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opean Radiology:血清甲胎蛋白联合LI-RADS v2018对肝细胞癌钆塞酸二钠增强MRI诊断及预后的影响

2025-03-08 shaosai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血清甲胎蛋白(AFP)是 HCC 最常用的肿瘤生物标志物之一,常用于 HCC 的筛查和治疗后复发监测。

细胞癌(HCC)可基于影像学特征进行非侵入性诊断,无需组织学确认。尽管其总体预后较差,5 年生存率低于 20%,但早期诊断可为患者提供根治性治疗的机会,显著改善预后,5 年生存率可超过 60%。准确诊断和预测早期 HCC,尤其是肿瘤直径≤3.0 cm 的 HCC,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因为局部消融是除肝移植外 HCC 患者的根治性治疗手段之一,对于此类大小的肿瘤有最大的根治机会。

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I - RADS)规范了 HCC 的影像学诊断。CT/MRI 的 LI - RADS LR - 5 标准(“确诊 HCC”)在临床实践和观察性研究中越来越被认为是诊断 HCC 的可靠标准,其敏感性为 62% - 67%,特异性为 91% - 93%。该标准为避免肝移植分配不当,以牺牲一定敏感性为代价换取了高特异性。值得注意的是,与细胞外对比剂增强 MRI 相比,钆塞酸二钠增强 MRI 中 LR - 5 标准的敏感性更低(66 - 71% vs. 78 - 83%;p ≤ 0.005)。

血清甲胎蛋白(AFP)是 HCC 最常用的肿瘤生物标志物之一,常用于 HCC 的筛查和治疗后复发监测。然而,AFP 对 HCC 的诊断作用有限,其敏感性不足,不同阈值(20 - 400 ng/mL)下敏感性为 32% - 61%。AFP 水平在无 HCC 的活动性肝炎或肝硬化,以及非 HCC 恶性肿瘤胆管癌(CCA)中也可能升高。此外,小肝癌(< 2 cm)可能不会出现 AFP 水平升高。尽管如此,AFP 与影像学特征结合时可能提供补充诊断信息。此前研究报道,将 AFP 与超声造影(CEUS)的 LI - RADS 相结合可显著提高 LR - 5 诊断 HCC 的敏感性。然而,此前尚无研究将 AFP 纳入 CT/MRI 的 LI - RADS,且 AFP 与 LI - RADS 结合对患者预后预测的影响尚不清楚。


最近,发表在European Radiology 上的一篇文章评估了钆塞酸二钠增强 MRI 中血清甲胎蛋白(AFP)与肝脏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LI - RADS)相结合(LI - RADS + AFP)在诊断直径≤3.0 cm 肝细胞癌(HCC)及预测患者术后预后方面的性能,并与 LI - RADS v2018 进行比较。

研究回顾性分析术前接受钆塞酸二钠增强 MRI 检查并进行手术切除、肝脏病灶直径≤3.0 cm 的患者。在 LI - RADS + AFP 方法中,若 LI - RADS v2018 分类为 LR - 4(可能为 HCC)、LR - M(可能或肯定为恶性,但非 HCC 特异性)或 LR - TIV(肯定为静脉内肿瘤)的病灶满足三种不同临界值(≥20、≥200、≥400 ng/mL)之一的 AFP 标准,则将其升级为 LR - 5(肯定为 HCC)。使用广义估计方程比较 LI - RADS v2018 LR - 5 和 LI - RADS + AFP LR - 5 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使用对数秩检验比较 LI - RADS v2018 和 LI - RADS + AFP 中两组(LR - 4/5 与 LR - M)的无复发生存期(RFS)和总生存期(OS)。
研究纳入 414 例患者的 520 个病灶(平均年龄 60 ± 9 岁,328 例男性),三种临界值中 LI - RADS + AFP ≥ 20 ng/mL(LI - RADS + AFP20)的准确性最高。与 LI - RADS v2018 相比,LI - RADS + AFP20 诊断 HCC 的敏感性显著提高(79.9% [95% 置信区间 75.7 - 83.6] 对 71.8% [67.2 - 76.1],p < 0.001),准确性也显著提高(82.7% [79.2 - 85.9] 对 76.9% [73.1 - 80.5],p < 0.001),而特异性无差异(93.5% [87.1 - 97.4] 对 96.3% [90.8 - 99.0],p = 0.083)。LI - RADS v2018 中 LR - 4/5 与 LR - M 的 RFS 无差异(50.6 个月对 42.6 个月,p = 0.078),而 LI - RADS + AFP20 中两者的 RFS(50.6 个月对 35.0 个月,p < 0.001)和 OS(67.6 个月对 54.8 个月,p = 0.008)均有显著差异。


图 桑基图显示了LI-RADS v2018和LI-RADS + AFP20之间LI-RADS类别的变化

本项研究表明,与单独使用 LI - RADS v2018 相比,AFP 与 LI - RADS v2018 相结合在诊断性能和术后预后预测方面表现更优。

原文出处:

Dong Hwan Kim,Sang Hyun Choi,Boyeon Koo,et al.Effect of combining serum alpha-fetoprotein with LI-RADS v2018 on gadoxetate-enhanced MRI in the diagnosis and prognostication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DOI:10.1007/s00330-025-11418-2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4839, encodeId=8fa022548392b,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c10d6994e04'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甲胎蛋白#</a> <a href='/topic/show?id=a4e2108e08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LI-RADS#</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2,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0870, encryptionId=a4e2108e086, topicName=LI-RADS), TopicDto(id=69947, encryptionId=c10d6994e04, topicName=甲胎蛋白)],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Mar 06 11:14:59 CST 2025, time=2025-03-06,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3-06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Hypertension:妊娠早期甲胎蛋白与胎盘介导的妊娠并发症的关系

与妊娠中期甲胎蛋白不同,妊娠早期甲胎蛋白升高不是胎盘介导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全面总结,甲胎蛋白在肝癌诊治中的5大应用

甲胎蛋白全称是甲种胎儿球蛋白,属于一种糖蛋白,分子量约为70KD,主要由儿卵黄囊和肝脏合成分泌。

肝癌的实验室检测标志物

在现阶段我国的原发性肝癌仍以慢性HBV感染为主要致病因素的情况下,AFP在肝癌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上仍有较好的应用价值,DCP和AFP-L3作为肝癌诊断经典的血清学指标,与AFP具有互补关系。

甲胎蛋白高=肝癌?你懂甲胎蛋白吗?

AFP是总的糖蛋白,根据其与小扁豆凝集素LCA亲和力,可将总AFP分为三部分:  AFP-L1来源于良性肝细胞、AFP-L2来源于孕妇、AFP-L3来源于癌变肝细胞(LCA强结合型)。

Dig Dis Sci: 甲胎蛋白水平是肝细胞癌患者根治性切除的重要指标

肝细胞癌(HCC)占所有肝癌类型的90%,是全球第五大最常见的癌症,也是与癌症相关的死亡的第三大主要原因。

罕见卵巢「两性母细胞瘤」检出DICER1致病突变,NGS助力少见肿瘤临床诊疗

16 岁女性因腹胀、月经不调就医,发现卵巢肿块且 AFP 升高。术后确诊为两性母细胞瘤,有 DICER1 突变,行 4 周期 BEP 化疗,12 个月随访无复发。

BMC Gastroenterology:血浆中IL-17和甲胎蛋白的水平可有效预测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

肝硬化是一种威胁生命的疾病,它全世界每年造成超过1000000人的死亡。

Clin Cancer Res:甲胎蛋白可作为肝细胞癌采用Atezolizuma+贝伐单抗治疗的预后生物标志物

治疗第6周时的AFP反应可作为受Atezolizuma+贝伐单抗治疗的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替代生物标志物

肝癌三联检 | 一篇解答肝癌标志物的“秘密”

有研究证实,肝癌早筛采用三联检,检出率可以提高到八成以上。本期《东肝地带》就和大家聊聊“肝癌三联检”。

Br J Cancer:接受雷莫芦单抗治疗的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与临床结局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范围内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主要原因。在肝癌患者的预后中,包括疾病的分期、ECOG/PS评分、组织病理学、肝功能和血清AFP(甲胎蛋白)水平在内的多种临床因素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