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mmHg的血压差,竟让心梗风险翻倍!很多人从没测过!
2025-05-20 全科学苑 全科学苑 发表于上海
今天,我们就来揭秘四肢血压测量的重要性,学会这些知识,或许能帮你躲过一场大病!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左手测血压正常,右手却偏高?或者走路时腿突然发麻,休息一会儿又好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可能是身体在提醒你——血管出问题了!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发布的《成人四肢血压测量的中国专家共识》指出:只测单侧手臂血压,可能会漏诊50%的高血压和动脉狭窄患者!今天,我们就来揭秘四肢血压测量的重要性,学会这些知识,或许能帮你躲过一场大病!
01 为什么测血压要“四肢齐上”?
在临床诊疗中,传统的单侧臂血压测量方法,在一些双上肢血压差异大、外周血管病的患者中可能会出现测量误差,甚至漏诊高血压患者。而四肢血压测量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血压信息,通过四肢血压同步测量获得的臂间血压差异(IAD)、踝间血压差异(IAND)和踝臂血压指数(ABI)等参数,可以提高锁骨下动脉、主动脉和下肢动脉狭窄性疾病的检出率,并用于预测心血管事件、心血管病死亡和全因死亡风险。
02 成人四肢血压测量的主要参数
上臂血压:正常参考值为90~139/60~89 mmHg。
踝部血压:正常参考值为青年人100~165/60-89 mmHg,中老年人110~170/60~89 mmHg。
正常情况下,踝部收缩压比上臂收缩压高17~20 mmHg以上。
传统测血压只量一只手臂,但很多人不知道:四肢血压异常=身体在报警!
1. 左右手血压差大(IAD)
>10 mmHg:心血管风险升高;
>20 mmHg:警惕锁骨下动脉狭窄(严重时会引发脑梗死)。
典型症状:头晕、手臂无力,甚至摸不到脉搏!
2. 脚踝血压异常(ABI)
ABI<0.9:下肢动脉狭窄(走路腿疼、发凉);
ABI≥1.4:血管钙化硬化(糖尿病人尤其注意!)。
注意:很多“腿抽筋”其实是血管堵了,别误以为是缺钙!
3. 踝间血压差(IAND)
>15 mmHg:单侧下肢动脉狭窄,可能发展为“间歇性跛行”(走几步就腿痛)。
影响四肢血压差异评价的因素
心房颤动患者因节律绝对不整,可能影响四肢血压差异的评价,建议使用多次血压测量的平均值。经桡动脉途径的冠状动脉介入术操作可能引起桡动脉和肱动脉痉挛、狭窄,甚至闭塞等并发症,从而影响IAD的评价。
03 四肢血压测量的设备与方法
目前市面上的动脉硬化检测仪可同步测量四肢血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可用2或4台同型号、经认证的电子血压计同步测量双臂或四肢血压。
测量方法:测量应在安静、温度适宜的环境中进行。测血压前30分钟内受检者需避免喝咖啡或饮酒、不进行剧烈活动、情绪平稳,并排空膀胱,在安静环境下充分休息5分钟以上。
测量时,受检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测量部位,仅测定双臂血压时可采用坐位,椅子需有靠背,上臂高度应与心脏水平一致。上臂血压测量时要选用大小合适的袖带,袖带下缘应在肘弯上2.5 cm,气囊宽度需覆盖上臂长的37%~50%,长度达到上臂周长的75%~100%。下肢血压通常测定踝部血压,推荐使用50 cm×14 cm左右的长方形袖带进行测量,袖带气囊宽度达小腿周长的40%,长度至少达到小腿周长的80%,袖带下缘距内踝上2~3 cm,松紧适宜。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示波法血压测量设备同时测量患者的四肢血压,连续测量2次,每次间隔1~2分钟,取后一次测量值或2次测量的平均值。
这些人必须测四肢血压!
-
IAD增大患者,当sIAD>20mmHg时,建议进行四肢血压测量。
-
青少年高血压患者,需排除主动脉缩窄。
-
急性胸痛患者,用于进行急性主动脉夹层的鉴别诊断。
-
走路腿痛、手臂发麻者、怕冷患者。
-
血压升高程度与靶器官损害不相称患者。
-
难治性高血压患者。
-
疑似大动脉炎或既往患过大动脉炎的患者。
-
长期吸烟、高血脂、糖尿病患者。
04 四肢血压测量中的注意事项
强调同步测量:人的血压是动态变化的,同步血压测量可以避免不同时间点血压值不同带来的影响,结果更为可靠。
血压水平影响:IAD受基础血压水平的影响,尤其是高血压患者。血压不稳定时,测得的四肢血压差异可能偏大。建议高血压患者在血压控制后重复测量四肢血压。
白大衣效应:四肢血压差异存在白大衣效应,随着测量次数的增加,IAD增大的检出比例逐渐降低。在白大衣性高血压患者中更为明显。多次不同临床背景下四肢血压均有异常,其临床价值更高。
血压测量臂的选择:通常以血压更高的一侧为血压测量臂。当sIAD≥10 mmHg时测量参照臂通常稳定不变。
上肢血压数据的应用:四肢血压测得的上肢血压数据不宜用于诊断高血压,临床上通常以坐位上臂血压作为诊断依据。四肢血压同步测量时测得的右上臂收缩压比单独测得的右上臂收缩压高2~3 mmHg。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学习了,问题是这个方法能行程吗
13
#臂间血压差异# #四肢血压测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