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晓燕/胡凯教授团队证实序贯输注CD19-20 CAR-T治疗r/r DLBCL安全有效

2025-05-18 聊聊血液 聊聊血液 发表于上海

北京高博医院开展了一项单中心前瞻性研究,评估了CD19-20 CAR-T疗法治疗r/r DLBCL的疗效和安全性。

CD19-CD20 CAR-T

CD19 CAR-T细胞疗法虽然显著提高了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r/r DLBCL)的客观缓解率,但约46-60%的患者在一年内复发,抗原丢失或突变以及CAR-T细胞在体内的持久性有限是导致复发的关键因素。序贯输注CD19和CD20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D19-20 CAR-T疗法)已被提出作为一种潜在的解决方案,可以延长CAR-T细胞的持久性,从而改善长期预后。

北京高博医院开展了一项单中心前瞻性研究,评估了CD19-20 CAR-T疗法治疗r/r DLBCL的疗效和安全性,近日Pre-proof于《Cytotherapy》,通讯作者为胡凯教授和克晓燕教授。

1.jpg

研究方法

研究设计:该研究为单臂、单中心、注册性、前瞻性研究,于2019年3月至2022年1月在北京高博医院开展。

患者选择:年龄≥18岁的r/r DLBCL患者,包括DLBCL-非特指型(DLBCL-NOS)和转化型滤泡性淋巴瘤(tFL)。

CAR构建和CAR-T细胞制备:使用携带第二代抗CD19或抗CD20 CAR的慢病毒载体,包含4-1BB共刺激和CD3-zeta信号域。

临床程序:允许桥接治疗,清淋化疗后进行CAR-T细胞输注,输注剂量为2×106 CAR-T细胞/Kg。

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估:主要终点为序贯CD19-CD20疗法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次要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ORR)、缓解持续时间(DOR)、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

研究结果

临床特征:共纳入32例患者,其中21例(65.6%)完成了序贯CD19-CD20 CAR-T治疗。患者均为既往≥3线治疗。中位年龄54岁,61.9%的患者经历过化疗复发,38.1%为化疗难治性。33.3%为>60岁,66.7%为IPI≥3, 47.6%为包块≥5cm。检测患者中47.1%携带TP53突变。71.4%接受了桥接治疗。在CD19 CAR-T不可检测(外周血,FCM检测)后输注CD20 CAR-T细胞,中位间隔3.72个月。

安全性:所有不良事件(AE)均在CAR-T输注后30天内发生。CD19 CAR-T输注后,81.0%的患者出现CRS,其中9.5%为≥3级;4.8%的患者出现ICANS,均为2级。CD20 CAR-T输注后,81.0%的患者出现CRS,均为1-2级,未观察到ICANS。

2.jpg

有效性:21例完成治疗的患者中,61.9%的患者在CD19 CAR-T输注后达到部分缓解(PR),38.1%达到完全缓解(CR)。CD20 CAR-T治疗后,13例PR患者中有10例(76.9%)转化为CR。中位随访24.7个月,71.4%的患者在数据截止日期时仍维持缓解。在32例患者的意向治疗分析中,ORR为65.6%。完成输注的21例患者中位PFS、DOR和OS均未达到,3年PFS和OS分别为71.9%和95.2%;意向治疗分析中,32例患者CD19 CAR-T输注后的中位PFS为23.54个月,CD19 CAR-T输注后的中位OS未达到,3年OS为57.3%。6例出现疾病进展的患者中有3例 (50%) 在复发时进行重复活检和 IHC 免疫表型分析:2例患者CD19-/CD20+ 复发,1例患者CD19+/CD20-,无CD19/CD20 双阳性复发。

3.jpg

CAR-T细胞的扩增及持续性:在患者的外周血(PB)中检测到CD19和CD20 CAR-T细胞的有效扩增,CD19 CAR-T细胞的中位扩增峰值为60×106/L,CD20 CAR-T细胞的中位扩增峰值为3.61×106/L。在CD19 CAR-T治疗后达到PR和CR的患者显示出类似的CAR-T细胞扩增峰值(PR:63.6×106/kg vs. CR:53.9×106/kg,p=0.47)。CD19 CAR-T细胞在外周血中的中位持续时间为90天,CD20 CAR-T细胞为28天。CAR-T细胞的持续时间与长期临床疗效之间存在相关性(DOR r=0.492 p=0.024;PFS r=0.5 p=0.02;OS r=0.58,p=0.006)。

总结

序贯CD19-CD20 CAR-T治疗在r/r DLBCL患者中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并可能减少复发,改善PFS和OS。

低级别CRS和ICANS可控,几乎所有高级别CRS和ICANS事件都可逆,未观察到治疗相关死亡。

PR患者在接受CD20 CAR-T治疗后可能获得临床获益,缓解深度的改善可能通过互补抗原覆盖实现。

与历史数据相比,序贯治疗后的生存结果更为乐观,表明不同抗原靶向的CAR-T治疗可能预防早期复发。

序贯CD19-CD20 CAR-T治疗可能无法完全防止复发,抗原丢失仍然是序贯多靶点CAR-T治疗的一个临床挑战。

CAR-T细胞持久性与长期临床疗效之间存在相关性。

参考文献

Fei Xue , Rui Liu , Zhonghua Fu , Peihao Zheng , Fan Yang , Shaomei Feng , Yuelu Guo , Hui Shi , Lixia Ma , Biping Deng , Xiaoyan Ke , Kai Hu , Sequential CD19-20 CART therapy for refractory/relapsed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Cytotherapy (2025), doi: https://doi.org/10.1016/j.jcyt.2025.04.063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5526, encodeId=40722265526c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2acd40e7ba'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Car-T细胞疗法#</a> <a href='/topic/show?id=89821269956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8,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077, encryptionId=2acd40e7ba, topicName=Car-T细胞疗法), TopicDto(id=126995, encryptionId=898212699569, topicName=复发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at May 17 22:38:24 CST 2025, time=2025-05-17,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CBM】钱文斌/张会来教授等总结提高CAR-T淋巴瘤疗效的策略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为提高CAR-T细胞疗法在淋巴瘤治疗中的疗效所采取的多项策略,包括改进抗原识别、抑制免疫检查点信号、增强杀伤能力、提高安全性以及代谢和表观遗传调控等方面的创新方法。

读书报告 | CAR-T 细胞治疗的长期并发症

本综述系统探讨了CAR-T治疗后非复发死亡率(NRM)的主要诱因——感染和继发性恶性肿瘤(如T细胞淋巴瘤)。

从血液到实体瘤:CAR-T疗法的“中国方案”与全球突破

中国 CAR - T 疗法在肿瘤治疗领域成果斐然,血液恶性肿瘤已有五款产品获批。实体瘤探索也有进展,多个瘤种临床试验显示疗效,还挖掘出 Claudin18.2 等潜力靶点,前景广阔但面临挑战。

【Nature子刊】CAR-T治疗DLBCL失败后格菲妥单抗治疗,中位OS达14.7个月:一项2期研究结果

针对 CAR - T 治疗失败的 DLBCL 患者,LYSA 开展前瞻性 2 期研究。结果显示,格菲妥单抗抗肿瘤活性显著,安全性良好,可作为新的治疗选择。

【Cancer Letters】导致CAR-T细胞扩增和持续性缺陷的机制及应对策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学者总结了CAR-T细胞在不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实体肿瘤中的扩增和持续性特征,并分析了导致CAR-T细胞扩增和持续性缺陷的机制。

【AJH】创新治疗:环磷酰胺成功治疗CD19 CAR-T引起的致命ICANS

安徽医科大学附院报告,一 50 岁 ALL 女性用 CD19 CAR-T 治疗后出现致命 ICANS,使用环磷酰胺成功救治,为 CAR-T 治疗中 ICANS 的处理提供新思路。

首次报道!CART治疗DLBCL后五年持续存在CART细胞,成功自然怀孕并妊娠

近日报道了一例女性病例,该患者有弥漫性大 B 细胞淋巴瘤(DLBCL)病史,接受试验性 CAR-T 细胞治疗,5年后仍持续存在 CAR-T 细胞,随后妊娠并产下一名健康男孩。

Med | CD19 CAR-T细胞疗法:为MDA5阳性皮肌炎伴间质性肺病患儿带来新希望

本研究首次报道了CD19 CAR-T细胞疗法在MDA5+DM-RPILD患儿中的应用。其在患儿中取得了显著的长期疗效,包括皮肤、运动和呼吸功能的改善,以及B细胞的重新生成。

CAR-T之父Carl June教授:从概念到治愈,CAR-T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CAR-T 细胞疗法革新癌症免疫疗法,源于免疫疗法发展,经多阶段演进。其历经多代创新,在血液瘤和实体瘤等治疗中取得进展,也用于非肿瘤疾病。现面临生产和安全等挑战,下一代技术有望解决,前景可期。

综述:CAR-T的神经毒性

CAR-T 细胞疗法治疗癌症有疗效但伴神经毒性,综述探讨 ICANS、MNT、TIAN 三类神经毒性,分析其临床特征、机制、诊断等,强调多学科协作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