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C Neurology》:一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伴药物诱导类结节病反应的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2025-02-14 田医生 MedSci原创 发表于陕西省

这个病例不仅展示了三种不同病理情况的罕见组合,还突显了这类病症诊断和治疗的复杂性。

《BMC神经病学》上,报道了一例罕见的病例,其中一位60岁的男性患者在患有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aemiaCLL)并经过治疗后,出现了药物诱导的类结节病反应(Sarcoid-like reactionsSLR),随后发展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

(图片源于文献 Venetoclax和Rituximab治疗后出现皮疹)

该患者在重新使用Venetoclax(一种选择性结合BCL-2抑制剂以抑制凋亡的药物,常用于CLL治疗)和Rituximab(一种促进细胞溶解的抗CD20抗体)治疗后的第二天,出现了皮疹、左腿无力,并逐渐表现出球部症状,在接下来的12个月中病情不断恶化。

患者的脑脊液检查显示有核细胞增多,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皮肤和腹股沟淋巴结活检显示非坏死性肉芽肿改变。电肌图符合ALS的诊断标准。尽管进行了针对假定的神经结节病模仿ALS的治疗(包括泼尼松龙和英夫利昔单抗),但患者的运动症状迅速进展,最终确诊为ALS。

ALS可能发生在已有的慢性血液疾病背景下,而ALS与结节病之间的偶尔联系已经被认识到,二者可能存在共同的发病机制。此外,Rituximab可以诱发类结节病反应。该案例展示了三种病理情况——CLL、SLR和ALS的同时出现,这在文献中极为罕见。

该患者最初被当作疑似神经结节病进行治疗,但没有改善反而继续恶化,最终根据修订的El Escorial标准被临床诊断为ALS,并给予了Riluzole治疗。然而,Riluzole仅能延缓ALS的进展,对这种不治之症的效果有限。

ALS是一种选择性损害上下运动神经元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确切病因尚不清楚,但遗传因素、环境暴露和免疫系统异常均被认为在其发病机制中起到作用。文献回顾发现,ALS与淋巴增殖性障碍之间存在关联,特别是当两者同时出现在同一患者身上时,可能会导致复杂的诊断难题。一项回顾性分析表明,超过一半的伴有淋巴增殖性疾病的ALS患者具有上下运动神经元体征,其余则仅有下运动神经元体征。

结节病是一种以全身多器官形成非干酪样肉芽肿为特征的炎症性疾病,它与ALS共存或作为神经结节病的表现并不常见。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ALS患者中结节病的发生率可能被低估了。据报道,每1000名ALS患者中有6人被诊断出结节病,其中9个病例是脊髓起始型ALS,3个为球部起始型。部分研究指出,结节病的治疗并未改变ALS的进程,但也有一份报告称症状有所改善。

在这位患者中,CLL、SLR和ALS三者并发,强调了免疫失调在这个复杂病例中的核心作用。CLL的慢性炎症和异常免疫反应理论上可能使患者易患免疫相关疾病如SLR。虽然CLL、ALS和SLR是不同的实体,但它们可能共享炎症和免疫途径,例如细胞因子失调(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和异常T细胞活动。这些免疫变化可能导致血液恶性肿瘤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在同一患者中的重叠表现。

该患者接受了Venetoclax和Rituximab的联合治疗。文献中尚未有关于Venetoclax引发SLR的报道,但已有接受Rituximab治疗的患者报告过此类反应。

综上所述,这个病例不仅展示了三种不同病理情况的罕见组合,还突显了这类病症诊断和治疗的复杂性。尽管最初的皮疹、检查结果和运动综合征提示可能是神经结节病,但缺乏对治疗的响应以及快速进展使得最终确定为典型的ALS表现。因此,对于类似病例,应考虑多种潜在原因,并谨慎评估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考文献:

Freiha, J., Grand, E., Marshall, B. et al.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in a patient with chronic lymphocytic leukaemia and drug related sarcoid-like reaction. BMC Neurol 25, 16 (2025).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1959, encodeId=5a3122519590d, content=签到学习,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img.medsci.cn/20211111/81c0b64745c644319545ec26d7ef0b34/9ddb2864d5df4dd9bf4305e380bffc96.jpg, createdBy=c7835705079, createdName=屋顶瞄爱赏月, createdTime=Fri Feb 14 18:35:57 CST 2025, time=2025-02-14, status=1, ipAttribution=贵州省),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1946, encodeId=d1a8225194685,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eb41810601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 <a href='/topic/show?id=bde4535506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3550, encryptionId=bde45355068, topicNam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TopicDto(id=81060, encryptionId=eb418106018, topicName=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Feb 14 17:44:01 CST 2025, time=2025-02-14,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2-14 屋顶瞄爱赏月 来自贵州省

    签到学习

    0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1959, encodeId=5a3122519590d, content=签到学习,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img.medsci.cn/20211111/81c0b64745c644319545ec26d7ef0b34/9ddb2864d5df4dd9bf4305e380bffc96.jpg, createdBy=c7835705079, createdName=屋顶瞄爱赏月, createdTime=Fri Feb 14 18:35:57 CST 2025, time=2025-02-14, status=1, ipAttribution=贵州省),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1946, encodeId=d1a8225194685,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eb41810601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 <a href='/topic/show?id=bde4535506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3550, encryptionId=bde45355068, topicName=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TopicDto(id=81060, encryptionId=eb418106018, topicName=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Fri Feb 14 17:44:01 CST 2025, time=2025-02-14,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Nature Medicine:血浆外泌体:揭示额颞叶痴呆(FTD)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分子诊断新标志物

该研究表明,血浆EV中的TDP-43和3R/4R Tau比例可以作为FTD、FTD谱系疾病和ALS的分子诊断标志物,为监测疾病进展和临床试验中的目标实现提供了潜在的生物标志物。

EBioMedicine:表观遗传年龄加速与职业暴露、性别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存活率相关

此次研究揭示了EAA在ALS中的重要作用,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有助于更好地理解ALS的发病机制和进展。

《柳叶刀·神经病学》:法舒地尔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中的安全性、耐受性和有效性研究

此次研究的结果为法舒地尔在ALS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初步证据。虽然目前的数据主要集中在安全性和耐受性方面,但MUNIX评估结果提示法舒地尔可能具有延缓ALS病情进展的潜力。

《BMC Medical Genomics》: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低甲基化DNA生物标志物研究

此次研究为开发ALS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提供了一条新路径。

《The Lancet Neurology》:法舒地尔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安全性、耐受性和疗效研究

ROCK-ALS研究为法舒地尔作为一种潜在治疗ALS的新药提供了初步证据。研究不仅证明了法舒地尔在ALS患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还提示该药物可能具有延缓疾病进程的效果。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脑脊液的蛋白质组学分析

该研究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揭示了干细胞治疗ALS的潜在机制,这些发现可能有助于开发新的ALS治疗方法,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方向。

举杯无力、脚步蹒跚,这种罕见病竟偷走了他的美好人生

38 岁的王先生确诊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介绍了 ALS 相关知识,包括临床类型、临床表现、诊断要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等,强调虽无法治愈,但可通过综合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BMC Neurology: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伴干燥综合征1例

目前ALS的治疗选择仍然有限,积极处理并发的可治疗条件对优化患者的症状表现和提高生活质量极为重要。

肌萎缩侧索硬化:中西医结合临床诊治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致命神经疾病,尚无根治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在延缓病程等方面有优势,西医有靶向药物等进展,中医通过辨证施治等干预,两者结合未来需深化研究、积累循证证据,以推进精准协同治疗。

检测准确率高达 97%!Nature介绍针对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的miRNA血液生物标志物

研究者们发现了一组包含八个微小RNA的生物标志物,能够以高灵敏度和特异性识别ALS患者,为ALS的诊断提供了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