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生物制剂在治疗重症肌无力中的疗效和可接受性比较: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和网络meta分析

2025-05-20 田医生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这项研究为未来临床试验的设计和样本量计算提供了参考框架,并有助于选择联合治疗方案的选择。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影响神经肌肉接头。随着分子疗法的发展,如单克隆抗体、B细胞耗竭剂和基于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的疗法,为MG的治疗带来了变革潜力。

国内学者研究通过对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等多个数据库检索从建库至2024年7月3日发布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最终纳入了11项涉及840名MG患者的RCTs进行分析。研究旨在通过网络meta分析比较并排名这些新型生物制剂在MG患者中的疗效和可接受性。主要结果是整体症状学变化。采用随机效应成对meta分析和网络meta分析计算标准均差或风险比及其95%置信区间。

研究表明,在改善MG-ADL评分方面,belimumab相较于安慰剂显示出显著效果(MD= − 3.29, 95% CI(− 5.78, − 0.80), P< 0.05)。batoclimab则在提高QMG评分(MD= − 4.46, 95% CI(− 7.57, − 1.35), P< 0.05)和MGC评分(MD= − 3.58, 95% CI(− 6.68, − 0.47), P< 0.05)上优于安慰剂。Eculizumab在改善MG-QoL 15r评分方面也显示了对比安慰剂的优势(MD= − 7.10, 95% CI(− 12.20, − 2.00), P< 0.05)。在不良反应方面,尽管未发现新型生物制剂与安慰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但这一结论需要更严格的研究验证。

根据SUCRA概率排名,不同生物制剂在各个评分上的表现有所不同。例如,在MG-ADL评分中,belimumab排名第一(SUCRA= 88.5%),而在QMG评分中batoclimab表现出最佳效果(SUCRA= 83.4%)。对于MGC评分,batoclimab同样名列前茅(SUCRA= 74.5%),而在MG-QoL 15r评分中eculizumab则显示出了最高综合排名(SUCRA= 93.7%)。

总结发现,这是首次对用于治疗MG的新型生物干预措施进行网络meta分析的研究。结果显示,新型生物制剂总体上展示了显著的疗效和安全性。值得注意的是,batoclimab和eculizumab具有轻微优势,其中batoclimab在QMG和MGC评分上有明显改善。此外,belimumab在提升MG-ADL评分的同时也能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研究还探讨了batoclimab等新型生物制剂的作用机制,解释了其如何通过抑制FcRn来降低体内IgG水平,从而缓解疾病症状。  

总之,这项研究为未来临床试验的设计和样本量计算提供了参考框架,并有助于选择联合治疗方案的选择。不过,仍需进一步严谨的研究来验证这些初步结论。

参考文献:

Guan, C., Zhao, P., Song, M. et al. Comparative efficacy and acceptability of novel biologics in the treatment of myasthenia gravis: systematic review and network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trials. Syst Rev 14, 106 (2025).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5867, encodeId=d8d0226586e5b,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910e959e0c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重症肌无力#</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95970, encryptionId=910e959e0c9, topicName=重症肌无力)],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May 20 13:38:36 CST 2025, time=2025-05-20,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5-20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NNN:MuSK 重症肌无力临床改善的血清学标志物研究

总 MuSK-IgG 水平、MuSK-IgG4 和 MuSK-IgG2 水平以及 MuSK-IgG 亲和力可能代表 MuSK-MG 疾病结果的有希望的生物标志物。

童广安 | 重症肌无力:临床诊疗困局与突破

重症肌无力是自身抗体介导的神经肌肉接头疾病,诊疗面临诊断难、治疗困等挑战。近年诊断与治疗有进展,新抗体检测等助力,靶向生物制剂等应用,中西医结合也有探索,未来需深化研究。

JNNP:诱导环磷酰胺联合维持免疫抑制治疗高危重症肌无力——长期随访和安全性概况

对于特定患者(通常是具有 AChR 抗体的患者),应考虑使用环磷酰胺来快速诱导缓解、减少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使用以及长期免于反复注射治疗。

举手之劳却成“天大难事”,她以为太累了,真相竟是这种罕见病!

本文介绍小楠确诊全身型重症肌无力的案例,阐述重症肌无力的定义、发病情况、临床表现、分型诊断和治疗方法,包括急性加重期治疗、药物治疗等多种手段。

病例报告|帕金森病合并重症肌无力1例

PD合并MG较为罕见,结合文献复习阐述其可能的共病机制及治疗策略,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此合并症的全面认识与诊治能力。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治疗新选择:C5补体抑制与FcRn调节疗法的真实世界疗效比较

本研究证实了两种新型生物制剂在真实世界环境中的有效性,为治疗选择提供了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