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I(IF=19)| 南京医科大学肖明/李倩发现白细胞介素-35可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样神经病理
2022-12-28 iNature iNature 发表于上海
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外周免疫系统参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机制。
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外周免疫系统参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发病机制。
2022年11月24日,南京医科大学肖明及李倩共同通讯在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IF=19)在线发表题为“B lymphocytes ameliorate Alzheimer’s disease-like neuropathology via interleukin-35”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表明B淋巴细胞通过白细胞介素-35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样神经病理。该研究发现B淋巴细胞可以减轻转基因AD小鼠模型中的β-淀粉样蛋白(Aβ)病理和记忆障碍。具体来说,在年轻的5 × FFD小鼠中,作者证明额叶皮层和脑膜组织中的B细胞增加;成熟B细胞的耗竭加重了这些小鼠的Aβ负荷和记忆缺陷。增加的B细胞在前皮层产生更多的白细胞介素-35 (IL-35)。
该研究进一步发现IL-35中和加重了Aβ病理,而注射IL-35可以减轻有或没有成熟B细胞缺陷的5 × FAD小鼠的Aβ负荷和认知功能障碍。在机制上,IL-35通过调节SOCS1/STAT1通路抑制神经元BACE1转录,并相应地减少Aβ的产生。对AD患者血液样本的单细胞RNA测序数据的重新分析表明,产生IL-35的B细胞数量增加。总之,本研究揭示了B淋巴细胞来源的IL-35在抑制额叶皮层Aβ生成方面的新作用,这可能成为未来AD治疗的潜在靶点。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䒑学习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