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Grok 3 发布,引入链式思维技术(并与chatGPT,deepseek对比,Grok3真的强!)

2025-02-20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发表于威斯康星

刚刚,马斯克旗下公司的人工智能Grok 3正式发布,已经推出并展示了以下主要功能和改进:

刚刚,马斯克旗下公司的人工智能Grok 3正式发布,已经推出并展示了以下主要功能和改进:

1、高级推理能力:Grok 3 被描述为具有“非常强大的推理能力”,在测试中超越了目前已知的任何发布的模型。这包括更高效的复杂问题解决能力。

2、更快的处理速度:由于训练在xAI的Colossus超级计算机上,使用了10万块Nvidia GPU,其处理速度和智能程度得到了显著提升,计算能力是Grok 2的十倍。

3、深度搜索功能:Grok 3 引入了“Deep Search”功能,这对传统搜索引擎如Google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4、多模态处理:Grok 3 能够处理文本和视觉数据,提供更丰富的交互体验。

5、“Think Harder”模式:引入了一种新模式,允许用户要求Grok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或推理,处理复杂问题。

6、语音模式:虽然发布时尚未推出,但计划在一周后推出语音功能。

7、链式思维(Chain of Thought)推理:Grok 3 采用了链式思维技术,使其能够像人类一样逐步解决复杂任务,提供逻辑严谨的回答。

8、减少幻觉:通过使用合成数据集和自我修正机制,Grok 3 减少了错误和幻觉的产生,提高了准确性。

9、大规模训练数据:Grok 3 的训练过程使用了巨大的数据集,包括法院案件的文件,增强了其在法律领域的理解和回答能力。

这些功能和改进使Grok 3 成为xAI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又一重大进展,尤其是针对需要复杂推理和大规模数据处理的应用场景。

确实在一些基准测试中领先

为了测试不同的AI, 采用同样问题进行测试,使用同一个并不常见的神经外科疾病,询问也比较模糊,很难有准确答案的。看看它们的效果:

首先出场的是Grok 2 (这是旧版本,整体而言,还不太理想。Grok3会有大幅度改进)

Grok3的效果:

果然效果完全不同,还考虑到儿童等复杂情况。

如果开启Grok3的深度思考则给出如下答案,并附有文献:

详细报告
以下是关于烟雾病外科手术指征的全面分析,基于当前医学知识和临床实践,适合专业读者参考。
引言
烟雾病(Moyamoya病)是一种以大脑主要动脉(颈内动脉末端及其分支)慢性进行性狭窄或闭塞为特征的罕见脑血管疾病,常伴有颅底异常血管网形成(烟雾状血管)。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治疗主要集中在改善脑血流和预防卒中(脑缺血或脑出血)。外科手术是主要的干预手段,旨在通过血管重建术预防神经功能恶化。以下是手术指征的详细分析。
方法
本报告基于多源文献,包括日本健康劳动福利部烟雾病研究委员会的2021年指南2021 Japanese Guidelines、PMC文章Current Surgical Options、Frontiers in Surgery文章Surgical Techniques以及其他相关研究。通过网络搜索和文献回顾,整合了症状性患者、无症状患者及儿童患者的指征。
手术指征的分类
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证据,手术指征可分为以下几类:
1. 症状性脑缺血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患者反复出现一过性神经功能缺损,如肢体麻木、无力、言语困难或视力模糊,通常由情绪激动、哭泣、运动或热食诱发。这是儿童和成人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手术的重要指征。
  • 脑梗死: 已发生明确的缺血性卒中(如偏瘫、失语等),表明脑血流不足已造成不可逆损伤。为防止进一步卒中,手术通常被推荐。
  • 症状频率和严重程度: TIA频繁发生或症状加重(如每周多次发作,或影响日常生活),提示疾病进展,手术优先级更高。
2. 脑出血
  • 出血型烟雾病(常见于成人)患者若出现脑实质出血、脑室内出血或蛛网膜下腔出血,手术可通过改善血流动力学,降低烟雾状血管负荷,从而减少再出血风险。
  • 即使出血后症状稳定,搭桥手术仍可能被考虑,以预防未来事件,尤其在伴有缺血症状或血管造影显示进展时。
3. 无症状但高风险病例
  • 对于无明显症状的患者,若存在以下情况,可能仍需考虑手术:
    • 脑血流动力学受损: 功能影像(如SPECT、PET或灌注CT/MRI)显示脑血流储备下降或灌注缺损,提示缺血风险增加。
    • 疾病进展: 随访影像学检查发现血管狭窄加重或烟雾状血管增多。
    • 家族史: 家族性烟雾病史(遗传因素增加风险)。
    • 单侧病变进展: 单侧病变但有进展为双侧的趋势。
  • 决策需权衡自然病程风险与手术并发症,建议根据Frontiers Article进行功能影像评估,如CT灌注或MRI动脉自旋标记。
4. 儿童患者特殊考虑
  • 儿童烟雾病进展较快,且脑缺血可能导致认知发育迟缓、癫痫或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因此,即使症状较轻(如偶发TIA),也常建议尽早手术,以保护发育中的大脑。
  • 年龄越小(如低龄儿童),手术优先级越高,因其自然病程风险更大。
影像学证据支持
  • 脑血管造影(DSA): 显示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大脑前动脉或中动脉显著狭窄/闭塞,并伴有典型的烟雾状血管网。这是诊断和评估手术必要性的金标准。
  • 功能影像: SPECT、PET或灌注CT/MRI显示脑血流储备下降或灌注缺损,是手术的重要依据。
  • 疾病分期: Suzuki分级常用于评估疾病严重程度,II-IV期患者多为手术候选者。
手术方式与选择
手术方式包括直接搭桥术、间接搭桥术及联合搭桥术,具体选择取决于患者年龄、血管条件和术前评估:
  • 直接搭桥术: 如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吻合术(STA-MCA bypass),适合血流重建需求迫切的成人患者。
  • 间接搭桥术: 如脑膜-动脉贴敷术(EDAS),常见于儿童或血管条件不适合直接搭桥者。
  • 联合搭桥术: 结合直接和间接方法,适用于复杂病例。
根据Stanford Medicine,手术后住院约3天,术后可能有头皮疼痛或头痛,但限制较少。
不建议手术的情况
  • 急性期卒中: 脑梗或脑出血急性期(通常术前需等待2-3个月,待病情稳定)。
  • 无症状且无进展证据: 部分无症状患者可选择观察随访,但需定期影像学检查。
  • 高手术风险: 如严重全身疾病(心肺功能不全)、凝血功能异常或患者拒绝手术。
讨论
手术指征的确定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结果和患者个体情况。国内外指南(如2021 Japanese Guidelines)建议,对于有症状的患者(缺血或出血型),尽早手术可显著降低卒中风险。无症状者则需动态观察,除非存在高危特征(如严重血流储备下降)。儿童患者因疾病进展快,建议早期干预。
结论
烟雾病的外科手术指征包括症状性脑缺血(如TIA、中风)、症状性脑出血及无症状但有严重血流动力学受损的患者。儿童患者因发育影响,手术门槛较低。手术方式需根据患者年龄和血管条件选择,直接或间接搭桥术均可,目标是预防卒中和改善脑血流。
表格:手术指征总结
类别
具体指征
备注
症状性脑缺血
TIA、脑梗死
症状频繁或加重需优先手术
症状性脑出血
脑实质出血、脑室出血
预防再出血风险
无症状高风险
血流储备下降、疾病进展
需功能影像支持
儿童患者
即使轻症也建议手术
保护发育,降低进展风险
关键引文
Disclaimer: Grok is not a doctor; please consult one. Don't share information that can identify you.

chatGPT 4o:

chatGPT o3 mini

deepseek的回答:

你认为哪个AI在医疗领域表现出色呢?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2493, encodeId=5dd6225249379,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d3a024808e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人工智能#</a> <a href='/topic/show?id=40551243687f'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Grok 3#</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1,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4368, encryptionId=40551243687f, topicName=Grok 3), TopicDto(id=24808, encryptionId=d3a024808e0, topicName=人工智能)],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Feb 18 14:26:35 CST 2025, time=2025-02-18, status=1, ipAttribution=威斯康星)]
    2025-02-18 梅斯管理员 来自威斯康星

相关资讯

OpenAI奥特曼自曝:GPT-5要来了,未来人工智能将走向何方?

奥特曼刚刚一则推文,在网络上掀起了讨论狂潮。他透露,OpenAI 的下一步是发布 GPT-4.5,这是其最后一个非思维链 (CoT) 模型。它的内部代号是 Orion,不过他没有解释 GPT-4.5

Nature Medicine:当人工智能点亮心脏迷宫:改写持续性房颤治疗史的开端

《Nature Medicine》研究表明,AI 引导的心脏消融术改变持续性房颤治疗困局。其通过 Volta AF - Xplorer 系统精准定位异常放电灶,提升无复发生存率,对介入医学意义重大。

复旦大学郭剑明/王烁团队《自然·通讯》:人工智能赋能肾癌精准诊疗

该研究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通过术前CT图像精准预测肾脏肿瘤的良恶性及侵袭性,为肾脏肿瘤的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了全新的科学依据。

ChatGPT o3-mini、DeepSeek R1 和 Qwen 2.5在9个领域大对比

OpenAI的o3-mini 模型现已在 ChatGPT 的免费套餐中提供,它是一款紧凑但功能强大的 AI 模型,旨在在高级推理、编码能力和数学问题解决方面表现出色,在美国数学邀请赛 (AIME) 中

人工智能之战:ChatGPT、Qwen、DeepSeek——谁将赢得未来?

人工智能领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ChatGPT、DeepSeek 和 Qwen 正在争夺主导地位。每种模型都声称在特定领域(编码、效率、多语言支持)中具有优势——但它们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