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男人想要重振雄风,这个习惯是关键!
2025-04-15 国际科学 国际科学
青岛大学医学院团队研究发现,间歇性禁食(IF)可增强雄性小鼠性行为,通过减少大脑色氨酸可用性降低血清素水平,提升交配频率与繁殖成功率,为理解人类性欲减退障碍及治疗提供新思路。
根据相关调查,北京20-40岁已婚男性的平均性生活频率为每月7.35次,然而,工作压力和婚姻状况显著影响了这一频率。
与之相对,00后群体的性生活频率普遍较高,但婚后5-7年,性需求的满足度却大幅下降。这一现象引发了对性行为调节因素的深入探讨。
近期,青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团队在《细胞·代谢》期刊上发表了一项引人注目的研究,揭示了间歇性禁食(IF)如何通过影响大脑中的神经递质,进而增强雄性小鼠的性行为。
研究表明,间歇性禁食可能通过降低大脑中的血清素水平来增强性行为。
血清素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通常在调节情绪和性欲方面起抑制作用。
实验中,研究人员将雄性小鼠分为两组:一组自由进食,另一组进行间歇性禁食。
在观察到的性行为中,间歇性禁食组的小鼠交配频率显著提高,尤其是在老年小鼠中,繁殖成功率从38%提升至83%。
有趣的是,研究发现,间歇性禁食并未改善小鼠的精子质量或激素水平,反而在某些情况下,精子质量和睾丸重量有所下降。
这提示我们,性行为的增强并非单纯依赖于生理指标,而是与行为表现密切相关。
具体而言,间歇性禁食通过减少大脑中色氨酸的可用性,进而降低血清素的水平,促使小鼠的性欲增强。
此外,当研究团队向间歇性禁食的小鼠注射5-羟基色氨酸(5-HTP),这种血清素的前体时,发现其交配行为的增强效应减弱,进一步验证了血清素在性行为中的抑制作用。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生育能力是生物存续的核心目标。
在食物稀缺的情况下,如何保持繁殖能力成为了自然选择的关键。
间歇性禁食似乎为这一需求提供了生理上的补偿机制,促使雄性小鼠在资源有限的环境中,提高性交频率以维持生育能力。
这一研究不仅为理解人类性欲减退障碍(HSDD)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相关治疗手段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随着更多的研究深入,我们或许能揭示更多饮食习惯对性行为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调整饮食来优化性健康。
总而言之,间歇性禁食与性行为之间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探索饮食与性健康之间的奥秘,或许能为现代人解决生活中的性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解答。
未来的研究将继续揭示这一领域的更多奥秘,以帮助我们在复杂的生活中找到平衡。
参考文献:
https://doi.org/10.1016/j.cmet.2025.03.001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认真学习了
10
#间歇性禁食# #性欲减退障碍#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