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报告 | 胆固醇代谢物7-DHC调控铁死亡:癌症治疗新靶点的发现

2025-05-14 iCombo iCombo 发表于上海

目前研究尚未明确7-DHC在不同肿瘤微环境中的动态变化规律,且其保护效应的剂量依赖性仍需深入探究。

导读

铁死亡(ferroptosis)是一种由铁依赖性磷脂过氧化驱动的非凋亡性细胞死亡形式,近年因其在癌症治疗中的潜在应用备受关注,但癌细胞逃逸铁死亡的代谢调控机制仍不明确。2024年《自然》杂志发表的两项研究揭示了远端胆固醇合成通路中的关键代谢物7-脱氢胆固醇(7-DHC)及其代谢酶7-DHC还原酶(DHCR7)在调控铁死亡中的核心作用。

通过全基因组筛选,两项研究均发现DHCR7缺失会导致7-DHC积累,从而显著抑制铁死亡。其机制在于7-DHC的甾醇核心含有共轭双烯结构,能够通过捕获自由基中断脂质过氧化链式反应,从而保护细胞膜磷脂免受氧化损伤。实验表明,通过药理学或遗传学手段降低7-DHC水平(如抑制其合成酶SC5D或DHCR7),可显著增强多种癌细胞(包括淋巴瘤、黑色素瘤)对铁死亡的敏感性,并在小鼠移植瘤模型中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和转移。值得注意的是,DHCR7突变在伯基特淋巴瘤和神经母细胞瘤患者中普遍存在,其缺失可通过提高7-DHC水平增强癌细胞对铁死亡的抵抗,进而促进肿瘤恶性进展。这两项研究均强调胆固醇合成通路与脂质过氧化防御系统的紧密关联,不仅揭示了胆固醇代谢与铁死亡之间的直接联系,还提出了靶向7-DHC合成通路(如DHCR7抑制剂)作为新型抗癌策略的可能性,为克服肿瘤铁死亡抵抗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潜在治疗靶点,标志着铁死亡调控机制研究的重要突破。

目前研究尚未明确7-DHC在不同肿瘤微环境中的动态变化规律,且其保护效应的剂量依赖性仍需深入探究。未来研究需关注:(1)7-DHC与其他抗氧化系统(如谷胱甘肽通路)的协同作用;(2)饮食胆固醇摄入对肿瘤铁死亡敏感性的影响;(3)开发特异性靶向肿瘤细胞7-DHC代谢的药物递送系统。这两项突破性工作为理解癌细胞代谢可塑性提供了新视角,也为精准调控铁死亡开辟了创新路径(Nat Cancer. 2024 Dec;5(12):1789. doi: 10.1038/s43018-024-00849-3.)。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5014, encodeId=0f5f226501437,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06a2e1405a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癌症治疗#</a> <a href='/topic/show?id=afa5965438d'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铁死亡#</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9,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71405, encryptionId=06a2e1405a8, topicName=癌症治疗), TopicDto(id=96543, encryptionId=afa5965438d, topicName=铁死亡)],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May 14 15:48:54 CST 2025, time=2025-05-14,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Biomaterials:锦州医科大学赵亮等团队合作研究发现“电荷重编程”碱化肿瘤细胞溶酶体促进多种癌症类型凋亡

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压电触发的溶酶体碱化新策略。结果表明,超声刺激下,(BaTiO3/Zr/Ca)BCZT产生的电子有效地碱化了溶酶体。

免疫治疗“六剑客”:O药、K药、T药、I药、B药、Y药如何重塑癌症治疗格局?

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这些药物的作用机制、适应证、特点、副作用及处理方法,带您全面了解免疫治疗的现状与未来。

抗癌新星:一种新型抗体毒素偶联物

免疫疗法有局限,《Nature Cancer》研究显示 MD 安德森癌症中心开发的 CD47 - LLO 通过激活先天性免疫,重塑肿瘤微环境。

Nature:破解免疫细胞"分裂悖论":疯狂增殖不突变的启示

《Nature》研究揭示 B 细胞在生发中心能动态调低每次分裂的基因突变概率,通过 “突变刹车” 技术避免因分裂过多累积有害突变,这改写了 “体细胞超突变” 理论,为疫苗及癌症治疗等提供新思路。

【论肿道麻】细胞外基质重塑与癌症治疗的深度剖析:机制、影响与展望

本文深入探讨了ECM重塑在癌症发展中的作用,其对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癌症治疗手段疗效的影响,以及治疗引发的ECM变化如何进一步影响肿瘤进程。

双特异性嵌合TCR-T细胞治疗:攻克癌症异质性的下一代免疫疗法

T细胞疗法在癌症治疗中至关重要,TCR-T通过与MHC作用激活免疫系统,与CAR-T各有特点。双靶点CAR-T能减少抗原逃逸,Bi-ChTCR技术实现创新,有望提供更优治疗选择。

把肿瘤变成 “猪肉”精准抗癌?国内团队抗癌疗法登上Cell,晚期患者90%病情刹车

中国科学家将编码猪α1,3-GT的基因整合到新城疫病毒构建NDV-GT,让癌细胞像“猪肉”被免疫系统攻击。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效果显著,这开创了溶瘤病毒疗法新范式,也推动了肿瘤治疗领域发展。

癌症治疗新靶点,最新Nature!

NRAS突变靶向药缺乏,研究发现SHOC2与NRAS(Q61*)突变肿瘤相关,NRAS与SHOC2直接相互作用,高通量筛选出干扰二者相互作用的小分子化合物,为RAS突变癌症治疗提供新靶点与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