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多发性骨髓瘤一线自体移植复发后异基因对比自体移植
2025-05-17 聊聊血液 聊聊血液 发表于上海
美国学者通过系统回顾,分析了一线自体移植后复发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自体或异基因移植的疗效。
多发性骨髓瘤
自体干细胞移植是多发性骨髓瘤的标准一线治疗,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首次自体移植后大多会复发。对于这部分患者,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可能有治愈潜力,但与高治疗相关死亡率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相关。此外随着新疗法的出现,异基因移植作为挽救治疗的使用已显著减少,尽管有专家共识建议一线自体移植后复发的患者接受异基因移植。
德国学者最近开展了一项前瞻性随机研究,以探索一线自体移植后的患者随机接受异基因移植或传统治疗,但该研究想必需要数年才能披露结果。因此美国学者通过系统回顾,分析了一线自体移植后复发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自体或异基因移植的疗效,近日发表于《Cancer》。
研究结果
文献回顾:研究者检索了1995年至2024年10月间发表的英文文献,纳入了五项比较异基因与第二次自体移植的研究。另外两项比较复发后有无合适异基因移植供者患者的研究则单独分析。从两个大型数据库,即日本血液干细胞移植学会和国际血液与骨髓移植研究中心(CIBMTR)中获取815例患者的个体数据。通过Shiny应用程序对五项较小研究(三项比较allo-SCT与auto-SCT,两项比较供者vs无供者组)中通过Kaplan-Meier曲线呈现的数据进行了数字化。
个体患者数据分析:在CIBMTR数据集中,自体移植组的OS显著长于异基因移植组(29.8个月 vs. 12.2个月,p<0.001)。在合并分析中,自体移植组的OS和PFS也均优于异基因移植组。
数字化数据研究:在三项研究中,自体移植组的PFS和OS均优于异基因移植组。
供者vs非供者研究:在两项比较有、无供者的研究中,有供者的患者PFS更好,OS也有改善。
总结
在首次自体移植后复发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第二次自体移植的OS和PFS优于异基因移植。
对于首次自体移植后复发的患者,异基因移植不应再被推荐为标准治疗选择。
随着新疗法的出现,异基因移植的使用可能会进一步减少。
该研究提供了在现代治疗背景下,对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首次自体移植后复发时,选择第二次自体移植而非异基因移植的有力证据。这对于临床决策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在新疗法可及性有限的地区。
参考文献
Ludwig H, Bernhard S, Ikeda T, et al. Allogeneic versus autologous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after relapsing following first line autologous transplantation for multiple myeloma: a systematic review. Cancer. 2025;e35896. doi:10.1002/cncr.35896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多发性骨髓瘤# #自体干细胞移植#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