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B超发现肝脏多发占位,请诊断!

2019-11-08 不详 影像园

男性,B超发现肝脏多发占位,请诊断!

【所属科室】

肿瘤科

【基本资料】

男,43岁

【主诉】

B超发现肝脏多发占位

【现病史】

1年前曾切除腹部包块,正中线切口,具体不详。

【影像图片】

































【讨论问题】诊断?鉴别诊断

【讨论】

评论:右侧腹腔软组织肿块,境界清楚,其内密度不均匀,肝脏多发囊状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呈渐进性延迟强化,密度欠均匀。考虑恶性病变,小肠间质瘤并肝脏多发性转移
 
【病理结果】

上级医院(三甲)术后病理诊断:恶性小肠间质瘤,肝转移癌。
 
【病例小结】

肠道间质瘤(GIST)是原发于消化道,起源于肠道Cajal细胞或与Cajal细胞同源的间叶干细胞的梭形细胞肿瘤。多见于50岁以上患者,50~70岁为发病高峰。小肠间质瘤约占全部小肠肿瘤的20%,可发生于小肠全段,多发于空回肠,肿瘤通常较大,恶性程度一般较高。小肠间质瘤多在黏膜下或伴突出浆膜外生长,常发生囊变、坏死、出血,并可溃破黏膜与肠腔相通。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不明原因的腹部不适、腹部肿块,其次为消化道出血,其他表现如:恶心、呕吐、体重下降、肠梗阻等,但均无特异性。

MSCT在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可确定肿块的部位、性质及伴发疾病情况。小肠间质瘤CT表现为:(1)可呈多种形态,但大多境界清晰光整,巨大恶性GIST,对周围组织的浸润也相对轻微,仅表现为肿块边缘与邻近结构的分界趋于模糊。(2)肿块多富血供,内部出血、坏死、囊变显著,增强扫描实质部分多有较明显强化。(3)多经血行转移,淋巴转移少见。小肠间质瘤良恶性的鉴别:良性小肠间质瘤肿块多小于55cm,密度均匀,与周围组织或器官分界较清,周围组织或器官呈受压改变。恶性小肠间质瘤肿块直径大于55cm,表现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中央出现低密度坏死、囊变区。增强扫描两者强化多较明显,良性者常呈均匀强化,静脉期强化最显著;恶性者多呈不均匀强化,边缘强化明显,中央见低密度区不强化。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618683, encodeId=47121618683f4,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232f3859c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B超#</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3859, encryptionId=232f3859c9, topicName=B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57019929498, createdName=ms7524819409032184, createdTime=Sun Nov 10 06:01:00 CST 2019, time=2019-11-10, status=1, ipAttrib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