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izophrenia Bulletin:益生元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改善精神分裂症模型小鼠的认知与胃肠功能

2025-06-04 xiongjy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FOS/GOS益生元组合显著增加mGlu5 KO小鼠肠道内双歧杆菌和阿克曼菌丰度,改善菌群代谢功能,尤其对雄性小鼠的认知缺陷和胃肠功能具有显著改善作用,但雌性效果较弱。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以幻觉、动机缺乏等阳性/阴性症状及认知缺陷为核心表现的严重精神障碍,现有药物对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有限。近年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与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相关,而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敲除(mGlu5 KO)小鼠模型不仅表现出类似精神分裂症的行为表型,还存在肠道菌群紊乱。本研究假设,临床常用的益生元组合(低聚果糖FOS与低聚半乳糖GOS)可通过重塑肠道微生态,改善mGlu5 KO小鼠的认知与胃肠功能。

研究采用6-14周龄的雄性和雌性mGlu5 KO小鼠及野生型(WT)同窝对照,随机分为益生元干预组(每日0.3-0.4 g FOS/GOS混合溶液)或对照组(纯水),通过16S rRNA测序分析肠道菌群组成,结合行为学测试(自主活动、Y迷宫、恐惧条件反射等)和胃肠功能评估(肠道传输时间、粪便含水量等),系统探究益生元对菌群-肠-脑轴的影响。

图1:益生元对小鼠体重、食物和液体摄入量的影响

研究首先证实了mGlu5 KO小鼠存在显著的肠道菌群失调,且雄性小鼠的菌群代谢通路异常更为突出。益生元干预显著增加了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和阿克曼菌(Akkermansia)等有益菌的丰度,同时降低了脱硫弧菌(Desulfovibrio)等潜在致病菌的比例。在代谢层面,益生元促进了戊糖磷酸途径和氨基酸生物合成通路(如L-甲硫氨酸和L-丙氨酸),抑制了糖酵解途径,提示菌群能量代谢向NADPH生成方向转变。行为学结果显示,雄性mGlu5 KO小鼠表现出明显的活动过度和认知缺陷,而益生元显著提升了Y迷宫测试中的新臂探索时间(p=0.04),改善了空间学习能力。胃肠功能方面,益生元缩短了肠道传输时间(雄性p=0.048),增加了粪便排出量,并显著增大了盲肠重量(雄性p=0.0003),表明肠道蠕动功能增强。值得注意的是,这些益生效应对雌性小鼠的影响较弱,提示干预效果存在性别差异。

图2:益生元对mGlu5 KO小鼠行为表型的影响

本研究表明,FOS/GOS益生元组合可通过重塑肠道菌群结构、优化代谢功能,部分逆转mGlu5 KO小鼠的认知障碍和胃肠功能障碍,尤其对雄性个体效果显著。这为精神分裂症的辅助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其安全性和肠道靶向性具有临床转化潜力。未来需进一步探索菌群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与神经功能的分子机制,并验证跨性别应用的可行性。

原始出处:

Gubert C, Kong G, Shadani S, et al. Prebiotics Rescue Gut Microbiome Dysregulation and Enhance Cognitive and Gastrointestinal Function in a Mouse Model of Schizophrenia. Schizophrenia Bulletin. 2025. https://doi.org/10.1093/schbul/sbaf056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7860, encodeId=9f04226e86016,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c9bfe64947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精神分裂症#</a> <a href='/topic/show?id=6ebc81e348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肠道菌群#</a> <a href='/topic/show?id=5d0ee2249b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益生菌#</a> <a href='/topic/show?id=254791214a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认知功能#</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2249, encryptionId=5d0ee2249b0, topicName=益生菌), TopicDto(id=76494, encryptionId=c9bfe649471, topicName=精神分裂症), TopicDto(id=81734, encryptionId=6ebc81e3482, topicName=肠道菌群), TopicDto(id=91214, encryptionId=254791214ad, topicName=认知功能)],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Jun 04 09:25:38 CST 2025, time=2025-06-04,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从眼动到基因表达:我国学者揭示首次发作精神分裂症和临床高风险个体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FSZ患者表现出广泛的眼动异常和右侧中扣带回、颞极ReHo升高,CHR个体则表现为左侧颞中回和颞上回ReHo升高。机器学习分类准确率高达94%,基因分析揭示突触相关通路异常。

首发精分后药物减量的复发风险:与D2 受体亲和力有关,与速度无关

近期一项发表于World Psychiatry的研究深入探究了首次精神病发作缓解后,抗精神病药物减量过程中复发风险与药物减量速度、D2受体亲和力之间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单用VS联用:一文汇总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治疗现状

全球超 2400 万人患精神分裂症,约 30% 患者单药治疗不佳。临床抗精神病药联用普遍,虽可提升疗效、降低复发风险,但不良反应风险也增加,使用时需精准评估风险获益比。

Schizophrenia:D-氨基酸氧化酶抑制剂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和认知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D-氨基酸氧化酶抑制剂(DAOI)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苯甲酸钠的效果优于luvadaxistat,且女性患者认知改善更明显。然而,研究样本量小、异质性高,需进一步验证。

方案与建议|难治性精神分裂症中国专家共识(2025)

共识制定过程中同时结合了循证证据,有助于规范和指导中国成年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诊疗。

World Psychiatry:特定剂量抗精神病药联合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基于两国队列的荟萃分析

中等剂量阿立哌唑(9至<16.5毫克/天)联合高剂量氯氮平(≥330毫克/天)可显著降低精神病性发作住院风险32%(aHR=0.68,p<0.0001),而高剂量联合治疗增加风险。复合住院风险分析中,

解读:布南色林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中国专家建议

本文在系统梳理最新证据,尤其是中国人群数据的基础上,整合临床专家用药经验对第一版布南色林临床应用中日专家建议进行了更新,形成最新的中国专家建议。

不同剂量精神类药物对精分患者死亡率的影响

该研究结果显示,控制 ITB 后,高剂量抗精神病药增加死亡率,高剂量抗抑郁药降低死亡率,苯二氮卓类药物增加死亡率,研究强调控制 ITB 的重要性。

常见抗精神病药引起体重增加的风险及治疗对策

中国超 640 万精神分裂症患者,常用抗精分药易致体重增加,增加代谢疾病风险且影响治疗依从性。其机制与神经递质受体作用相关,治疗策略包括换药、联用二甲双胍或 GLP-1 激动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