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性肺炎
2022-09-18 ANDs ANDs
90%以上的水痘-带状疱疹肺炎发生在成人因各种原因免疫受损的患者中。免疫抑制性疾病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皮质类固醇治疗或器官移植是水痘-带状疱疹肺炎的易感因素。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性肺炎
概述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在儿童初次感染引起水痘,恢复后病毒潜伏在体内,少数病人在成人后病毒再发而引起带状疱疹,故被称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性肺炎为该病毒感染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90%并发于成年人,更常见于淋巴瘤等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临床表现
肺炎症状多发生于出疹后2~6天,亦可出现于出疹前或出疹后10天。少数患者症状轻微,可于数天后恢复,大部分除典型皮肤表现外,常有高热,可达40℃,咳嗽、血痰、咯血、胸痛,严重时出现气急、进行性呼吸困难。
诊断要点
病灶多为5-10mm大小结节,结节周围可见磨玻璃样的晕环,常多发,可分布于肺内任何区域。
CASE 1 M49 发热皮疹
诊断:水痘-带状疱疹肺炎
图1-5胸部CT轴向图像显示随机分布的、小的、界限不清的结节,两侧肺内有一个周围的磨玻璃不透明晕。病人出现皮疹。经抗病毒治疗后,患者症状和肺结节明显改善。
CASE 2 M26 躯干多发脓疮
诊断:水痘-带状疱疹肺炎
胸部X线片显示双肺多个小结节。高分辨率CT扫描显示双肺5~10 mm大小不等的结节。
CASE 3 F29 皮疹后发热咳嗽
诊断:水痘-带状疱疹肺炎
初步胸片显示右上叶有一些小结节。肝门淋巴结肿大被怀疑。两天后,发现多发约3~5mm大小的结节,全肺发布,中、下肺内有磨玻璃密度及实变。
HRCT扫描显示两肺多发大小不等结节,边缘清晰或周围有磨玻璃晕。肺中、下肺主要表现为磨玻璃密度、小实变、小叶间隔增厚等。双侧胸腔积液少量,怀疑双肺门淋巴结肿大。
CASE 4 M58 皮疹发热
诊断:水痘-带状疱疹肺炎
CT扫描显示5~10 mm大小、边界不清的结节,周围有磨玻璃晕。
CASE 5 M24 咳嗽咳血皮疹
诊断:水痘-带状疱疹肺炎
胸片显示双肺多个结节状片状浸润。
胸部CT扫描显示多个随机分布的小结节,边界不明,周围伴晕,局部实变。
患者皮疹如图所示,血清水痘-带状疱疹IgM呈阳性。阿昔洛韦10 mg/kg静脉滴注4d,患者症状及胸片均有明显改善。
水痘和带状疱疹病毒是是一种双链DNA病毒,水痘在以前未感染的个体中代表原发病(儿童常见),带状疱疹代表潜伏病毒的重新激活。
在大多数水痘病例中,都有在发病前3至21天与受感染儿童接触的病史。发病的特点往往是高烧,可在皮疹前2至3天。皮疹出现几天后,肺炎的症状和体征就会出现。当肺炎发展,皮疹往往是异常严重,往往延伸到口腔粘膜和咽部。
水痘-带状疱疹肺炎是这种病毒感染最常见的并发症,有时导致死亡。水痘病人肺炎的整体发病率似乎约为14%,但在入院的成年人中,可能高达50%。
90%以上的水痘-带状疱疹肺炎发生在成人因各种原因免疫受损的患者中。免疫抑制性疾病如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皮质类固醇治疗或器官移植是水痘-带状疱疹肺炎的易感因素。妊娠、严重吸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严重皮肤皮疹也被视为危险因素。
皮疹出现后几天内出现肺炎症状,包括咳嗽、呼吸困难、咯血、呼吸暂停、胸痛、发绀和发烧。病例系列分析表明,随着阿昔洛韦的出现,由水痘肺炎引起的死亡率有所下降,尽管在免疫功能低下的宿主中仍高达22%。
水痘-带状疱疹肺炎的诊断依赖于在水痘活动性感染背景下发现新的肺浸润。应寻求并排除肺浸润的其他原因。组织学上病毒包涵体的发现为水痘-带状疱疹肺炎的诊断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在胸部X线片上,肺炎可引起5至10毫米不明确的结节,这些结节可能汇合在肺部的不同区域。小圆形实变通常在皮损消失后一周内消退,但可持续数月。在少数病人中,病变钙化并无限期地保持为数量众多,明确界定,随机分散,2至3毫米密集钙化。急性期可能会发生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但这是不寻常的。
薄层CT表现主要反映以气道为中心的多中心出血和坏死。常见的表现包括多发结节,直径1~10 mm,周围可有磨玻璃状晕,可融合。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病毒性肺炎#
160
#病毒性#
132
#带状疱疹病毒#
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