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吹狠了会得面瘫?医学真相是这样的
2025-05-15 疼痛康复研究 疼痛康复研究 发表于上海
本文介绍面瘫的定义、解剖、病因、症状与治疗,指出吹空调和面瘫无直接关系,阐述吹空调后出现面瘫的直接与潜在诱因,提出夏天吹空调预防面瘫的 “三不” 原则。
随着天气温度的升高,越来越热了,风扇空调都要用起来了,但是,听说吹空调会面瘫,这是真的吗?我们往下看。
一、什么是面瘫
面瘫,又称面神经麻痹,是指由于面神经受损导致面部肌肉运动功能丧失的一种常见疾病。
根据病因,面瘫可以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特发性面瘫(如贝尔氏麻痹)通常原因不明,而继发性面瘫则是由已知病因引起,比如感染、卒中等。
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是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也称贝尔麻痹。
二、面神经的解剖
面神经是第七对脑神经。由感觉、运动和副交感神经纤维组成,分别管理舌的味觉,面部表情肌运动及支配舌下腺、下颌下腺和泪腺的分泌。
走行
面神经从延髓脑桥沟出脑,进入内耳道,在其外侧端,面神经进入面神经管行向外侧,在内耳道迷路前庭窗的上方转折向后走行。
面神经在面神经管内形成膨大的膝状神经节,膝状神经节内含有传导来自舌前2/3 味觉纤维的胞体和传导外耳、外耳道、鼓膜外侧面的一般躯体感觉纤维的胞体。
面神经管内的分支
①上方发出分支,支配镫骨肌。
②下方发出鼓索支,支配舌前2/3 的味蕾纤维及舌下腺和下颌下腺的分泌。
③在膝状神经节处发出含副交感纤维的岩大神经,支配泪腺、腭及鼻黏膜的腺体分泌。
颅外分支
面神经从茎乳孔出颅后,发出分支支配茎突舌骨肌、二腹肌后腹及枕肌。其余运动轴突向前进入腮腺并发出分支支配面部表情肌。
①颞支:支配额肌和眼轮匝肌;
②颧支:支配眼轮匝肌及颧肌;
③颊支:支配颊肌、口轮匝肌及其他口周围肌;
④下颌缘支:分布于下唇诸肌;
⑤颈支:支配颈阔肌。
三、面瘫的病因
目前,研究发现较大可能引起面瘫的因素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感染,另外一类是“非感染”。
1.感染因素
单纯疱疹病毒激活被认为是最常见的原因,大多数人发生面瘫也都是感染所致。
单纯疱疹病毒是一种特别“喜欢欺负”神经的病毒(嗜神经病毒),用 PCR-DNA 检测发现,这种病毒再激活后,会沿着神经的轴突(类似于电线)扩散,造成炎症和脱髓鞘(好比是破坏了电线外面的那层绝缘材料)。
除了单纯疱疹病毒外,很多其他病毒也会通过多种途径来攻击面神经,比如大家最熟悉的流感病毒也是其中的“可疑凶手”。
2.“非感染性”因素
主要原因有压迫和缺血,集中在妊娠期的女性。
在妊娠期间的女性,面瘫的发病风险会是平时的 3 倍,尤其是在怀孕最后 3 个月和产后第 1 周的时候。其中的原因就可能和这个阶段的“液体滞留”有关,因为太多的“水分”可能会造成神经压迫。
另外,妊娠期也让身体处在一个“高凝状态”,继而容易让滋养神经的小血管形成血栓,神经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继而发生损伤。
四、面瘫的症状
1.额纹消失:无法抬眉、皱眉(与中枢性面瘫的关键区别)。
2.闭眼困难:患侧眼睑无法闭合(闭眼时眼球上翻露出白色巩膜)可能伴随流泪减少或增多(泪腺分泌异常)。
3.口角歪斜:嘴角下垂,无法做鼓腮、吹口哨等动作。微笑或咧嘴时歪向健侧。
4.味觉异常:部分患者患侧舌前2/3味觉减退(面神经鼓索支受累)。
5.听觉敏感:少数出现患侧耳对声音过敏(镫骨肌神经受累)。
6.其他伴随症状:耳后疼痛(贝尔氏麻痹早期常见)。亨特综合征(带状疱疹引起)时,外耳道或耳廓出现疱疹。
若面瘫伴随以下症状,可能提示脑卒中或严重疾病,需立即就诊:
-
突发剧烈头痛、呕吐、肢体无力或麻木(尤其是一侧肢体)、言语不清、视力下降、眩晕、行走不稳等。
只要觉得不适,面部明显歪斜,建议最好不要耽误,立即就医。
五、面瘫的治疗
1.药物治疗:
-
短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地塞米松或泼尼松,以减轻局部炎症反应和水肿。
-
应用神经营养代谢药物,如维生素B1、甲钴胺,以帮助恢复神经功能。
2.物理因子治疗:
-
急性期可进行超短波无热量治疗,每日1次,以改善神经的缺血及水肿。
-
急性期过后,使用电磁波治疗仪照射局部,加快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水肿的消除,减轻疼痛。
-
恢复期可加用低中频刺激治疗,以助面部肌肉主动收缩的改善。
3.传统中医治疗:
-
电针及患侧面颊部火罐法,每次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
-
穴位注射法,使用维生素B1或维生素B12,或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每穴注射0.5ml,每次用3-4穴。
4.运动疗法:
恢复期患者同时还可以进行表情肌功能训练,如抬眉训练、耸鼻训练、示齿训练、努嘴训练、鼓腮训练和闭眼训练。
图源:中华医学会
每个动作训练10-20次,每日训练2-3次,可以自己面对镜子完成,肌肉无力时可以用手指辅助练习。
六、吹空调与面瘫的关系
先说答案:吹空调和面瘫没有直接关系。
(一)为什么有些人会在吹完空调后出现面瘫?
1.直接诱因:冷刺激导致面神经功能障碍
①血管痉挛理论
冷风直吹面部可能导致面部血管(尤其是供应面神经的小动脉)突然收缩,引发局部缺血。面神经因缺血、水肿而受压,导致神经信号传导异常,出现肌肉瘫痪(如嘴角歪斜、闭眼困难等)。
②神经炎症反应
长期冷刺激可能激活神经周围的免疫反应,导致神经鞘膜水肿。面神经在穿过颅骨狭窄的骨管时,水肿会进一步压迫神经,加重功能障碍。
2.潜在诱因:病毒感染与免疫力下降
①潜伏病毒再激活
部分面瘫患者伴随单纯疱疹病毒(HSV-1)或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感染。冷刺激可能削弱局部免疫力,激活潜伏病毒,引发神经炎症。
②免疫力波动
疲劳、压力或睡眠不足时吹空调,免疫系统对病毒的防御能力下降,病毒易侵袭面神经。
(二)夏天吹空调,预防面瘫的“三不”原则
①不着急
别从户外一进屋就急着开空调。此时全身毛孔张开,突遇冷空气会使血管迅速收缩,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应先缓一缓、消消汗,再开空调。
②不贪凉
人的体温虽然是可以调节的,但也有承受的极限。室内外温差最好不超过8℃,一般比较适合的温度是25-26℃。
③不直吹
空调风直接吹在身上,容易受凉,可能引起面瘫。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症状# #面瘫#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