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过失!所有医生都无法回避的可怕错误……

2016-06-13 佚名 医学信使

医疗过失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医疗问题。当这个问题见诸报章后,对医师,甚至医院都会产生极为不好的印象。


医疗过失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医疗问题。当这个问题见诸报章后,对医师,甚至医院都会产生极为不好的印象。最近读了一本《一位外科医师的修炼》的书,作者是阿图·葛文德(曾入选《时代周刊》全球最有影响的100位人物)。虽然作者本身是一位著名外科医生,但他以极为客观的角度来剖析了这一问题,这并非是要为医师辩解。

何为医疗过失

医学本来就是一个不完美的科学,实际上还有许多的疾病医学界对此仍束手无策,这样就会明白医疗过失其中的缘由了。因此所谓的医疗过失,应该分为二种,一种是不知该如何处理这种疾病,只好姑且一试,但很不幸的是猜错了,造成病人病情加剧甚至死亡,于是造成医疗纠纷。另外一种应该叫做医疗疏失,明明是很清楚的疾病,却因为误诊或治疗时不小心造成无可挽回的结果,这种状况最常发生在外科手术上,因为作者本身就是外科医师,对此感受当然也就最深刻。

但人们总认为,医疗过失基本上是坏医师的问题。这不只是一般人的看法,就连律师和媒体也是这么想。但是一般人很难看到医疗疏失是怎么发生的,我们以为医疗过失是“特例”,其实医疗过失的发生很寻常,尤其是在常有侵入性医疗行为的外科。从最常见的:外科手术后把器械留在患者腹腔内。到过失致死:手术中漏了一个小步骤(却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导致病人死亡。


所有的医师都会犯下可怕的错误……

面对这些有过失的医师,一般人会怀疑他们怎么能继续行医,或者,我们希望他们受到惩罚。做错了事就要接收处罚,这是合情合理的,但是,事实却没有那么简单,在医疗中,千真万确的一件事就是:所有的医师都会犯下可怕的错误……

他曾问过多位值得尊敬的外科医师。他们都是作者认识的人,也都是从顶尖医学院出来的。他问他们,近几年,他们是否曾做出什么错事。每一个人都有故事可说。

权威与过失

当我们听到别人说某某是心脏外科方面的权威,就会想如果以后我心脏要开刀,一定要找他开。但这里产生了二个迷思,第一:不可能全部的心脏病人都能找他开刀,医师也是人,只有二只手,一天只有24小时,势必大部分的病人只能找二流、三流,甚至更差的医师开刀。任何一个行业都有能力优劣的人存在,医界当然也不例外,若你是找到技术较不纯熟的医师帮你开刀,发生过失的概率自然也会相对提高。第二个迷思:大家所谓的心脏权威,是天生如此厉害,还是经过一点一滴经验的累积才这么厉害,我想答案大家心知肚明,那请问他第一次执刀动手术时是不是像前面所说的技术不纯熟的医师一样,发生过失的概率很高呢?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就需要对于所谓的医疗过失重新定义了。

如果大家一直都有权威的迷思,不愿意让菜鸟动刀,那这些菜鸟如何变成权威呢!但话说回来,谁又愿意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呢,命只有一条,没了就什么都没了,毫无挽救的余地。对病人采取很公平的待遇,每个病人都有机会碰到菜鸟,藉以让这些菜鸟累积经验,但当病人是自己亲戚时,说什么也要找最有经验的医师。

标准作业程序

基本上医疗过失仍是会不断发生的,不可能从此没有,但医学界本身可以从制度面着手,让它发生的概率不断降低,也就是手术也应该有一套所谓的SOP(标准作业程序)。作者有举一个例子:加拿大有一家小医院,做疝气手术通常只要30—40分钟,复发率不到1%,但一般医院平均需时90分钟,而且复发率是10%-15%。

到底差别在哪里?因为这家医院只做这项手术,其他的都不做,并有一套SOP,每个医师都经过严格的训练,经验丰富,讲的确切一点,在这里的每位医师都像是一部机器,机器依照SOP来制造产品,不良率当然降低很多。如果每位医师都像机器一般精准,我相信过失自然会减少很多。

再例如麻醉:从上世纪60年代到上世纪80年代,麻醉致死率一直维持在万分之一到万分之二的水平,但有些医师仍希望能让这个概率再降低,于是去研究这些致死的原因,发现麻醉机的设计没有标准化,有些机器是顺时针转增加药剂的浓度,有些则是相反,如果不小心转错方向,当然容易造成疏失,于是找制造这些机器的厂商讨论统一机器转的方向。另外也发现最常见的疏失是没注意到病人的呼吸出现问题,原因可能是管线松动或呼吸管没接好,于是厂商制造了一种监视器来监测管子是否插错,并由麻醉医学会规定这种监视器列为全身麻醉的必备仪器。经过这些的改良,不到十年,麻醉致死率已降到二十万分之一以下。


这说明医疗过失,不只医院、医师有责任,监管机构也是责无旁贷,如果相关的人都愿意为它付出心力,这门不完美的科学势必可以再完美一点。

最近《英国医学杂志》刊文称,2013年,在美国至少有25万人由医疗过失致死,这一数字超过了由卒中和阿尔茨海默病致死人数的总和。研究人员认为,完全避免医疗过失不现实,但政府可以采取相应措施,建立“安全网”,追踪医疗过失的前因后果,以达到减少过失的目的。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09300, encodeId=5e381093005f, content=好文,值得学习,赞!,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4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https://wx.qlogo.cn/mmopen/NUyjXTCJjo7s7ZCKOmmbBTD6nE7gcd5OZpvyGEzkxBP3S275k5ZJVrsPkotZhBglRHM9rKvcj1OgkssqhcnoPw8zIaMZTF8c/0, createdBy=4c441942088, createdName=ylzr123, createdTime=Fri Sep 02 07:57:00 CST 2016, time=2016-09-02, status=1, ipAttribution=)]
    2016-09-02 ylzr123

    好文,值得学习,赞!

    0

相关资讯

专家视点——有关骨质疏松症医疗过失案例分析

作者:夏威夷大学名誉教授S. Y. TAN博士。 提问:1名60岁绝经后妇女因类风湿性关节炎接受强的松治疗,每日2.5 mg。6个月后,患者出现腰背疼痛,经检查发现L4椎体骨折。之前医生没有提醒其类固醇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症,也没有建议其补充钙、维生素D或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患者以医疗过失起诉,以下哪种说法最好? A. 骨质疏松症并不是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常见并发症,因此没有必要提醒患者这一风险。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