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 Oncol:卡非佐米、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或来那度胺单独作为多发性骨髓瘤 (ATLAS) 患者自体干细胞移植后的维持治疗:一项随机、开放标签、3 期试验的中期分析

2023-01-18 将军的九分裤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来那度胺是自体干细胞移植后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维持治疗的基石。这项研究旨在比较卡非佐米、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维持治疗与单独使用来那度胺在该患者群体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来那度胺是自体干细胞移植后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维持治疗的基石。这项研究旨在比较卡非佐米、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维持治疗与单独使用来那度胺在该患者群体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该文章是对ATLAS的中期分析,ATLAS是一项由研究者发起的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的3期试验,在美国和波兰的12个学术和临床中心进行。

受试者年龄在18岁或以上,患有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完成任何类型的诱导并且疾病稳定或更好,在100天内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在入组前12个月开始诱导,东部肿瘤合作组的表现状态为0或1。使用大小为4和6的排列块以及基于Web的系统随机分配患者(1:1),接受多达36个周期的卡非佐米,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28天周期的卡非佐米20mg / m)2在第 1 天和第 2 天以第 1 周期静脉内给药,然后 36 mg/m2在第 1、2、8、9、15 和 16 天,第 1 至 4 周期和 36 mg/m2从第 5 周期到 36 个周期的第 1、2、15 和 16 天 [每个方案];来那度胺25mg,在第1-21天口服;地塞米松 20 mg 在第 1、8、15 和 22 天口服)或单独给予来那度胺(前三个周期口服 10 mg,然后以最佳耐受剂量 [≤15 mg 28 天,28 天周期]给药),直到疾病进展或作为维持治疗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

36个周期后,两个治疗组的患者都接受了来那度胺维持治疗。随机化根据对既往治疗的反应、细胞遗传学危险因素和国家进行分层。卡非佐米、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组的患者在第六周期(根据国际骨髓瘤工作组标准)和标准风险细胞遗传学后未检测到微小残留病,自第九周期起转为来那度胺维持治疗。主要终点是意向治疗人群(定义为所有随机分配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在所有接受至少一剂研究治疗的随机分配患者中分析安全性。这种计划外的中期分析是由主要分析的预期96个事件中的59个(61%)发生而触发的,结果被认为是初步的。

图1:Kaplan-Meier无进展生存期估计(有意治疗人群)

在 2016 年 6 月 10 日至 2020 年 10 月 21 日期间,180 名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卡非佐米、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n=93)或单独接受来那度胺治疗(n=87;意向性治疗人群)。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9.0岁(IQR 49.0-63.0);84例(47%)患者为女性,96例(53%)为男性。中位随访时间为33.8个月(IQR 20.9-42.9),卡非佐米、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9.1个月(95%CI 54.8-不可估计),而来那度胺组为41.4个月(33.2-65.4)(风险比0.51 [95% CI 0.31-0.86];p=0.012)。最常见的3级和4级不良事件是中性粒细胞减少(卡非佐米、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组为44例[48%],来那度胺组为52例[60%])、血小板减少症(12例[13%]比6例[7%])和下呼吸道感染(7例[8%]比1例[1%])。卡非佐米、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组有28例(30%)患者报告了严重不良事件,来那度胺组有19例(22%)报告了严重不良事件。卡非佐米、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组的一起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导致死亡(重症肺炎引起的呼吸衰竭)。

图2:无进展生存期的事后亚组分析

图3:所有接受治疗患者不良事件总结(安全人群)

总的来说,这一中期分析为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完成诱导方案后进行自体干细胞移植时考虑卡非佐米、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治疗提供了支持。

 

原始出处:

Dytfeld D, Wróbel T, Jamroziak K, Kubicki T, Robak P, Walter-Croneck A, Czyż J, Tyczyńska A, Druzd-Sitek A, Giannopoulos K, Nowicki A, Szczepaniak T, Łojko-Dankowska A, Matuszak M, Gil L, Puła B, Rybka J, Majcherek M, Usnarska-Zubkiewicz L, Szukalski Ł, Końska A, Zaucha JM, Walewski J, Mikulski D, Czabak O, Robak T, Lahoud OB, Zonder JA, Griffith K, Stefka A, Major A, Derman BA, Jakubowiak AJ. Carfilzomib, lenalidomide, and dexamethasone or lenalidomide alone as maintenance therapy after autologous stem-cell trans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multiple myeloma (ATLAS): interim analysis of a randomised, open-label, phase 3 trial. Lancet Oncol. 2023 Jan 12:S1470-2045(22)00738-0. doi: 10.1016/S1470-2045(22)00738-0.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36642080.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Blood:在多发性骨髓瘤中,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促进骨丢失

骨髓瘤合并骨病患者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IgG Fc糖基化减少,促进破骨细胞分化;在骨髓瘤小鼠模型中,用N-乙酰甘露糖胺治疗可增加IgG唾液酸苷化,减少骨髓瘤溶骨损伤的数量和肿瘤负荷。

Acta Haematol :多发性骨髓瘤使用艾洛珠单抗、来那度胺+地塞米松的不同给药时间方案比较:一项多中心观察研究

每月ERd的疗效和耐受性与传统ERd相似。因此,考虑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便利性,每月一次的ERd可能是一个合理的选择。

2016多发性骨髓瘤骨病外科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发布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multiple myeloma bone disease,MMBD)是指由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导致骨骼改变的统称,也称骨相关事件(skeletal related effects,SRE),包括骨痛、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溶骨性骨破坏、脊柱不稳定、脊髓与神经根压迫症以及骨浆细胞瘤等。手术治疗MMBD的目的是缓解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有手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外科治疗循证医学指南

大部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骨髓瘤骨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规范的化疗、靶向治疗和双膦酸盐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骨病的基础和最重要的部分。外科手术在多发性骨髓瘤骨病急性并发症(病理性骨折、脊柱不稳和脊髓压迫症等)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骨肿瘤专业委员会依据循证医学方法制定了《多发性骨髓瘤骨病外科治疗循证医学指南》,分别就外科治疗时机、手术指征、不同部位的手术

拓展阅读

Nature子刊长篇综述:多发性骨髓瘤MRD评估的现状、机会和挑战

《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近日发表综述,全面回顾了MM中MRD检测的过去、现状和将来,讨论了使用MRD(和PRD)分析来指导MM患者管理的机会和挑战。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VTE风险评估(IMPEDE VTE得分)

本评分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6个月内VTE风险评估,点击即可使用

基于随机对照研究,分析不同方案治疗伴1q21获得/扩增RRMM的疗效

青岛钟玉萍团队纳入5项研究,发现艾沙妥昔单抗、伊沙佐米和elotuzumab联合治疗可降低疾病进展风险,IsaKd方案效果可能更佳,需更多研究验证。

《柳叶刀》子刊:84%患者重获生机,突破性CAR-T疗法破解骨髓瘤复发困局

该研究证明抗GPRC5D CAR T疗法在BCMA治疗失败患者中的高应答率,为多发性骨髓瘤的挽救治疗提供了新选择,其具有可控的安全性特征,支持临床开展进一步应用探索。

【JCO】NDMM和RRMM患者中细胞遗传学异常的数量具有预后价值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结局异质化,研究对相关试验进行系统回顾和 meta 分析,发现≥2 个高危细胞遗传学异常与最差预后相关,为临床识别和管理高危患者提供指导。

刘澎教授团队分析了适合移植但拒绝移植的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结局得失

该研究填补了以往研究的空白,并为骨髓瘤个性化治疗奠定了全面基础。

2024 BSH指南: 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早期诊断和发病预防的先进成像

英国血液病学学会(BSH,British Society for Haematology) · 2024-10-16

卡非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24年版)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业委员会(CSCO,Chinese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 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