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 Med:糖尿病新发与既往糖尿病对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2025-06-15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威斯康星
本研究首次基于详细电子病历,通过调整多个临床变量,系统分析既往与新发糖尿病对心力衰竭患者多种不良结局的差异影响。结果强调了既往糖尿病对患者死亡风险的显著负面作用
Highlight:
- 既往糖尿病在心力衰竭患者中显著增加住院、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风险。
- 新发糖尿病患者虽未显著影响死亡率,但显著增加心力衰竭住院和MACEs风险。
- 心衰射血分数(特别是HFrEF)与新发糖尿病的发生密切关联,提示心衰状态可能加重糖代谢异常。
研究概述
心力衰竭(HF)与糖尿病(DM)两种慢性疾病具有高度重叠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机制,且共存时患者预后通常更差。然而,新发糖尿病对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结局的具体影响尚未明确。近期发表于《Annals of Medicine》的回顾性研究,通过台湾彰化基督教医院超过十年的电子病历数据,系统比较了既往糖尿病、新发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三组心力衰竭患者在心力衰竭住院、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死亡率等多维结局上的差异,旨在澄清糖尿病状态对心衰患者风险的分层影响。
研究背景
糖尿病作为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已被多项大型流行病学研究证实显著增加心力衰竭的发生风险。弗雷明翰心脏研究指出,糖尿病使男性心衰发病风险增加近两倍,女性甚至达到四倍。然而,除增加心衰发生风险外,糖尿病对心衰患者的预后也带来不利影响,包括住院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及死亡率均有加重趋势。现有研究多侧重既往确诊糖尿病患者,但心衰患者中新发糖尿病(即心衰后首次诊断糖尿病)患者的结局研究有限。现有文献,多基于登记数据,缺少关键临床参数如射血分数、心衰严重程度指标和血糖控制指标,限制了对该群体风险的深入理解。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11至2021年间在彰化基督教医院首次确诊心力衰竭且NT-proBNP≥125 pg/mL的3293名患者。依据糖尿病诊断时间,分为非糖尿病(n=1477)、既往糖尿病(n=1488)与新发糖尿病(n=328)三组。糖尿病定义结合ICD编码及降糖药处方,同时使用HbA1c≥6.5%作为补充诊断标准。主要终点包括心力衰竭住院(HHF)、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s,包含急性心肌梗死及缺血性卒中)、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采用逆概率加权(IPW)调整基线差异,利用时间依赖性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各组风险差异,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并分析心衰射血分数亚型及年龄分层的亚组效应。
主要研究结果
患者基线特征
三组患者在基线年龄、性别、心衰射血分数(LVEF)、合并症及药物使用等方面存在差异。IPW调整后,三组间基线因素平衡。既往糖尿病组患者年龄略小,合并高血压、冠心病、慢性肾病及贫血比例较高。新发糖尿病组中,HFrEF比例最高,提示心衰射血分数降低与新发糖尿病相关。三组患者临床结局显示,既往糖尿病组的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率最高,新发糖尿病组心力衰竭住院及MACEs发生率最高。
临床结局风险评估
终点 | 非糖尿病 | 既往糖尿病 | 新发糖尿病 | 说明 |
---|---|---|---|---|
心力衰竭住院(IR,/1000人年) | 24.12 | 39.22 | 52.60 | 两者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 |
HHF 调整后风险(aHR,95%CI) | 1(参考) | 1.13 (1.02–1.25), p=0.017 | 1.24 (1.01–1.51), p=0.036 | 新发糖尿病风险更高 |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IR) | 4.48 | 7.02 | 8.85 | 新发糖尿病组风险最高 |
MACE调整后风险(aHR,95%CI) | 1(参考) | 1.22 (1.00–1.49), p=0.054 | 1.65 (1.14–2.40), p=0.008 | 新发糖尿病显著增加MACE风险 |
全因死亡(IR) | 10.97 | 13.51 | 8.12 | 新发糖尿病未显著升高死亡风险 |
全因死亡调整风险(aHR,95%CI) | 1(参考) | 1.17 (1.01–1.36), p=0.032 | 1.08 (0.79–1.48), p=0.617 | 既往糖尿病组死亡风险较高 |
心血管死亡(IR) | 2.55 | 3.73 | 2.47 | 新发糖尿病心血管死亡未显著升高 |
心血管死亡调整风险(aHR,95%CI) | 1(参考) | 1.54 (1.15–2.06), p=0.003 | 1.36 (0.74–2.48), p=0.322 | 既往糖尿病心血管死亡风险增高 |
(IR:发生率;aHR:调整风险比)

图1. 患者筛选流程

图2. 依糖尿病状态分组的临床结局累计发生率(A)HHF,(B)MACEs,(C)全因死亡,(D)心血管死亡
敏感性分析与亚组分析
排除既往冠心病、中风、房颤等患者后,结局趋势保持一致,验证了结论的稳健性。以HbA1c≥6.5%定义糖尿病后,结果未见明显偏差。亚组分析显示年龄和心衰类型(HFrEF、HFmrEF、HFpEF)未显著改变糖尿病状态与临床结局的关联。
新发糖尿病风险因子
非糖尿病心衰患者中新发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
研究意义与价值
本研究首次基于详细电子病历,通过调整多个临床变量,系统分析既往与新发糖尿病对心力衰竭患者多种不良结局的差异影响。结果强调了既往糖尿病对患者死亡风险的显著负面作用,同时揭示新发糖尿病虽未明显影响死亡率,却实质增加住院和心血管事件风险。心衰射血分数的不同亚型对新发糖尿病发生的影响,为临床筛查和早期干预提供了潜在依据。该研究补充了既往以大型登记数据为主的证据,具备更丰富的临床信息,有助于临床医师制定更个性化的管理策略。
此外,研究还指出部分常用心衰相关用药与新发糖尿病风险相关,提示临床用药决策需权衡心衰治疗效益与糖代谢风险。
梅斯编辑点评
本研究通过严谨的设计与多维度调整,指出既往糖尿病与新发糖尿病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具有不同的风险轮廓,尤其是在心力衰竭住院与MACEs方面的显著增高,为临床心衰患者的糖尿病筛查与综合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特别是HFrEF与糖尿病的关联提醒我们关注心衰的代谢并发症风险。未来需结合前瞻性研究及机制探索,推动更加精准、分层的治疗方案优化,最大程度改善此类高危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
Zareini B, Rørth R, Holt A, et al. Heart failure and the prognostic impact and incidence of new-onset of diabetes mellitus: a nationwide cohort study. Cardiovasc Diabetol. 2019;18(1):79. doi:10.1186/s12933-019-0883-4.
-
McDonagh TA, Metra M, Adamo M, et al. 2021 ESC 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cut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Eur Heart J. 2021;42(36):3599–3726. doi:10.1093/eurheartj/ehab368.
-
Guglin M, Lynch K, Krischer J. Heart failure as a risk factor for diabetes mellitus. Cardiology. 2014;129(2):84–92. doi:10.1159/000363282.
原文来源:Annals of Medicine, 2025 Jun;57(1):2514088. DOI: 10.1080/07853890.2025.2514088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12143004/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糖尿病# #心力衰竭#
28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