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新标志物:识别对PegIFN-α治疗应答良好的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CXCR7_rs2952665

2025-02-12 雨露肝霖 雨露肝霖 发表于陕西省

本研究显示CXCR7_rs2952665对疗效预测同样有效,且构建含CXCR7_rs2952665的PGS预测效果更佳。能否较好的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既往研究表明慢乙肝患者在有限疗程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α)治疗后仍可能获得持久的免疫应答,特别是在基线HBeAg阳性患者中,但也发现患者的临床疗效存在个体差异,找到更多疗效预测指标有利于个体化治疗方案制定。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宿主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如CFB_rs12614、CXCR4_rs28367495、TRIM26_rs116806878可较好预测PegIFN-α治疗应答,且构建多基因评分(PGS)预测效果更佳。

近期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金林、蒋德科教授团队在Antiviral Research上发表了最新研究,共筛选出19个趋化因子受体7(CXCR7)相关SNPs,发现CXCR7_rs2952665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对PegIFN-α治疗应答的良好预测指标,GG基因型患者治疗应答更好;CXCR7_rs29526655个先前报道的SNPs组成的PGS对治疗应答预测效果更佳。

图片

 

研究方法

本回顾性研究筛选两个独立队列中接受PegIFN-α治疗至少48周后随访24周的慢乙肝患者,最终纳入年龄18 - 65岁、HBsAg阳性至少6个月、HBeAg阳性、HBV DNA > 105 copies/mL、2 × ≤ ALT < 10 ×正常值上限、入组时无肝硬化、6个月内未接受过抗病毒治疗的患者。主要疗效终点为HBeAg血清学转换、HBV DNA水平< 3.3 log10 IU/mL以及联合应答(CR),CR定义为HBeAg血清学转换且HBV DNA水平< 3.3 log10 IU/mL。在CXCR7基因区域内及其周围筛选出符合条件的SNPs,并在两个队列及合并队列中使用logistic回归、ROC曲线分析CXCR7 SNPs、PGS与PegIFN-α治疗应答间的关系及其预测性能。

 

患者基线

共纳入945例慢乙肝患者(队列1中238例,队列2中707例),其中男性超70%,平均年龄约29岁。队列1和队列2的平均HBV DNA水平相似(P = 0.135),队列1的平均HBsAg及HBeAg水平低于队列2(均< 0.001),队列1的平均ALT水平高于队列2(P = 0.029);先前报道的与慢乙肝患者PegIFN-α治疗应答相关的5个SNP(STAT4_rs7574865、CFB_rs12614、GNLY_rs11127、CD55_rs28371597和TRIM26_rs116806878)的基因型分布在两个队列中相似(P > 0.05)。

表1 接受PegIF-α治疗的中国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临床特征

图片

注:*代表基线水平

 

研究结果

01 CXCR7_rs2952665 G等位基因有利于PegIFN-α治疗应答,且GG基因型患者应答更佳

在两个队列中评估筛选出的19个标签SNPs与CR间的关系,发现仅有CXCR7_rs2952665由A突变为G与CR相关,且有应答者的CXCR7_rs2952665 G等位基因频率高于无应答者,表明CXCR7_rs2952665 G等位基因有利于PegIFN-α治疗应答。随着rs2952665 G等位基因数量的增加(AA,0;AG,1;GG,2),HBeAg血清学转换率逐渐上升,HBV DNA下降≥ 3.3 log10 IU/mL比例增加,且随着治疗及随访时间的延长,这种效果更加显著。例如在合并队列中,GG基因型患者较AA、AG基因型患者在72周时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V DNA下降≥ 3.3 log10 IU/mL的比例显著更高,如图1C、F所示。

图片

图1 各队列慢乙肝患者经PegIFN-α治疗后各时间点时,CXCR7_rs2952665的各基因型(AA、AG、GG)HBeAg血清学转换率(图A-C)及HBV DNA下降≥ 3.3 log10 IU/mL的比例(图D-F)比较。

GG基因型患者较AG、AA基因型患者72周时出现CR的比例更高,队列1(66.7% vs. 36.8% vs. 21.5%,P = 0.010)、队列2(40.0% vs. 25.3% vs. 18.5%,P = 0.066)、合并队列(50.0% vs. 28.8% vs. 19.3%,P = 0.002)中均如此。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rs2952665基因型与72周时CR显著相关,且相关性在校正基线其他影响因素后仍显著,如表2所示。

表2 CXCR7_rs2952665基因型与72周时联合应答间的相关性

图片

注:a表示基线值,b表示将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P值小于0.2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在合并队列中,GG基因型患者较AG、AA基因型患者在72周时出现HBsAg下降≥ 1 log10 IU/mL的比例更大,如图2F所示。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合并队列中rs2952665基因型和72周HBsAg下降≥ 1 log10 IU/mL显著相关,且相关性在校正基线其他影响因素后仍显著(OR1.61, 95% CI 1.10-2.34, P = 0.014)。

图片

图2 各队列慢乙肝患者经PegIFN-α治疗后各时间点时,CXCR7_rs2952665的各基因型(AA、AG、GG)出现联合应答(图A-C)及HBsAg下降≥ 1 log10 IU/mL的比例(图D-F)比较。

02 CXCR7_rs2952665的多基因评分与PegIFN-α治疗应答显著相关

某些SNPs在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中对PegIFN-α治疗应答的预测价值已被证实,包括STAT4_rs7574865、CFB_rs12614、GNLY_rs11127、CD55_rs28371597、TRIM26_rs116806878,它们各自的有利等位基因分别为T、C、C、T、C。有研究使用这5个SNP中的部分或全部来建立PGS以提高任何单个SNP预测的准确性。本研究拟重建一个包含CXCR7_rs2952665的PGS,通过汇总这些SNPs中的有利等位基因数量来预测PegIFN-α的治疗应答。

本研究显示PGS值较高的患者对PegIFN-α治疗应答率更高。PGS值高的患者较PGS值低的患者72周时HBeAg转换率及HBV DNA下降≥ 3.3 log10 IU/mL的比例显著更高,队列1、队列2、合并队列中均如此。72周时CR率在队列1(0.0%、11.5%、12.5%、26.2%、36.6%、60.0%,P = 1.69×10−6)、队列2(0.0%、15.5%、10.7%、19.9%、33.7%、38.6%,P = 1.69 × 10−7)、合并队列(0.0%、14.5%、11.2%、21.4%、34.5%、45.3%,P = 1.38 × 10−12)中随着PGS评分增加(≤ 1, 2, 3, 4, 5, ≥ 6)而增加。队列1、队列2、合并队列中PGS与患者经PegIFN-α治疗后第72周随访时CR有显著相关性,如表3所示。

表3 PGS与72周时联合应答间的相关性

图片

注:a表示基线值,b表示将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P值小于0.2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PGS和HBsAg下降≥ 1 log10 IU/mL之间也存在上述相似情况,PGS值较高的患者出现HBsAg下降≥ 1 log10 IU/mL的比例更大;合并队列中随着PGS评分增加,HBsAg下降≥ 1 log10 IU/mL的比例增加(分别为:0.0%、25.5%、37.5%、37.0%、39.3%、46.9%,P = 0.003)。合并队列中PGS与患者经PegIFN-α治疗后第72周时HBsAg下降≥ 1 log10 IU/mL有显著相关性,且校正基线其他影响因素后相关性仍显著(OR 1.20, 95% CI 1.05 - 1.38, P = 0.007)。

03 CXCR7_rs2952665的多基因评分对PegIFN-α治疗应答预测性能更佳

在合并队列中使用ROC曲线分析CXCR7_rs2952665和PGS对72周时CR的预测作用,并比较两种PGS(含或不含CXCR7_rs2952665)预测性能。CXCR7_rs2952665、不含CXCR7_rs2952665的PGS、含CXCR7_rs2952665的PG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45、0.648和0.667,提示虽然CXCR7_rs2952665本身的预测性能较低,但它与之前报道的其他SNPs结合构建更新的PGS可以明显提高对PegIFN-α治疗后出现CR的预测性能,如图3所示。

图片

图3 CXCR7_ rs2952665、不含rs2952665的PGS和含rs2952665的PGS对合并队列72周时出现联合应答的ROC曲线分析

注:不含rs2952665的PGS由STAT4_rs7574865、CFB_rs12614、GNLY_rs11127、CD55_rs28371597和TRIM26_rs116806878构建,含rs2952665的PGS由上述5个SNPs和CXCR7_ rs2952665构建。

肝霖君有话说

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乙肝病毒复制活跃,存在明显的肝脏炎症坏死和/或纤维化,《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建议对这部分患者予以抗病毒治疗以延缓疾病进展、改善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PegIFN-α作为慢乙肝一线治疗药物,通过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纤维化等多重机制发挥作用,但慢乙肝患者对PegIFN-α的免疫应答存在个体差异,提早识别治疗应答佳的慢乙肝患者有针对性地用药,可以最大程度优化治疗方案、提升患者获益。

CXCR7和CXCR4均为趋化因子12(CXCL12)的受体,在HIV感染和肿瘤发生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HBV感染中,既往研究发现CXCR4_rs28367495可以预测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对PegIFN-α的治疗应答,本研究显示CXCR7_rs2952665对疗效预测同样有效,且构建含CXCR7_rs2952665的PGS预测效果更佳。能否较好的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Luo M, Liang X, Zhou B, et al. CXCR7 genetic variant predicts treatment response of pegylated-interferon α in HBeAg-positive chronic hepatitis B patients[J]. Antiviral Research, 2024, 231.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1631, encodeId=ae8d22516315a,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315a534256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慢乙肝#</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53425, encryptionId=315a5342562, topicName=慢乙肝)],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Feb 12 14:57:44 CST 2025, time=2025-02-12,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2025-02-12 梅斯管理员 来自陕西省

相关资讯

【期刊导读】新发现:血脂异常可能影响PegIFNα治疗慢乙肝患者的疗效

近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余雪平教授及苏智军教授、闽南科技学院周勇军教授联合发表研究成果,结果表明,血脂异常会影响经核苷(酸)类似物(NAs)治疗的慢乙肝患者对PegIFNα的治疗应答。

慢乙肝患者HBsAg清除后5年累积肝癌发生风险极低,CAMP-B模型可用于肝癌风险预测

香港中文大学团队研究发现,中国香港慢乙肝患者HBsAg清除后5年累积肝癌发生率为1.2%,并建立CAMP-B模型预测风险,该模型有待临床验证。

【期刊导读】再添新证据:抗-HBc水平联合HBsAg可预测HBsAg清除

慢乙肝治疗中探索疗效预测指标是热点,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团队研究表明,基线HBsAg和第12周抗-HBc水平与HBsAg清除独立相关,特定水平组合可提高HBsAg清除率。

【期刊导读】荟萃分析: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可显著提高核苷经治慢乙肝患者的HBsAg清除率及血清学转换率

近期,一项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的荟萃分析表明:长期NAs治疗的慢乙肝患者加用PegIFNα治疗可显著提高HBsAg清除率及血清学转换率。

【期刊导读】代谢负担显著增加慢乙肝患者肝脏与肝外并发症的风险

结果表明,对于慢乙肝患者来说,代谢负担越重,肝内和肝外不良结局的风险就越大,而糖尿病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代谢风险因素。

【期刊导读】新证据: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影响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乙肝的疗效

研究揭示了合并NAFLD对慢乙肝患者接受NAs治疗疗效的不良影响,尤其是在病毒学应答方面。

【期刊导读】HBsAg低水平的慢乙肝患者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短期治疗可获得高HBsAg清除率

研究表明,Peg-IFNα-2b单药24周治疗对HBsAg<200IU/mL的慢乙肝患者效果显著,24周HBsAg清除率达52.1%,基线HBsAg水平和脂肪肝是HBsAg清除的独立预测因素。

【期刊导读】慢乙肝患者越早开始抗病毒治疗,肝癌发生风险越低

利用慢乙肝患者在首次接受抗病毒治疗前的基线数据来识别肝癌高危患者,并提出男性、开始治疗时已存在肝硬化及治疗起始年龄较大的慢乙肝患者肝癌发生风险更高。

【愈见乙肝2024】有肝癌家族史的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经多次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治疗获HBeAg和HBsAg清除

本期将与大家分享一例有肝癌家族史的HBeAg阳性慢乙肝患者经多次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 IFNα)联合治疗获HBeAg和HBsAg清除的病例。

【愈见乙肝2024】HBsAg清除、HBsAb水平较低时停药发生HBsAg复阳,短期再治疗获HBsAg血清学转换且HBsAb高

本期将与大家分享一例HBV DNA、HBsAg、HBeAg高水平的慢乙肝患者追求临床治愈的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