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 J Mol Sci:携带 GDF2 和 BMPR2 变异的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临床特征
2024-03-14 刘少飞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该研究发现,在亚洲特发性和遗传性肺动脉高压患者中,BMPR2、ATP13A3和GDF2基因中的变异最为常见,其中BMPR2和GDF2变异亚组与较差的血液动力学表现相关,而GDF2变异患者呈现较低的G
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种血管性肺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亚洲人群相对于其他人群,尤其是白种人,PAH的发病率更高,这表明了遗传因素在PAH的发病中的重要性。本研究利用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对亚洲特发性和遗传性PAH患者进行基因变异的全面分析,以探究其与PAH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BMPR2、ATP13A3和GDF2基因中的变异在亚洲PAH患者中最为常见。特别是BMPR2和GDF2基因的变异亚组,其患者的血液动力学表现更差,表明这些变异可能与PAH的严重程度相关。此外,GDF2变异患者年龄较轻且GDF2值明显较低,暗示了GDF2在PAH发病机制中的特殊作用。
首先构建了WES文库,并进一步通过聚合酶链反应和Sanger测序验证了PAH队列中的候选变异。在69名患者中,发现BMPR2、ATP13A3和GDF2基因中的变异发生率最高。在BMPR2基因变异方面,有两个无义变异(c.994C>T, p. Arg332*;c.1750C>T, p. Arg584*)、一个错义变异(c.1478C>T, p. Thr493Ile)和一个新的框内缺失变异(c.877_888del, p. Leu293_Ser296del)。在GDF2变异方面,有一个可能致病的无义变异(c.259C>T, p. Gln87*)和两个错义变异(c.1207G>A, p. Val403Ile;c.38T>C, p. Leu13Pro)。BMPR2和GDF2变异亚组的血液动力学表现更差。此外,GDF2变异患者年龄较轻,并且GDF2值明显较低(135.6 ± 36.2 pg/mL, p = 0.002),与非BMPR2/non-GDF2突变组(267.8 ± 185.8 pg/mL)相比。与非BMPR2/non-GDF2突变组相比,BMPR2变异携带者的血液动力学表现更差。此外,与对照组相比,GDF2变异携带者的GDF2值明显较低。在某些遗传背景中,GDF2可能是一种保护性或矫正性修饰因子。
总体而言,本研究揭示了亚洲人群中与PAH相关的遗传变异特征,并为进一步研究PAH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对于了解不同人群中PAH的发病机制以及个体化治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Wang MT, Weng KP, Chang SK, Huang WC, Chen LW. Hemodynamic and Clinical Profiles of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tients with GDF2 and BMPR2 Variants. Int J Mol Sci. 2024 Feb 27;25(5):2734. doi: 10.3390/ijms25052734. PMID: 38473983.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肺动脉高压# #基因突变#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