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叫上级医师:激光把气管导管套囊打破了,还有难以预料的气道着火!
2024-09-12 梧桐医学 梧桐医学 发表于上海
介绍 83 岁喉恶性肿瘤患者手术情况,强调激光手术气道着火风险及处理措施,总结术中应对激光打破套囊的方法及强调做好防范的重要性。
⼀ 、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83岁,身高156cm,体重 57kg,声音嘶哑1年余,现病史、既往史、术前检验无特殊,喉窥镜:会厌舌面光滑,会厌喉面光滑,左室带肥厚,右室带光滑,左披裂光滑,右披裂光滑,左声带慢性充血,肥厚,活动好,右声带粗糙,白斑样物,左梨状窝光滑,右梨状窝光滑,其他无。其余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诊断为喉恶性肿瘤,拟行左侧显微喉镜下声带病损激光烧灼术。
⼆ 、麻醉与⼿术经过
三、总结与讨论
激光在喉部手术中可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但在气道内使用激光存在潜在的危险,其中最严重的是『气道着火』。
气道着火的“火灾三要素”和防范措施
气道着火的处理措施
四个“E”:
-
拔除(extraet):拔除所有可燃物,如气管导管、纱条、棉片等;
-
清除(eliminate):清除所有助燃剂,如立即断开供氧管路、停止任何吸入麻醉剂,停止通气,断开麻醉机回路;
-
灭火(extinguish):立即在气道内注入生理盐水熄灭余火;
-
评估(evaluate)::立即在直接喉镜和支气管镜下评估上、下呼吸道的损伤情況,如有明显损伤应重新插管,严重病例需要气管切开,并立即请相关专家会诊治疗,可考虑支气管肺泡灌洗、使用激素和正压机械通气。
注意事项
-
激光除了对患者有风险,对手术室内的其他人员也存在风险:激光导致组织汽化产生烟雾危害可导致感染风险,手术室人员应佩戴过滤小颗粒的口罩;手术室火灾;建议手术室人员佩戴防护眼镜避免眼损伤,并给予患者眼部覆盖保护;遮盖窗户,悬挂警告牌以保护手术室外人员。
-
更换已经破损的气管导管后,需仔细检查更换下来的导管,再次确认套囊破损并拍照,以备后续记录。
-
麻醉医生应在整个手术进程中与手术团队的所有成员合作,最大程度减少靠近点火源的富氧化剂环境存在。
4.小结
本例患者术中主刀医生告知激光打破套囊后,呼吸参数变化不明显,术中通过调整氧气、七氟烷流量,给予导管套囊空气6ml后,潮气量能够维持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内,并且考虑到手术即将结束,未进行立即更换气管导管,待手术结束后更换为喉罩。
虽然本例患者手术仅出现激光打破套囊的情况,仍需在每台激光手术中以气道着火的可能充分准备各种防范措施,避免最严重情况的发生。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麻醉管理# #激光手术# #喉恶性肿瘤# #气道着火#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