管理员 来自威斯康星

相关资讯

每周一次,强效降糖!《柳叶刀》子刊:新药包含两大明星药成分,低血糖风险更低

IcoSema(依柯胰岛素与司美格鲁肽联合制剂)3 期试验显示,对比单用基础胰岛素,其治疗 52 周使 2 型糖尿病患者 HbA1c 多降 0.66%,低血糖风险降 78%,安全性良好。

二甲双胍成「长寿药」新证据?真实数据:女性活到 90 岁几率更高!

2025 年研究对 16 万绝经后女性跟踪发现,60 岁以上新诊断 2 型糖尿病女性中,二甲双胍组 90 岁前死亡风险较磺酰脲类组低 30%,其抗衰机制或与调控衰老通路相关。

惊!中医治疗糖尿病竟有这些新发现!

近年来,中医在糖尿病治疗领域不断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最新发现与研究进展!快来一起交流学习,共同探索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无限可能吧!

震撼发布!首都医科大学攻克糖尿病皮肤溃疡难题?中药复方回阳生肌汤通过 NF-κB/STAT3/NLRP3 通路逆转糖尿病皮肤溃疡

近期,一项发表于《Phytomedicine》杂志的研究,通过多组学分析深入探究了 HYSJD 对糖尿病皮肤溃疡的治疗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

【今日分享】《糖尿病前期治未病干预指南》解读与编制说明

本文将对该指南研制的整体技术流程及编撰特色进行梳理总结,旨在为医务工作者和指南编写者提供参考,助力糖尿病前期的早期干预与精准管理,推动中医“治未病”理念在慢性病防控中的应用。

震惊!你每天吃的面包饮料里,藏着糖尿病 “隐形组合”!10 万人研究揪出真凶

研究显示,法国 NutriNet-Santé 队列中,含乳化剂、防腐剂、人工甜味剂等的两种食品添加剂混合物与 2 型糖尿病风险显著相关,提示需关注添加剂混合效应,建议限制非必要添加剂摄入。

【慢病】干货 |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降压降糖药物选择

我国高血压合并糖代谢异常者多,心血管风险高,一般降压目标<130/80 mmHg,药物选择有 ACEI、ARB 等,降糖药首选改善心血管结局的新型药。

心衰合并糖尿病的治疗(24年心衰指南)

我们根据24年指南,结合循证医学证据,梳理下糖尿病合并心衰的规范化管理策略。

【协和医学杂志】基层医疗机构实施糖尿病共享门诊的组织准备度与影响因素研究

本研究对12家机构(即12个案例)内所有SMA变革执行者的访谈数据进行整理,形成了12个案例在实施SMA试点前的基本特征。

钙不能乱补!最新研究:补钙不仅将糖尿病风险增加3.4倍,还加剧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

南京医科大学相关研究团队在food & function杂志发表了研究成果,研究显示,补钙可能大幅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发现,补充钙与糖尿病风险增加3.4倍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