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拒绝站立、行走半月,起病急,病程短

2019-04-08 不详 影像园

患儿拒绝站立、行走半月,起病急,病程短。

【所属科室】

神经外科

【基本资料】

患者,女,2岁

临床资料】

患儿拒绝站立、行走半月,起病急,病程短。

【影像图片】













【影像表现】

左侧小脑半球、小脑蚓部以囊性成分为主的巨大囊实性占位病变。CT平扫密度不均,以低密度为主,肿瘤边界清楚,临近骨质受压变薄,第四脑室受压移位。MRI平扫:长T1、长T2信号为主,第四脑室受压移位,瘤周水肿不明显,FLAIR序列上实质成份呈不均匀稍高信号,DWI上呈稍低或等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不规则环形强化,壁厚薄不均,内壁凹凸不平。
 
【病理结果】

左侧小脑半球、小脑蚓部巨大囊实性占位——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



【本例分析】

本例患者为儿童,并没有表现为癫痫症状,可能与发生于小脑半球有关。影像表现为:幕下以囊性成分为主的囊实性占位病变,以低密度为主,肿瘤边界清楚,临近骨质受压变薄,以长T1、长T2信号为主,第四脑室受压移位,瘤周水肿不明显,FLAIR序列上实性成份呈不均匀稍高信号,DWI上呈稍低或等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呈不规则环形强化,壁厚薄不均,内壁凹凸不平。由于发病部位的不典型,术前正确诊断DNET存在巨大困难。
 
【病例小结】

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肿瘤(dysembryoplastic neuroepithelial tumor ,DNET 或DNT) 是神经系统罕见的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混合性肿瘤,属WHO分级的Ⅰ级,其发病率占神经上皮肿瘤的0.2%-1.2%。肿瘤的产生发生在皮层形成的胚胎期,可能起源于软膜下的粒细胞。多见于儿童及20岁以下青少年,病程常较长,平均达10.5年之久,男女之比为2:1,长期顽固性癫痫发作,药物治疗无效,一般无颅内压增高症状,神经系统体征阴性。肉眼观多呈结节状,部分可见囊变、钙化和出血,在肿瘤与正常脑组织的交界区常存在皮质发育不良区。镜下DNT表现为星形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神经元构成的、细胞成分分布不均一的多结节状结构,结节内可以发生囊性变。
DNT多发生于幕上皮质,最好发于颞叶,Hnoavar等报道颞叶占80%,其次为额叶及顶状叶。病变多局限于大脑皮质,部分侵及皮质下白质,其它少见发病部位如小脑、脑干、侧脑室、透明隔、尾状核等。CT平扫示肿瘤多表现为边界清楚的低密度病灶,可有钙化及囊性变,增强CT肿瘤一般不强化,典型病例骨窗可见临近骨质受压变薄向外隆起,可呈弧形改变。肿瘤内多结节样或假囊性,可见线样分隔;可出现三角征、楔形征 。MRI平扫示病灶以长T1、长T2信号为主,但部分信号较复杂,原因可能与病变内囊变和黏液样物质聚集的程度有关,肿瘤内无坏死成分,可发生多囊状改变,肿瘤无占位效应及瘤周水肿,增强扫描示病变多无明显强化或轻度脑回样强化,也可表现为斑片样或局灶性结节样强化,FLAIR序列上病灶边缘呈不均匀稍高信号,DWI上呈稍低或等信号。

DNET需要与以下疾病鉴别:低级别星形细胞瘤:好发年龄为儿童和20~40岁成年人,常位于大脑白质内,很少累及皮层,形态相对不规则,范围相对较大,可发生囊变、钙化,出血、水肿少见,极少出现三角征和瘤内分隔,增强可见轻度强化。少突胶质细胞瘤:起源于大脑白质的少突胶质细胞,好发年龄为35~40岁,额叶最常见,沿脑回分布条索状钙化较具特征性,瘤周可见水肿,病变内多见强化。节细胞胶质瘤:多见于儿童,以实性和囊实性为主,钙化多见,容易坏死、囊变,病灶边界欠清晰,CT多呈混杂密度,T1WI呈混杂信号,T2WI常呈混杂高信号,增强肿瘤实体不均匀强化 。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Pediatr Allergy Immunol:舌下免疫治疗能够改变梯牧草过敏儿童的唾液lgA和全身免疫调控因子

舌下免疫治疗的免疫调控响应对过敏性儿童的全身和粘膜调控因子的影响仍旧大部分未知。最近,有研究人员在一个为期3年梯牧草花粉舌下免疫治疗的过敏性鼻炎儿童群体中,调查了相关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水平以及lgA响应情况。研究发现,在3年的治疗后以及治疗结束2年后,GRAZAX®治疗的儿童表现出了显著更高的phl p1特异性唾液IgA和血清IgG4水平,以及显著更低的皮刺试验阳性率。另外,Th1相关的趋化因子

儿童急性中耳炎与合理用药

婴幼儿急性中耳炎是儿科的常见疾病,临床发病率仅此于感冒,也是感冒后极易引发的并发症。急性中耳炎宝宝常常表现为耳朵疼痛,啼哭不止,并经常用手抓耳朵,伴发热、拒绝吃奶等症状。如果伴有鼓膜穿孔,还可能见到脓性黏液分泌物流出耳外,患儿听力减退。

Environ Int:儿童哮喘和鼻炎与家庭潮湿相关接触相关性研究

在2010年和2012年之间,有研究人员对来自中国7个城市的40010名学龄前儿童的家庭环境与健康结果进行了观察性的研究。在研究中,他们调查了当前居住环境的6个潮湿相关的指标(可见的霉菌斑、可见潮湿污渍、潮湿衣物及/或床上用品、水渍、窗玻璃凝结和发霉气味)与早期居住环境的3个潮湿相关指标(可见的霉菌斑、窗玻璃凝结和发霉气味)与儿童哮喘和鼻炎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在多水平的逻辑回归分析中,当前居住

Otol Neurotol:儿童突发感官听力损失研究

最近,有研究人员调查了突发感官听力损失(SSNHL)儿童的临床特性、病因学、治疗结果和预后因素,目的是最终来指导儿科群体中SSNHL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研究包括了诊断为SSNHL的患者,时间为2011年11月到2017年12月。研究包括了25名SSNHL儿童患者和149名SSNHL成年患者。研究发现,SSNHL儿童患者中最近或者之前病毒感染率(81.8%)和空腹血糖水平(5.23+1.47m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