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盘点:2016肝硬化重磅研究汇总(TOP 10)

2016-12-23 MedSci MedSci原创

春去秋来,辞旧迎新,2016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总有一些重大新闻影响着医疗界,在此小编总结了“2016肝硬化重磅研究”,以飨大家。【1】Gastroenterology:治疗肝硬化的高特异性新靶标CPEB4肝硬化是西方国家成人死亡的十大原因之一,是西班牙肝移植的主要原因。肝硬化晚期并发症可导致较高的住院率和卫生资源消耗。因此,许多学者致力于相关治疗的研究。由巴塞罗那生物医学研究所Raúl Mén

春去秋来,辞旧迎新,2016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总有一些重大新闻影响着医疗界,在此小编总结了“2016肝硬化重磅研究”,以飨大家。

【1】Gastroenterology:治疗肝硬化的高特异性新靶标CPEB4

肝硬化是西方国家成人死亡的十大原因之一,是西班牙肝移植的主要原因。肝硬化晚期并发症可导致较高的住院率和卫生资源消耗。因此,许多学者致力于相关治疗的研究。

由巴塞罗那生物医学研究所Raúl Méndez教授和Mercedes Fernández教授领衔的一项研究表明,抑制胞质聚腺苷酸化元件结合蛋白-4(CPEB4),可阻断与肝硬化有关的异常血管发生,研究结果已经发表在近期的Gastroenterology杂志。

研究者确认肝脏所进入的修复循环使患者情况恶化,高水平CPEB4表达的再生结节易生成肝癌。Méndez和Fernández教授将和西班牙著名肝癌专家Jordi Bruix教授合作,以阐明该分子在肝癌中的作用,并寻求其治疗方法。

与此同时,Méndez教授的实验室正在进行CPEB4抑制剂的研究项目。去年,他们在分子水平上解析了该蛋白结构,并与同中心的Modesto Orozco教授合作,共同设计CPEB4抑制剂。目前,在Botín基金会的支持下,Méndez教授已经调整了对CPEB4抑制剂进行检测的方法,目的是加速检出具有最强治疗的作用分子。(文章详见--Gastroenterology:治疗肝硬化的高特异性新靶标CPEB4

【2】Hepatology:NAFLD是多种族肝硬化的最常见原因

近期有研究表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多种族肝硬化的最常见原因。

南加州大学凯克医学院的Veronica Wendy Setiawan博士研究了白人、黑人、拉美裔美国人、日本人和夏威夷土著人的慢性肝病(CLD)和肝硬化患病率的潜在病因。该队列包括106458名参与者,在1999-2012年间进行评估。

数据显示,总体而言,5783例患者有CLD,其中2208人也有肝硬化。黑人和夏威夷土著人的CLD患病率为3.9%,白人为4.1%,拉美裔美国人为6.7%,日裔美国人为6.9%。对于每个种族,NAFLD是CLD的最常见原因(52%),其次是酒精性肝病(21%);此外,NAFLD是肝硬化最常见原因。通过种族细分,NAFLD是拉丁美洲、日本裔美国人和夏威夷土著人的最常见原因,占病例的32%;白人的肝硬化中,酒精性肝病是最常见的原因(38.2%);黑人的肝硬化中,则是丙型肝炎是最常见原因(29.8%)。

研究者写道:“研究让我们充分的认识到了人口与CLD的潜在病因的差距,强调了NAFLD作为CLD的最重要原因。此外,我们需要实施改进的筛选、诊断和管理方法来面对这种日益严重的流行病。”(文章详见--Hepatology:NAFLD是多种族肝硬化的最常见原因

【3】Hepatology:肝硬化患者骨髓情况研究

骨髓(BM)免疫和造血细胞的储层,是组织修复和再生的关键。但是肝硬化患者所有这些功能都严重改变。我们的目的是探讨在肝硬化患者骨髓的细胞和功能状态。

方法:研究了肝硬化患者(n = 168)和对照组(n = 44)的组织学、细胞和分子的变化。对造血干细胞(HSC)和相关小细胞、间充质干细胞(MSCs)、Schwann细胞、神经纤维和血管内皮细胞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此外还对外周血和骨髓血浆中的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进行了分析。

结果:肝硬化患者骨髓CD34+造血干细胞和MELD评分之间呈负相关(ρ=-0.582, p<0.001),和Child评分呈负相关(p<0.038)。肝硬化患者具有较高MELD (>15)的BMs与更低的MELD (≤15)相比,造血干细胞、MSCs、Schwann细胞和神经纤维显著增加,IL1β (p=0.004)、TNF-α (p=0.040)、IFN-γ (p=0.03)显著增加,抑瘤素M(p=0.04)、干细胞因子(SCF)(p=0.05)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p=0.03)显著下降。CD34细胞群体是脓毒症发展的预测(p<0.001),单位损失增加脓毒症的概率16%。肝硬化患者伴有较低的造血干细胞,与更低的血红蛋白(p= 0.05)和血小板计数(p= 0.05)有关,表明早期移植物功能障碍。

结论:日益严重的肝硬化引起造血龛紊乱和造血干细胞的损失,导致了血液和免疫障碍,减少潜在的再生。恢复骨髓功能可为肝硬化的治疗提供新的治疗选择。(文章详见--Hepatology:肝硬化患者骨髓情况研究

【4】Gastroenterology:辛伐他汀在降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中的作用

联合β-受体阻滞剂和套扎术是预防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再出血的标准方法,但出血复发和死亡率高。降脂药物辛伐他汀可降低门静脉压力,改善肝功能,并降低肝纤维化。研究者进行了一项研究,在标准方法的基础上加入辛伐他汀能否降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后患者的再出血和死亡风险。

该多中心双盲试验纳入了158名肝硬化患者,使用防止出血的标准措施(套扎+β-受体阻滞剂)。按Child-Pugh评分(ABC)将患者分层,在出血10天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辛伐他汀,前15天,每天20 mg,此后每天40 mg;n=69)和对照组(安慰剂;n=78)。对患者随访24个月,以在出血和死亡作为主要结局指标。

研究数据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达到主要结局指标的人数分别为22(/69)人和30(/78)人(P=0.423);两组死亡人数分别为6人 (9%)和17人(22%) ,标准治疗+辛伐他汀后 HR= 0.39; 95% cCI, 0.15-0.99; P=.030。辛伐他汀并不会增加Child-Pugh C级肝硬化患者的生存。试验组和对照组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5%和28%(P=.583);两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9%和53% (P=.752);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8%和11% (P=.599)。试验组有2名患者发生了横纹肌溶解。

研究结果表明,标准治疗上添加辛伐他汀虽然不会降低再出血风险,但可以改善Child-Pugh A级和B级肝硬化患者的生存。此外服用辛伐他汀40 mg患者中横纹肌溶解发生率高于预期。(文章详见--Gastroenterology:辛伐他汀在降低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中的作用

【5】ILC 2016:熊去氧胆酸不能降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死亡率

2016年国际肝病会议称,系统性回顾表明,熊去氧胆酸(UDCA)不能降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或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死亡率。

塞尔维亚临床中心临床胃肠病学和肝脏病学的Jelena Nincevic博士和同事对UDCA治疗PBC的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评估UDCA对全因死亡率、肝移植等的影响。

最终纳入了16篇临床研究,涉及1,476名患者,其中14篇研究比较了UDCA和安慰剂(n = 1,198),还有2篇研究比较了UDCA和无干预(n = 278)。系统回顾纳入了12篇临床研究,包括偏倚高风险的研究。

荟萃分析和亚组分析数据显示,UDCA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全因死亡率或肝移植风险RR=0.96 (95% CI, 0.74-1.25)。两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无差异。

瘙痒发生率的荟萃分析显示,UDCA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21和309名患者伴瘙痒,RR=0.96 (95% CI, 0.84-1.09),所以UDCA也不能改善PBC患者的瘙痒发生率。

不过UDCA也并不是一无是处,研究者发现,该药物可轻度改善患者的胆红素和血浆碱性磷酸酶。(文章详见--ILC 2016:熊去氧胆酸不能降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死亡率

【6】JAMA Oncol:肝硬化患者进行肝癌筛查,优选磁共振

近期发表在JAMA Oncol的前瞻性研究表明:与超声相比,磁共振成像在肝癌早期检测方面,具有更大的机会。

来自韩国峨山医学中心肝病中心的Young-Suk Lim博士称:使用肝脏特异性对比度的MRI明显优于超声检查,这也是符合目前实践指南的标准检查工具。通过MRI对肝癌高危的肝硬化患者进行筛查,有助于早期识别肝癌患者,从而进行早期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

Lim和同事们对407例肝癌高危的肝硬化患者进行了研究,共经历了1100次超声和MRI筛查。其中43例被诊断为肝癌。MRI和超声的检出率分别为86%和27.9%(P < .001)。

不管哪种影像学方法下,一旦发现患者存在病变,在三个月内进行CT扫描检查。CT扫描可疑的病灶,在超声下进行活检;只有通过MRI才检测到的病变,二次使用超声进行靶向活检。

研究人员还发现,超声组的假阳性率高于MRI组(5.6% vs. 3%);MRI组的假阳性结果主要是血管瘤、炎性病变、假性病变、肝硬化结节及异常血管。超声组的假阳性结果主要是异常血管,复杂囊肿、外生型肝实质、肝硬化结节和假性病变。

Lim和同事称:肝癌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约为86%;与364例非肝癌患者相比,并不具有非劣性(94.2%; HR = 2.26; 95% CI, 0.92-5.56)。

研究者称:当前的结果支持了我们的假设,对于肝癌高危的肝硬化患者,进行肝癌早期筛查时,肝脏特异性对比度的磁共振成像比超声更敏感。(文章详见--JAMA Oncol:肝硬化患者进行肝癌筛查,优选磁共振

【7】Hepatology:他汀类药物可帮助HCV患者降低肝硬化和HCC风险

他汀类药物可延迟慢性丙型肝炎(HCV)患者肝纤维化进展、降低肝细胞性肝癌(HCC)风险。但是最有效的他汀类类型和剂量是什么?研究者进行了一项研究,探究不同类型和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对HCV患者肝纤维化和HCC的影响。

研究者通过电子检索的丙肝病毒感染的退伍军人(ERCHIVES)数据库获取了2001-2014年使用抗HCV治疗的所有患者,以及肝硬化和HCC信息。使用累积限定日剂量(cDDD)测定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使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究他汀类药物与肝硬化和HCC进展的关系。

该研究共纳入了9135名HCV患者,其中1649名发展为肝硬化,239名发展为HCC。研究数据显示,他汀类药物可降低44%的肝硬化风险(aHR 0.6, 95% CI 0.53, 0.68)。当他汀类药物cDDD分别为28-89、89-180和 >180时,肝纤维化进展的HR分别为0.74 (0.59,0.93)、0.71 (0.59,0.88)和0.6 (0.53,0.68)。阿托伐他汀(n=944)氟伐他汀(n=34)对FIB-4得分的平均改变为-0.17和 -0.13(p=0.04)。他汀类药物可降低49%的HCC风险(aHR 0.51, 95% CI 0.36, 0.72)。他汀类药物和HCC风险间同样具有剂量反应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HCV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肝硬化和HCC风险,并且具有剂量反应关系。阿托伐他汀和氟伐他汀是最有效的抗纤维化药物(与其他他汀类药物相比)。(文章详见--Hepatology:他汀类药物可帮助HCV患者降低肝硬化和HCC风险

【8】Hepatology:慢性非肝硬化非肿瘤性PVT患者静脉曲张情况研究

慢性非肝硬化非肿瘤性门静脉血栓形成(PVT)需要进行的内镜筛查策略和静脉曲张的管理同肝硬化一样。不过这些方式对PVT的有效性仍未知,因此研究者进行了一项研究,探究慢性PVT患者的胃食管静脉曲张情况。

研究纳入了178名慢性PVT患者,中位数随访49(1-598)个月,以静脉曲张的发展和增长,以及门脉高压相关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和结局作为终点。

研究数据显示,有27(15%)名患者以静脉曲张出血为最初表现,对余下151名患者进行内镜检查发现:无静脉曲张 52(34%),食管小静脉曲张(SEVs) 28(19%),食管大静脉曲张(LEVs) 60(40%),不伴LEVs的胃静脉曲张(GVs) 11(7%)。腹水、脾肿大是静脉曲张的独立预测因子。无静脉曲张的患者在第1年、第3年和第5年发展为静脉曲张的可能性分别为2%、22%和22%。SEVs患者在第1年、第3年和第5年发展为LEV的可能性分别为13%、40%和54%。初级预防的LEVs患者在第1年、第3年和第5年出血的可能性分别为9%、20%和32%。中位数随访51(8-280)个月的时间里,有9(5%)名患者死亡,其中只有一人死于静脉曲张出血。

研究结果表明,慢性非肝硬化非肿瘤性PVT患者静脉曲张情况与肝硬化患者相似,使用与肝硬化相同的治疗方式可以降低出血和死亡风险。(文章详见--Hepatology:慢性非肝硬化非肿瘤性PVT患者静脉曲张情况研究

【9】Gastroenterology:肝硬化Child-PughA或B级患者应用辛伐他汀或具生存获益(附MedSci解读)

西班牙一项研究表明,查尔德-皮尤(Child-Pugh)A或B级肝硬化患者,标准治疗加用辛伐他汀未能减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再出血风险,但与患者的生存获益相关。论文发表于《胃肠病学》杂志5月刊[Gastroenterology 2016,150(5):1160]。

该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试验共纳入158例接受标准预防静脉曲张再出血治疗(β-受体阻滞剂和套扎)的肝硬化患者。在出血10天内,受试者依据Child-Pugh A或B对C级分层,随机予辛伐他汀或安慰剂治疗。随访24个月。主要终点为再出血和死亡。

结果显示,安慰剂和辛伐他汀组分别有30例和22例患者出现主要终点事件(P=0.423);两组的死亡率分别为22%和9%[风险比(HR)为0.39,95%CI:0.15-0.99, p=0.030]。辛伐他汀未能改善Child-Pugh C级患者的生存率;两组的再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8%和25%(p=0.583);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3%和49%(P = 0.752),治疗相关性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11%和8%(P = 0.599)。辛伐他汀组有2例晚期肝病患者发生横纹肌溶解。

上述随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在标准治疗中添加辛伐他汀不能减少再出血发生,但是对于Child A或B级肝硬化而言,能降低死亡率。但是,这不是主要终点,因此,仍然需要进一步验证。不过本研究中,横纹肌溶解发生比例比预期要高。(文章详见--Gastroenterology:肝硬化Child-PughA或B级患者应用辛伐他汀或具生存获益(附MedSci解读))

【10】AJG:他汀类药物降低慢乙患者的肝硬化及失代偿风险

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基于人口的队列研究,使用了台湾国家健康保障研究数据库1997年到2009年的数据。研究共识别了298,76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54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 (定义为≥28 累积日剂量(cDDD)),按照倾向评分和治疗起点(第一次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日期)匹配相同数量的使用非他汀类药物的受试者(<28 cDDD ),从接受药物治疗开始进行随访,到发展为肝硬化或失代偿肝硬化或直到安全停药为止。

研究结果显示:调整死亡率后,相比于未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累积肝硬化发病率(相对风险 = 0.433;95% CI = 0.344-0.515;P< 0.001) 和失代偿肝硬化发病率(相对风险= 0.468; 95 % CI:0.344- 0.637;P< 0.001)显著降低。

调整年龄、性别、并发症、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肝细胞癌、肥胖、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使用阿司匹林、糖尿病药物、慢性乙型肝炎治疗、非他汀类降脂药物和甘油三酯降血脂药物后,使用 Cox 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表明,他汀类药物仍然是肝硬化(调整HR=0.512;95%CI=0.413-0.634;P< 0.001)及失代偿(调整HR = 0.534;95 %CI = 0.433-0.659;P<0.001)的独立保护因素。

研究人员得出结论,接受他汀类药物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发生肝硬化及其失代偿的风险呈剂量依赖性降低。(文章详见--AJG:他汀类药物降低慢乙患者的肝硬化及失代偿风险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548980, encodeId=eea615489805e,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f787960006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重磅#</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96000, encryptionId=f7879600061, topicName=重磅)],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3acc14121561, createdName=xxxx1054, createdTime=Sun Dec 25 04:14:00 CST 2016, time=2016-12-25,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6-12-25 xxxx1054

相关资讯

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会增加肝癌风险吗?

2016年11月11-15在波士顿召开的肝病会议上,有研究表明,口服直接抗病毒(DAA)药物,不会增加HCV感染性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癌风险。 来自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Alfredo Alberti博士说:“有一部分患者在治疗中或后,发展成恶性肿瘤。这表明肝脏微环境的免疫和分子改变,可以支持微观的生长和扩散,而这些是我们看不见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澄清这些问题,并确定预测标记。” 近期的数

Am J Gastroenterol:肝上发现不确定结节,发展为肝癌的风险有多大?

这项研究是评估肝硬化上的不确定结节的长期结果,并建立HBV相关肝硬化中不确定结节进展为肝癌(HCC)的风险预测模型。肝癌监测期间,CT发现肝硬化上不能确定恶性潜能、达2 厘米的不确定性结节,纳入进行回顾性分析。基于Cox回归分析结果推断HBV相关肝硬化结节的肝癌风险预测模型。总共纳入494个不确定的结节。所有参与者的肝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年龄、动脉期增强、大的结节尺寸、低血清白蛋白水平、血清甲胎

超声弹性成像对肝纤维化分级的评估

作者  昆明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放射科  葛娜 综述,何茜 审校肝纤维化为大多数慢性肝病发展的中间环节,有研究表明适当的临床干预可使肝纤维化发生动态转归,因此肝纤维化早期诊断并准确分级对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肝活组织检查为临床诊断肝纤维化的金标准,但由于其存在有创性、抽样误差及患者难于接受等情况,临床应用方面受到限制,因此影像学及实验室无创性检查方法在肝纤维化分级中起到重要作

盘点:近期肝硬化相关进展及指南共识

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和血吸虫性肝硬化。肝硬化是多种肝脏疾病的并发症,病理组织学上有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肝细胞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往往因引起并发症而死亡,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为肝硬化最常见的并

医生这样解释病情,我瞬间就听懂了!

导语:医生常常免不了和患者解释病情,这也是治疗的过程之一。如何正确有效地解释,也是一门学问。

抗生素治疗肝硬化患者所致菌群失调研究

2016年肝病会议上提出的数据显示,研究人员观察到,培养阴性的感染和肝硬化患者,经过抗生素治疗后,会出现真菌菌群失调、念珠菌过多。 弗吉尼亚州立大学和麦奎尔退伍军人事务医疗中心的Jasmohan S. Bajaj博士说:“由于广泛使用抗生素,细菌多样性减少,真菌多样性减少,以及念珠菌过多,进一步导致肝硬化患者的真菌感染。” Bajaj说:“众所周知,肝硬化患者的感染和菌群失调风险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