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集团进入线下的挑战和趋势

2018-09-10 佚名 Latitude Health

中国的医生集团则是搭建一个为少数人提供服务的平台,无法从规模上获得有效扩张,只能被迫去持有医疗机构,从而自我瓦解了这一模式并进入了一个竞争激烈并日益受到挤压的市场。

从公共卫生的角度来看,医疗的目的应该是为大部分人服务。这不仅体现在医疗服务上,也体现在医疗支付上。可是在当下的中国,不少新出现的医疗商业模式完全忽略了医疗为大部分人服务这个目的,转而瞄准小部分人,或者说是过于细分的人群,这导致了许多商业模式没有办法在医疗土壤中做下去并带来整个行业的改变。

过去几年涌现的医生集团是典型的这类商业模式困境产物。

虽然医生集团已经前后出现高达上千家,但主要以体制内为主,体制外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体制内医疗集团的主要模式是为基层、小医院和大中型民营医院匹配相应的大医院医生,主要是利用多点执业;同时还可以帮助想要自由执业的医生将自己的诊所落地。

这种医生集团的模式可以说是特有的,因为中国的医生身份不自由,有体制外和体制外的巨大差别。这样的模式受困于三点。

第一,仍然依赖多点执业,用医生的碎片化时间去服务。事实上大医院的管理层并不真正支持多点执业,因为医生隶属于医院,医院并不希望医生分散精力,而且医生在医院眼里也是自身的招牌和资本,名医为医院带来客流和产品收入,如果他们通过其他平台出去多点执业,出诊费将直接作为个人的收入,医院并没有动力去推动这个事情。

第二,这种医生集团走穴的模式和自身商业模式的规模化完全不匹配。美国医生集团主要是维护医生利益并增进市场竞争,增强市场上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他们会和医院一样保证医患关系长期性,对病人进行长期的管理。而靠体制内医生多点执业的碎片模式无法保证医生长期拥有自身的病人(除非导流回自己所在医院),并参与到病人的全面疾病管理中去。这种点到为止的做法无法保证疗效也无法长期留住病人,只可能是有一单做一单,很难持续扩张。

第三,这种模式面临利益分配的问题。要让体制内的好医生有动力去走穴,就必须给他们经济利益刺激。这就意味着走穴变成了赚钱的渠道,很多名医推高手术费和诊疗费,导致大部分人无法获得这类服务。除了医生的动力,体制内的医生集团本身存活方式也很成问题。如果要靠从医生诊费中分成存活,在目前很难有量的情况下,利益分配很成问题。国外的医生集团主要靠捐赠,招聘费用,项目赞助等方式,定位非盈利性的行业组织。相比之下,靠投资方快速拉动的医生集团模式在中国有更多的利益牵扯,长期看起来对推动整个行业变化的影响并不大。

而体制外医生集团是将公立医院中最赚钱的部门——手术这一块单独切出来,通过一定的专家资源来向广大的二三线城市投放,以弥补当地优质医生缺乏的空白。这一模式完全是复制当前公立医院的盈利模式。目前中国公立医院的主要盈利来自两块,门诊所带动的药品销售以及手术和与之相关的药品和医疗器械的使用,病床和相关医疗服务的收费都相对低廉,利润空间很低。

不过,人才是体制外医生集团的长期制约。目前跳出体制运作的医生仍然是少数,一旦离开了知名医院的光环,很多医生会觉得风险很大,而市场确实也是这样认可医生的,“只认庙不认和尚”。由于人才的匮乏,体制外医生集团很难进行高速扩张。而且大部分体制外医生集团主要走中高端路线,自身的服务对象也大大收窄,规模化始终是一个大问题。

当然,如何管控“外包”流程中的质量和风险是很大的问题。中国缺乏临床路径,也缺乏详细的医责界定标准,这对体制外医生集团提供服务都是很不利的。

面对上述一系列的困境,体制内医生集团大都奄奄一息,而体制外医生集团在无法满足估值的压力下被资本推动,被迫进入线下去开设诊所和医院,彻底放弃了轻资产模式。但一旦进入重资产领域,医生集团的挑战更大,不仅缺乏运营医疗机构能力,其商业模式也彻底改变。

为了更好的理解医生集团进入医疗机构的问题,先简单介绍一下美国医院和医生集团的合并浪潮。美国被医院拥有的医生集团从2010年的30%上升到2016年的48%。美国医院收购医生集团的主要原因是为了扩充获取病人的能力。随着支付方的压力增大,美国医院面临客流下降的危机,通过收购医生集团可以有效缓解这一危机。另外,由于医院的辐射半径有限,通过收购相近区域的医生集团,医院的触角可以伸出更远。而且,通过对周边医生集团的收购,大型医院可以逐步垄断地区医疗资源,从而在与支付方谈判的过程中获得价格优势,医疗服务价格上涨迅速。比如,在2002-2016年间,加州的商保公司支付给医院的费用上升了167%。

中美两国当前都面临大医院的扩张,只是美国的医生集团经历了蓬勃发展期之后,面临支付方的压力不得不与医院抱团取暖,最终被医院合并,而中国的医生集团在一个还不具备发展条件的市场上强行被资本催化无果后被迫反向去自身持有医院。

但是,持有医院就不得不面临公立体系的竞争和医保控费的压力。中国大型优质医院都是公立机构,随着近年来发展紧密型医联体,大医院的跑马圈地加速,这让其也形成了地区性垄断,特别是在县域和部分医疗资源竞争较弱的地区。随着这些地区性垄断机构的形成,民营医疗机构的压力日益凸显。另外,随着医保控费的加强,特别是药价和医疗行为的管控,医院的利润将面临较大的打压。而如果进入中高端领域,市场规模狭窄,无法做出规模。这与原先构想的通过医生集团和医院合作的模式相差甚远,直接进入了线下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

当然,通过开设医生诊所或独立日间手术中心来搭建平台正成为医生集团所开设的医疗机构的发展模式,但正如上述的分析,想通过一个平台的独立服务机构来为少数人提供服务是无法真正做大规模的,只能是小规模的发展。如果要做大规模还是需要真正的去管理和运营医院自身,而不是依靠多点执业的医生。开设医院不仅仅是医生集团的软肋,也意味着医生集团模式本身的彻底瓦解。

从本质上来说,医生集团是为医生的利益去和支付方以及医院进行博弈的的组织,这一组织的发展目标是在与其他两方的博弈中寻求平衡。而中国的医生集团则是搭建一个为少数人提供服务的平台,无法从规模上获得有效扩张,只能被迫去持有医疗机构,从而自我瓦解了这一模式并进入了一个竞争激烈并日益受到挤压的市场。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医生集团热潮背后,人才问题仍是主要痛点

要真正实现医生“单位人”向“社会人”这一身份的转变并非易事。尤其是对于体制外的医生集团,由于医生需要考虑的是放弃编制及其附属的身份和福利,还有来自市场的风险,因此医生集团的人才招募一直是难题之一。

95%空壳化的医生集团将何去何从?

八月的最后一天,博德嘉联医生集团创始人谢汝石医生宣布离职,这一人事变动仿佛一个“繁荣”时代的终结:作为国内第一家拿到营业执照的医生集团,创始人各奔东西,而不久前更有媒体刚刚曝出目前95%的医生集团其实都是空壳化运作。曾经一时风头无两、热钱青睐的医生集团前景存疑。“医生集团“是个舶来品,自2014年被引入中国以来,长久受困体制的中国医生如重获自由的笼中鸟,迅速抱团结对,成立了大大小小近千家医生集

打破唯学分制,继续教育才能让医生获取真正的教育

继续医学教育是基础医学教育和毕业后医学教育等学历教育制度的有效补充,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学习阶段,其目的是帮助在职的医务人员不断学习同本专业有关的新知识、新技术。继续医学教育体系在促进医生临床水平不断提高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在现实中,由于继续医学教育缺乏针对性和实质性考核,且培训流于形式、商业色彩浓重、参会走马观花、学分非法买卖等现象突出,导致继续医学教育变了味儿,挣学分成了参加继续医学

医生集团:法律关系理清了吗

目前,医生集团方兴未艾,成为激发医生群体活力的一种新业态。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全国已有大大小小各类医生集团500余家。

从“被僵尸化”到谢汝石离职 中国医生集团路在何方?

从2014年第一家医生集团出现,到2018年“僵尸医生集团”的讨论,历经千家数量喷发期,中国的医生集团正由量变走向质变。就在业界围绕“医生集团空壳化”运作的同时,医生集团探索者谢汝石宣布退出博德嘉联,为讨论之火添了一把柴。博德嘉联是我国首家获得营业执照的医生集团,对于医生集团发展具有开创性意义。曾经,医生集团被认为是没有建立组织架构的“医生组织者”,到与民营医院携手探索PHP模式,从备受质疑

深思|求苟且而不得的时代! 从跪下到倒下的医生,从尊严到生命的扼杀

当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当医闹入刑成为法律之剑,当中国医师节获批设立,我天真地以为,辱医、伤医、杀医的黑暗历史即将终结,医患和谐、尊医重卫将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