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险,这个病人差点被误诊为肺癌!

2018-12-24 春暖花开 医学界呼吸频道

同样都是分枝状毛刺影像,具体该怎样鉴别?

病例介绍

■  第一次入院

? 男性患者, 39 岁。因“咳嗽1月余,加重伴胸痛3天”入院。

? 1月前受凉后出现咳嗽,无痰,无畏寒发热, 无胸痛咯血等其他不适。院外给予抗感染治疗( 具体药物不详) , 疗效不佳。3天前无明显诱因咳嗽加重,咳黄色黏痰,伴阵发性胸痛,咳嗽及深呼吸时加重,无呼吸困难。自服莫西沙星400 mg/次,1次/天,连服3天,疗效欠佳。遂入院。

? 既往无粉尘接触史及宠物饲养史。高血压病史4余年,最高达160/90 mm Hg(1 mm Hg=0.133 kPa)。

? 查体无阳性体征。

? 肺CT(HRCT+增强):肺CT检查示:右肺中叶见结节影,大小为2.51 cm×1.04 cm,边缘欠清晰, 可见毛刺,增强后明显强化,纵隔及两侧肺门淋巴结无明显增大(见下图)。


右肺中叶见结节影,大小为2.51 cm×1.04 cm,
边缘欠清晰, 可见毛刺,增强后明显强化,
纵隔及两侧肺门淋巴结无明显增大

? 实验室检查示: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CEA、NSE、CA211均阴性,肺通气功能正常。肝、胆、脾、双肾及腹膜后超声未见异常。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2012-04-24),于右肺中叶内、外侧段刷擦、灌洗,送检TB-PCR、肿瘤细胞、细菌及真菌,结果均提示阴性。
 
■ 病例分析

? 男性,39,亚急性起病。

? 咳嗽1个月,加重3天,出现黄痰、胸痛,无发热、咯血等症状。查体无阳性体征。

? 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

? 辅助检查除肺CT外均为阴性结果。肺CT表现为孤立性肺结节,有毛刺,边缘不清,增强后明显强化。

综合以上线索 :考虑周围型肺癌可能性大!那么该病是肺癌吗?

为了明确诊断,建议患者行胸腔镜检查协助诊疗,但是患者拒绝。予以密切随诊。

1431316510421002440.gif

然而,3个月后......   

■  第二次入院

患者于2012-07-18出现低热,体温波动于37.2~37.4 ℃,咳嗽加重再次入院。复查肺CT示:右肺多发斑片高密度影(见下图)。


右肺多发斑片高密度影

肺CT提示肺部病灶性质、部位均发生了变化。

现在还考虑周围型肺癌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结合患者病情及肺部影像学变化,考虑为肺部真菌感染可能性较大。

于是再次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并于右肺上叶尖段及右下后基底段刷擦、灌洗,送检TB-PCR、肿瘤细胞、细菌及真菌,结果均提示阴性。

故予胸腔镜右肺活检术,术后病理检查:考虑为隐球菌感染(见下图)。


 图3可见肉芽肿性改变,肺组织内见多个坏死腔,坏死灶周围纤维组织增生,慢性炎性细胞及朗格汉斯多核巨细胞浸润,多核巨细胞及坏死灶内含多个圆形空泡。PAS 染色阳性 , 抗酸染色阴性 。

诊断为原发性肺隐球菌病,术后给予氟康唑注射液400 mg/d,静点治疗1周后,改为氟康唑200 mg/d,口服6个月后停药。随诊观察,无复发及隐球菌性脑膜炎迹象。

从以上的病例可以看出肺隐球菌病非常容易误诊为肺癌,那么肺隐球菌病有什么特点呢,怎么诊治呢?

肺隐球菌定义 

肺隐球菌病( pulmonary cryptococcosis,PC) 是由隐球菌引起的肺部侵袭性真菌病,而原发于肺部的隐球菌病称为原发性肺隐球菌病。

■  隐球菌是一种多糖荚膜的圆形或卵圆形的酵母菌。新生隐球菌和格特隐球菌为主要的人类致病菌。新生隐球菌约有20~35%侵袭肺部,而感染格特隐球菌约有60~76%发生肺部感染。隐球菌常存在于鸽粪、土壤及腐木中。

■  最常感染的是中枢系统,其次是肺。

■  新型隐球菌主要感染基础免疫缺陷的患者。最常见的易感因素为 HIV感染尤其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

其他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恶性肿瘤、肝病、肺结核、结缔组织病、肾小球肾炎、实体器官移植、接受抗肿瘤坏死因子、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高血压等。

■  新型隐球菌感染在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相对少见。在免疫功能正常者,隐球菌感染常局限于肺部,而且在具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更常见。

格特隐球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尚不明确,与前者相比,格特隐球菌感染者免疫功能多“正常”。至于这些患者是否存在一些未知的免疫功能缺陷,以目前的检查手段尚未检出。

■  可能感染途径主要为吸入(环境中的隐球菌孢子)、接触(创伤性皮肤接种)、吃入(带菌性食物)。

临床特征  

? 起病方式:在非HIV患者中多为亚急性或慢性起病,起病隐袭。

? 症状:无特异性,常以呼吸科常见症状就诊,多见咳嗽、咳痰、胸痛 、发热,少见气促、盗汗、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质量下降等。

一篇关于中国人肺隐球菌病临床表现的meta分析总结了中国大陆1981至2008年国内关于肺隐球菌病的文章,发现607例患者中起病症状分别为咳嗽(50.4%)、咯痰(39.4%)、发热(37.9%)、胸痛(17.6%)、咯血(85%)、头痛(82%)、气促(4.8%)及其他(乏力、盗汗、纳差、恶心呕吐等,6.1%)。

? 体征:多数无特异性体征,少数肺部可闻及湿啰音或局部呼吸音减低。

影像学改变

■  肺部肿块或结节

结节多为孤立性,亦可为多发结节,大小不等 ,直径约为0.5~ 6 cm,甚至更长,边界多较清楚,形态多不规则,可有分叶及毛刺,40%病灶周边或邻近肺野环有毛玻璃样模糊影,称为“晕征”。

大多数病灶位于肺外野及胸膜下,可有边缘光滑的空洞形成并累及胸膜。巨大病灶(直径超过5-10cm)为格特隐球菌肺部感染的特有特征。

对于免疫功能健全的患者,肺部CT以肿块或结节最常见,其中孤立性肺结节与肺癌非常难以鉴别,从发病部位、分叶、毛刺等与肺癌略有不同,PC多分布于胸膜下区,多位于右肺;分叶征多表现为边缘不规则、锯齿样、向心性弓形凹陷,且相邻边缘交界处呈锯齿状突起或长毛刺状。

肺癌分叶少有锯齿样改变;而孤立结节型肺真菌病中的毛刺多为长毛刺,柔软,多分布在病灶的部分边缘上,肺癌多为短毛刺。

■  肺实变病灶

肺实变病灶呈大小不等、形态各异、单发或多发的浸润性病变,可为小条片状、团片状或单肺叶、多肺叶病变,边界较模糊,密度不均,可见支气管气像或空泡征, 部分可见坏死空洞,多见于急重患者。

■  弥漫混合病变

表现为结节、斑片、团块、大叶实变多样化病灶共存。    

确诊方法  

? 金标准:肺组织培养出隐球菌

? 胶乳凝集试验检测新生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是一种简便、快速、有效诊断隐球菌感染的实验室方法,可用于血清、脑脊液、胸水和 BALF 检测。

但肺部孤立性病灶的患者,血隐球菌抗原检测多为阴性,如血抗原高滴度可能提示隐球菌深部组织侵袭以及隐球菌播散。

?  蛋白卡红染色为隐球菌病的一种特殊染色,在考虑隐球菌病时应进行黏蛋白卡红染色以识别组织中的酵母样结构。

治疗

PC的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切除和药物治疗,治疗目标是控制肺隐球菌感染的症状和体征,防止全身播散及复发。

■  首先据免疫功能状态及有无全身播散进行评估,然后依呼吸系统症状轻重进行分级。

■  免疫功能正常:

?  隐球菌定植者-随诊观察

?  症状轻、中者-首选氟康唑 400 mg/d 口服治疗6~12 个月,其他可选: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或泊沙康唑

?  重症或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着-按隐球菌脑膜炎治疗。

■   免疫功能缺陷:

?  无症状或轻、中者-首选氟康唑至少400 mg/d(6 mg.kg/d)口服,治疗6~12 个月,其他可选:伊曲康唑。

?  重症或合并中枢感染者按隐球菌脑膜炎治疗。

无论患者免疫功能正常与否,如抗真菌治疗疗程足够后,症状、影像学表现无改善,行手术治疗。

■  手术治疗

病灶局限的PC(如孤立性肺结节) , 与肺部肿瘤难以鉴别, 可以考虑手术切除病灶, 术后应辅以药物治疗, 氟康唑200 mg /d, 静脉滴注, 疗程7 d;然后氟康唑200 ~ 400 mg / d, 口服6 ~ 12 个月。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脑膜血管周细胞瘤误诊1例

患者女性,45岁,因脑肿瘤多次术后12年,发现复发2天入院。体检:左侧枕部“U”形长约15 cm的手术瘢痕,愈合好,视野右眼颞侧偏盲、左眼鼻侧偏盲。颅脑CT示:左侧枕部可见一结节状异常密度影,大小3.1 cm×2.9 cm(图1)。胸部CT示:双肺野内见多发结节状密度增高影,边缘清楚光滑,较大者直径约3.4 cm(图2)。

皮肌炎一例误诊分析

患者,男,59 岁。因颈部出现散在红斑 1 个月余,加重并蔓延至全身 3 周,伴瘙痒,于 2016 年 4 月 15 日就诊。1 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患者颈部出现数片手掌大小红斑、伴瘙痒,无发热、咳嗽、腹泻等不适。自行口服氯雷他定治疗,无好转;3 周前患者于室外植树、日晒后饮酒、进食牛羊肉,当天皮损加重并泛发至躯干、四肢,瘙痒加重,伴腰背部酸痛。多次就诊于外院,均诊断为湿疹,予复方甘草酸苷、抗组 胺

神经鞘瘤误诊为颈动脉体瘤超声及CT表现1例

患者,男,20岁。因无意中发现左侧颈部肿物7d就诊,自觉无明显不适,专科查体:左侧颈部可触及一椭圆形肿物,呈搏动性,质中,境界清楚,活动度欠佳,不伴局部肿痛,不伴饮水呛咳和声音嘶哑,皮肤色泽正常,血压正常。行超声检查,左侧颈部皮下软组织内可见大小约4.1 cm×2.7 cm的低回声团,形态规则,边界清楚,位于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之间,CDFI:团块内可见条状血流信号,似可见颈动脉分支供血。

下唇皮疹反复发作 误诊为扁平苔藓 实则…

58岁男性,10余年前下唇无明显诱因出现红肿,皮疹反复发作,春季加重,冬季减轻。日晒后加重。2月余前皮疹处破溃,可出血、结痂。当地医院诊断为“扁平苔藓”,果真如此吗?

一种误诊漏诊率近9成的疼痛

纤维肌痛症与心理问题密切相关,是风湿免疫科第二大疾病,发病率仅次于骨关节炎,但由于患者和医生普遍缺乏对该跨学科疾病的认识,误诊漏诊率至今居高不下,患者个人和医保负担沉重46岁的浙江女子杨燕,11年前突发肩后部疼痛,此后疼痛区域扩展至双肩和头颈,发病时头颈部僵硬。32岁的台州女子陆雪,4年前刚生下女儿,产后不久出现持续腰痛。此后疼痛不断蔓延至头、脸、骶骨、手指关节、臀部、腿部,全身十几处,疼痛发作时

连续接诊两个被大医院专家误诊的患者,看似复杂的疑难病却被她很快确诊,误诊与确诊间不仅是技术和资历

近日,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呼吸科刘庆华博士接连遇到两例被三甲医院多位专家「误诊」的肺栓塞患者,在对患者进行分析与正规诊疗后,刘大夫心生许多感慨和担忧。其实对这两位患者,只要深入询问病史,就会发现明显的诊断线索。那么,没能及时正确诊断的根源究竟在哪里?仅仅是因为疾病本身临床表现不够典型吗?误诊与确诊之间到底差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