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谈 |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脏毒性的诊疗

2025-04-29 iCombo iCombo 发表于陕西省

一旦诊断,应根据分级立即决定是否停用ICIs治疗并进行皮质类固醇激素处理,必要时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导读

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恶性黑色素瘤、肺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尿路上皮癌等肿瘤患者带来了长期生存获益。然而,ICIs治疗也导致多种自身免疫性不良反应。其中,免疫相关心血管毒性主要包括心肌炎、心包疾病、血管炎等。免疫相关性心脏毒性虽然发生率低,属罕见不良反应;但致死率高,尤其心肌炎,是最常见的致死性免疫治疗不良反应。

免疫心肌炎主要发生在治疗早期阶段。中国人群中,ICIs相关心肌炎发生的中位时间为用药后38天。由于症状不明、病因不清,且常并发其他系统不良反应,临床上难识别,毒性管理具有挑战。诊断应参考疾病症状、心肌标志物水平、超声或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分析等多项因素,且应尽早与心脏病专家会诊。一旦诊断,应根据分级立即决定是否停用ICIs治疗并进行皮质类固醇激素处理,必要时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2790, encodeId=ed1d2262e90cd,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7f0251558e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心脏毒性#</a> <a href='/topic/show?id=0de5290588c'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免疫检查点抑制剂#</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3,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29058, encryptionId=0de5290588c, topicName=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TopicDto(id=51558, encryptionId=7f0251558e5, topicName=心脏毒性)],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Apr 29 23:51:33 CST 2025, time=2025-04-29,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European Radiology:使用T2和T2*mapping评价蒽环类药物早期心脏毒性和肝损伤

化疗相关性心脏毒性作用最初表现为亚临床心肌损害,并逐渐发展为无症状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 降低,最终表现为症状性的、往往是难治性的心力衰竭。

论文解读|调控阿霉素心脏毒性的新型环状RNA——CircAkap7

本文揭示了circAkap7加重DIC的ceRNA机制,为DIC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靶点和解决方案。作为内源性心脏保护因子,circAkap7敲低主要通过miRNA/mRNA轴的调控加重DIC。

JAHA:他汀类药物治疗可降低接受辅助放疗的乳腺癌患者放射诱导的心脏毒性

在接受保乳手术和辅助全乳放疗的乳腺癌患者中,他汀类药物治疗与MACE风险降低相关。亲水他汀类药物瑞舒伐他汀和普伐他汀表现出最明显的心脏保护作用。

Adv Sci:张家毓/雷鸣/张俊峰教授合作揭示阿霉素心脏毒性新机制,并提出潜在干预策略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和上海精准医学研究院张家毓教授、雷鸣教授和心内科张俊峰教授团队合作在Advanced Science (影响因子14.30)上发表了题为“线粒体数量决定阿霉素诱导心肌

Adv Sci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宋江平团队揭示蒽环类药物造成心脏不可逆毒性损伤的作用机制及逆转靶点

阐明了PICALM介导心肌细胞中β淀粉样蛋白肽的产生参与阿霉素相关心脏毒性中的作用及分子机制,为该疾病的临床防治新手段提供了启发与理论基础。

Ecotoxicol Environ Saf :抑制心肌细胞中的 HIF-2α 表达可通过 PI3K/Akt 和 p53 信号通路减弱 PCB126 诱导的与细胞凋亡减少相关的心脏毒性

本研究也强调了在环境污染物对心脏健康影响的研究中,探索特定分子靶点的潜在治疗价值的重要性。

Adv Sci 上海九院张家毓/雷鸣教授和心内科张俊峰教授合作揭示阿霉素心脏毒性新机制,并提出潜在干预策略

该研究利用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心肌细胞(hiPSC-CMs)和动物模型,揭示了阿霉素心脏毒性的双重机制。

JAHA: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心脏毒性的关系

在随机对照试验中证实了ICI心肌炎、心包疾病和心肌梗死的风险增加,但在OS中则没有。本研究结果表明,ICI心脏毒性风险存在差异,可能表明在临床试验中与OS的诊断和管理存在差异。

EHJ: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团队揭示白血病化疗心脏毒性新机制和缓解方法

阐明了肿瘤、化疗与心脏的相互作用关系,强调了肿瘤释放的炎症因子在化疗导致的心脏损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全新的角度阐释了蒽环类化疗药物的心脏毒性机制,对于预防和缓解儿童白血病化疗期间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

Adv Sci 哈医大二院于波/张毛毛团队发现中药单体原苏木素A通过靶向ACSL4/FTH1保护蒽环类药物导致的铁死亡和心脏损伤

该研究为针对铁死亡的药物治疗、化疗药物引起的心脏毒性和其他心血管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