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谈 | 晚期结直肠癌三线治疗选择

2025-06-24 iCombo iCombo 发表于上海

晚期结直肠癌的一线、二线治疗目前大多以化疗联合靶向治疗为主,显著延长了患者的PFS和OS,但对于无法治愈或NED的患者而言,在一线、二线标准方案耐药之后还会面临接受三线治疗及后线治疗。

导读 

晚期结直肠癌的一线、二线治疗目前大多以化疗联合靶向治疗为主,显著延长了患者的PFS和OS,但对于无法治愈或NED的患者而言,在一线、二线标准方案耐药之后还会面临接受三线治疗及后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三线治疗及后线治疗方案也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日益丰富,有越来越多的标准方案可选择,如TAS102联合贝伐珠单抗、TAS102、瑞戈非尼、呋喹替尼等药物。除此以外,基于生物标志物指导下的个体化精准治疗(Biomarker-directed therapy,BDT)也使三线治疗及后线治疗得到了进一步的疗效提升和患者的生存延长。

我们通过对晚期结直肠癌三线治疗选择按照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一一进行证据梳理,包括一二线治疗时未使用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MSI-H/dMMR患者、MSS/RAS和BRAF基因均野生型的患者、MSS/RAS和BRAF基因均野生型的患者、MSS/RAS和BRAF基因突变型的患者分层治疗的方案介绍。此外,还包括对于存在少见/罕见基因突变患者基于BDT的个体化方案,包括NTRK融合突变、HER-2基因扩增、BRAF V600E突变、KRAS G12C突变、POLE/POLD1突变等患者的个体化用药证据的介绍,希望为大家提供用药参考。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0773, encodeId=b40822e0773d2, content=好文章谢谢分享,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fb729751594, createdName=ms7000000947358956, createdTime=Wed Jun 25 07:42:02 CST 2025, time=2025-06-25, status=1, ipAttribution=安徽省),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0752, encodeId=00ed22e07529c,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493ae86920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结直肠癌#</a> <a href='/topic/show?id=363119e422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三线治疗#</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9742, encryptionId=363119e4220, topicName=三线治疗), TopicDto(id=78692, encryptionId=493ae869206, topicName=结直肠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Jun 24 23:37:34 CST 2025, time=2025-06-24,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6-25 ms7000000947358956 来自安徽省

    好文章谢谢分享

    0

  2.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0773, encodeId=b40822e0773d2, content=好文章谢谢分享,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fb729751594, createdName=ms7000000947358956, createdTime=Wed Jun 25 07:42:02 CST 2025, time=2025-06-25, status=1, ipAttribution=安徽省),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0752, encodeId=00ed22e07529c,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493ae869206'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结直肠癌#</a> <a href='/topic/show?id=363119e422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三线治疗#</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9742, encryptionId=363119e4220, topicName=三线治疗), TopicDto(id=78692, encryptionId=493ae869206, topicName=结直肠癌)],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Jun 24 23:37:34 CST 2025, time=2025-06-24,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6-24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Gut Microbes:L-丝氨酸助力产生大肠杆菌促进结直肠癌的致癌效应新机制解析

一项最新发表在权威期刊《Gut Microbes》上的研究揭示,肠道致癌大肠杆菌(colibactin-producing Escherichia coli,简称CoPEC)通过重新编程肠上皮细胞的代

NEJM:死亡风险降低51%,无进展生存期近乎翻倍!这类结直肠癌一线治疗新突破

BRAF V600E突变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差,BREAKWATER研究显示,encorafenib+西妥昔单抗+mFOLFOX6一线治疗较标准治疗显著延长PFS和OS,安全性可控。

ASCO 2025 | 靖昌庆教授、林振宇教授团队结直肠癌领域重磅研究成果一览

医悦汇】特别整理了ASCO会议上结直肠癌领域靖昌庆教授、林振宇教授团队重磅研究成果,供广大医学同仁交流学习。

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

结直肠癌免疫治疗中,dMMR/MSI-H 对 ICI 敏感,pMMR/MSS 和 MSI-L 需联合治疗,溶瘤病毒、CAR-T 等新策略正发展,面临疗效和安全性挑战。

死亡风险降低1/3!结直肠癌发病年轻化,26万人数据支持40岁开始筛查

一项纳入26万人的大型队列研究表明,采用免疫法粪便潜血检测(FIT)的情况下,将结直肠癌的筛查起始年龄从50岁提前至40-49岁,可使发病风险降低25%,死亡风险降低34%。

ASCO 2025 | 丁克峰教授、许剑民教授团队结直肠癌领域重磅研究成果一览

【医悦汇】特别整理了ASCO会议上结直肠癌领域丁克峰教授、许剑民教授团队重磅研究成果,供广大医学同仁交流学习。

【指南分享】中国恶性肿瘤整合诊治指南—直肠癌(2024版)

《中国恶性肿瘤整合诊治指南- 直肠癌(2024 版)》充分参考了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整合相关领域专家意见,形成了更新版本。

Sci Transl Med:中南大学容鹏飞等合作表明合成生物学驱动的成熟TLS形成诱导增强结直肠癌的抗肿瘤免疫!

该研究表明合成生物学驱动的成熟TLS形成诱导增强结直肠癌的抗肿瘤免疫。

JAMA:基于ctDNA 的液体活检筛查或可为结直肠癌筛查提供新选择!

在这项评估结直肠癌筛查测试的大型诊断准确性研究中,基于血液的测试证明了在平均风险人群中检测结直肠癌的准确性是可接受的,并为结直肠癌筛查提供了额外的选择。

逆转早发性 CRC 趋势需要的不仅仅是降低建议的筛查年龄

全球早发性结直肠癌发病率攀升,其侵袭性强、确诊多中晚期,筛查是关键,需优化筛查策略、完善预防体系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