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 | BREAKWATER研究:康奈非尼联合西妥昔单抗和化疗一线治疗BRAF突变结直肠癌的3期临床研究

2025-04-23 iCombo iCombo

与SOC方案相比,一线EC+mFOLFOX6显著提高了BRAF V600E突变患者的缓解率和生存期,BREAKWATER方案可作为BRAF V600E突变型mCRC的新的一线治疗标准。

导读

基于BEACON III期临床研究结果,康奈非尼联合西妥昔单抗(EC)获批用于既往接受过治疗的BRAF V600E突变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然而,BRAF V600E突变型mCRC的一线化疗方案疗效有限。BREAKWATER研究(NCT04607421)是一项开放标签、全球、随机、 III期研究,旨在评估EC联合或不联合化疗相对于标准治疗(SOC;化疗联合或不联合贝伐珠单抗)的一线治疗效果。该研究入组了637名根据当地或中心实验室检测BRAF V600E突变的mCRC患者。结果显示,EC联合化疗组的客观缓解率(ORR)显著优于SOC组 (60.9% vs 40.0%)。 EC联合化疗组和SOC组中位缓解持续时间分别为13.9个月和11.1个月。在总生存期的首次中期分析中,EC联合化疗组风险比为0.47。 EC联合化疗组和SOC组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7.7%和34.6%。综上所述,与SOC方案相比,一线EC+mFOLFOX6显著提高了BRAF V600E突变患者的缓解率和生存期,BREAKWATER方案可作为BRAF V600E突变型mCRC的新的一线治疗标准(Nat Med.2025 Mar;31(3):901-908. doi: 10.1038/s41591-024-03443-3)。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1838, encodeId=ad3d2261838c7,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493ae86920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结直肠癌#</a> <a href='/topic/show?id=ddb3105120a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康奈非尼#</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05120, encryptionId=ddb3105120aa, topicName=康奈非尼), TopicDto(id=78692, encryptionId=493ae869206, topicName=结直肠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hu Apr 24 11:32:07 CST 2025, time=2025-04-24,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Nat Nanotechnol:武汉大学张先正团队利用口服基因编辑纳米颗粒实现结直肠癌的化学免疫治疗!

该研究表明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1 (TRAP1)基因的破坏导致肿瘤细胞中亲环素D的移位,该基因编码肿瘤细胞中的线粒体伴侣蛋白。

结直肠癌早筛与防治的关键策略:对话仁济医院房静远教授

梅斯医学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房静远教授,分享其在结直肠癌预防、筛查及早诊领域的前沿知识与丰富经验。

PNAS:福建医科大学叶韵斌/厦门大学俞春东研究发现ID3通过重构MYC增强PD-L1表达以促进结直肠癌免疫逃逸

该研究证明,肿瘤细胞表达的ID3可增强PD-L1的表达,抑制CD8+ T细胞的浸润和激活,并促进CRC细胞的免疫逃逸。

顾晋教授: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结直肠癌治疗,如何从“不可能”到“新突破”?

【医悦汇】有幸邀请到北京大学首钢医院顾晋教授做客对话大咖栏目,深入探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在结直肠癌治疗中的创新实践,以及顾晋教授对未来的展望。

Cancer Res:中山大学兰平/何晓生研究发现精氨酸剥夺诱导结直肠癌细胞静止并增加其对铁死亡的敏感性

该研究发现,由于鸟氨酸转氨甲酰酶的缺乏,结直肠癌中精氨酸的生物合成受到限制。因此,结直肠癌细胞通过增加外部摄取来满足对精氨酸的需求。

Cell子刊:中山大学陈海涛等多团队合作揭示了人类遗传学和肿瘤内微生物群在结直肠癌进展中的相互作用!

该研究揭示了人类遗传学和肿瘤内微生物群在结直肠癌进展中的相互作用。

真实世界:结肠癌和直肠癌基因图谱有何差异,血液与组织突变检测一致性与ctDNA含量有关

研究分析 51982 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真实世界数据,发现超半数样本有 RAS 或 BRAF 致病变异,ctDNA 肿瘤分数≥1% 时液体活检敏感性达 100%,还分析了其他基因变异及生物标志物情况。

孔大陆教授组稿|Cancer Cell:时空单细胞分析揭示了结直肠癌对免疫治疗的不同反应背后的细胞动态机制

张泽民院士联合团队研究发现,通过分析接受 PD - 1 抑制剂治疗的 CRC 患者单细胞样本,揭示肿瘤内 Tex 等细胞程序与治疗效果关联,为免疫治疗 CRC 提供新见解。

【麻海新知】全静脉或吸入性挥发性麻醉与结直肠癌手术后的生存率:一项瑞典国家登记研究

研究整合瑞典两登记处数据,对 11598 名 1-3 期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分析,发现麻醉维持药(丙泊酚或吸入性挥发性药)选择与长期生存结果无关联。

《柳叶刀》:仅需2年一次,肠癌筛查选它更省事,10年预防效果不输肠镜!

《柳叶刀》COLONPREV 研究显示,在结直肠癌系统性筛查中,一般风险人群更倾向选粪便潜血试验,其预防 10 年内结直肠癌死亡效果不劣于结肠镜检查,二者在降低死亡率等方面效果相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