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对于王辰院士建议“医学专业招生要适量、限量、减量”你怎么看?
2024-04-23 网络 网络 发表于上海
4月2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在“2024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发表的寄语,并介绍当代医学教育理念的变化,对当下我国医学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构想。
“灿烂其职业前景,吸引其优秀生源,严格其培养过程,产出其优秀人才”,好的医学教育离不开对招生、培养、就业每一个环节的重视。
(图片来源直播截图)
这是4月20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校长王辰在“2024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发表的寄语,并介绍当代医学教育理念的变化,对当下我国医学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构想。
王辰院士重点指出了三方面的内容如下:
一是由关注“单病”转向“共病、复合病”,在我国,初级阶段建设了很多专科医院,但如今“以病人为中心”的原则提醒我们关注共病、复合病。
二是以应对疾病为原点转为照护健康为原点,以往的断骨接骨的思维是一种应对疾病的理念。随着现代医学发展、社会文明进步,医学的责任转变为照护健康,也就是从以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转为以人为中心。
三是从关注个体健康变为关注群体健康。临床医学关注解决当下病人的问题,特点是个体化,但医学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它要注重照顾群体,包括种群和人类,这个与群医学的观念密切相关。
同时王辰院士还提议“医学专业招生要适量、限量、减量”并指出,2020年-2023年国家执业医师与助理医师考试通过率不到60%,2019年-2021年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有30%根本不当医生。
医学教育质量低,同时浪费了有限资源。限制招生数量,避免分散教育资源,并加强医生的专业教育,“关键是要吸引人,而不是降格以求”。
这一提议一出立即引起了医学领域的广泛关注和热议。
作为医生,我们深知医学教育的重要性和挑战,那么对于王辰院士的提议你怎么看?借此机会我们诚挚地邀请梅斯的广大医生朋友们积极发布自己的观点,共同探讨医学专业招生的未来之路吧!
本期话题给大家带来的礼品:保温杯、笔记本,评论区选取两名插入话题关键#控制医学招生#老师免费送(礼品随机发送)
![]() |
![]() |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对啊,培养质量很重要!
31
#控制医学招生# 提高医学生质量,提升医护人员整体水平和医疗质量
83
#控制医学招生# 那些医学院校的领导看见了会怎么想?学生少了,怎么挣钱!
118
#控制医学招生#一方面要想办法提升医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如果很多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那么升学真的是解决就业的重要途径,同时,招生多了,教学质量还是要保证,可以多开设一些专科特色强的学科,或者是医学交叉学科等多种专业,与提升就业率互相促进。
102
早就该这样调整了,医生在这个星球的大多数国家都是高端行业,精英阶层,包括印度、泰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但是在这里~~~你懂的。
112
大家看,这个建议很符合现实。医院根本不缺人,尤其是大医院。一个科室,都是一堆研究生、实习生和进修生在管病人,医院根本不招人,这是对医学生就业的负责。
88
大家请看,适量和限量,原因是现实中医院并不缺人,尤其是大医院,并不缺人,研究生及实习生,甚至进修生根本不缺,大家可以去大医院看看,都是这些人在管病人,有一个本院的主任或者资历老的医生,这个科室就能运转。所以减量招生,这也是对医学生的就业也是负责任。我同意。
97
在当前大环境下,很多人都会做出选择,可能一部分不坚定的早就从事其他了
100
真的很想给王院士点赞! 适量、限量、减量,很理想也很必要,但是就诊的需求怎样满足??? “以病为中心”可以倡导有病再就医、 “以病人为中心”只是服务病人的躯体和心理要求, “为以人为中心”必然是全民都要医疗照护,哪来的人手?尤其是专业的医护?唯一的可能是培养全民学医,现实可能吗?肯定做不到,况且这边还要“限量”和“减量”?? 这不就是“四人打**人人都赢“么???
94
谢谢分享
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