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真报告 | 双侧肾母细胞瘤儿童检出WT1胚系突变,多维度检索为患者带来切实指导!

2025-06-15 苏州绘真医学 苏州绘真医学 发表于上海

1 岁双侧肾母细胞瘤患儿检出 WT1 基因 p.R435 * 胚系突变,该突变属高致病风险,提示遗传风险,需术后化疗并定期评估肾功能。

肾母细胞瘤(Wilms tumor,WT)患儿的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已接近90%;同时性双侧肾母细胞瘤(BWT)占儿童肾脏肿瘤的5%-7%,OS为87%,低于单侧WT儿童。此外,这一类患儿患终末期肾病(ESRD)的风险依然很高。BWT患儿易出现胚系变异,分子变异形式多样,故推荐对于BWT患儿推荐常规进行胚系基因变异筛查,尤其要关注WT1基因是否异常,推荐利用外周血采用高通量测序(如全外显子)检测可能的基因变异。(证据等级:IIIb;推荐强度:B)

——《中国儿童双侧肾母细胞瘤诊疗专家共识》

近期,我司为一位年仅1岁的肾母细胞瘤儿童患者,出具了一份遗传性肿瘤105基因检测报告。今天,就来专业且通俗地解读一下这份报告。

一、检测基本信息速览

患者临床诊断为双侧肾母细胞瘤,且右侧肾母细胞瘤已行剜除术。本次送检血液标本检测遗传性肿瘤105基因,旨在于指导肿瘤的遗传性评估。我司为之做了二代测序(NGS)检测并伴随全流程的样本质量控制,保障检测准确性且坚持客观指导。

图片

图1 患者病理报告

患者报告检出的WT1基因p.R435*胚系杂合变异,为无义突变,表示编码WT1基因的第435位氨基酸由精氨酸(R)替换成终止密码子(*),导致蛋白编码提前终止,形成截短的WT1蛋白,影响基因功能,提示具备遗传风险。

图片

图2 患者基因检测结果

二、先看指南/共识,双侧肾母细胞瘤基因检测备受推荐!

该受检者为双侧肾母细胞瘤患者,在《中国儿童双侧肾母细胞瘤诊疗专家共识》中提到[1],BWT患儿易出现胚系变异,主要包括WT1、TRIM28、CTR9、AMER1、TP53、CTCF等基因异常,分子变异形式多样,故推荐对BWT患儿进行胚系基因变异筛查,检测方法可采用高通量测序或靶向测序;同时也鼓励对肿瘤组织进行检测,以期发现更多的体细胞变异信息以及预后相关分子特征。《儿童肾母细胞瘤病理诊断共识》指出[2],WT1是抑癌基因,其突变以错义突变和无义突变为主,且和肾源性肾残余、WAGR综合征等发病密切相关,甚至和病理分型和远期预后有关。

NCCN Wilms Tumor指南将WT1、CTNNB1、DROSHA、WTX(AMER-1)、DGCR8、SIX1、BCORL1、MLLT1、MYCN和SIX2列为最常见的胚系基因突变,其他还有:FBXW7、REST、TRIM28、NYNRIN、KDM3B、XPO5和DICER1[3]。并强调这些基因胚系突变在肾母细胞瘤患者中为反复突变。所以,不同共识/指南一致强调了肾母细胞瘤患者做基因检测的重要意义!而临床也理应落实检测,为患者的病情提供更多的管理指导!

图片

图3 NCCN指南的推荐

三、再查数据库,权威数据库给出WT1突变指导!

据文献报道,约10%-17%肾母细胞瘤患者是与肿瘤遗传易感综合征相关[4]。遗传因素理应成为肾母细胞瘤的关注内容。翻阅权威数据库NCBI—GeneReviews®—Wilms Tumor Predisposition[5],它提到,约1%-2%的肾母细胞瘤患者至少有一位亲属也被诊断为肾母细胞瘤。并汇总肾母细胞瘤相关的常见基因和位点等,包括REST,TRIM28、WT1基因突变等。

图片

图4 摘自NCBI—GeneReviews®—Wilms Tumor Predisposition

来重点关注患者检出的WT1基因,该基因胚系突变在肾母细胞瘤发生率为1%-5%,并且高致病风险突变包括截短突变,70%-80%的WT1突变发生在8/9号外显子上,<2%的突变发生在9号内含子上;其他变异具备中等致病风险。而本次患者检出的p.R435*突变,正是发生在8号外显子上的截短突变,应是高致病风险突变。另外,WT1突变导致的综合征(WT1 Disorder)可发展为肾脏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等,并且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因此,对于该案例患者而言,也提示患者父母或者其他血缘亲属检测该基因突变的必要性,做好相关疾病的预防计划。

图片

图5 WT1相关疾病的治疗和表现

四、又检索文献,为BWT患者提供些许临床管理方案

在预后上,据研究报道,WT1突变相关肿瘤较散发型更早发病,且双侧病变比例高(约15%),需警惕早期转移。合并性发育异常(DSD)的男性患者预后较差,需密切随访[6]

在治疗上,推荐所有BWT患儿均推荐进行术后化疗。推荐参考SIOP2016或COG AREN0534术后化疗方案进行治疗,且保持整个治疗周期内所遵循的治疗方案一致。当双侧肿瘤为I期,病理危险度分组为中低危组也推荐进行术后化疗(证据等级:IIb;推荐强度:B)。同时,推荐BWT患儿在治疗和随访过程中在肾内科医生指导下定期进行肾功能评估,评估频率可与肿瘤学评估同步[1]

图片

图6 BWT患者治疗的流程图

此外,还检索到一些临床试验信息,现阶段,靶向肾母细胞瘤蛋白(WT1)的癌症疫苗—WT1肽疫苗在多项I/II期的临床试验试验已证明其对多种癌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据报道,WT1树突状细胞疫苗已获得日本厚生省批准,可有效预防20余种癌症,属于预防性广谱肿瘤疫苗,具体信息可关注相关文章和官方网页[7-8]

图片

图7 WT1相关的一些临床研究

针对肾母细胞瘤的遗传性检测,我司“遗传性肿瘤105基因检测”包括WT1、FBXW7、DICER1等基因突变,若想更全面地检测指南/共识推荐基因,可以考虑“遗传性肿瘤625基因检测”。此外,共识也鼓励对肿瘤组织进行检测,以期发现更多的体细胞变异信息以及预后相关分子特征 ,所以,如果同步关注WT1胚系和体细胞突变检测,我司“肾母细胞瘤450基因检测,实体瘤1299基因检测”能够覆盖,进一步增选“肾母细胞瘤染色体拷贝数检测”,能够更为全面地为患者带来治疗,预后和遗传性指导!关于肾母细胞瘤的科普,更多转至:【绘真科普】肾母细胞瘤为什么要进行基因检测?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9403, encodeId=87c32269403a0,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caac825640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肾母细胞瘤#</a> <a href='/topic/show?id=72ea83e04e2'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胚系突变#</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82564, encryptionId=caac8256402, topicName=肾母细胞瘤), TopicDto(id=83704, encryptionId=72ea83e04e2, topicName=胚系突变)],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Sun Jun 15 00:27:59 CST 2025, time=2025-06-15,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2025-06-15 梅斯管理员 来自上海

相关资讯

儿童肾母细胞瘤诊疗规范(2019 年版)

肾母细胞瘤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在所有儿童恶性肿瘤中约占6%;15 岁以下儿童中,发病率约为 7.1/100,000(美国),但亚洲人群中发病率略低;单侧肾母细胞瘤患儿中,男:女=0.92:1,平均诊断年龄为44 个月,大约10%的肾母细胞瘤伴有先天发育畸形。随着化疗、手术、放疗等多种治疗手段的综合应用,总体生存率已经达到85% 以上。目前,世界范围内肾母细胞瘤的治疗可分为两个类别,一是

Lancet Child Adolesc Health:外显子测序发现儿童肾母细胞瘤新的Wilms肿瘤易感基因

肾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儿童肾癌,其具有遗传异质性。 虽然目前已经鉴定出了几种Wilms肿瘤易感基因,但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可能存在更多的易感基因。

爪征临床影像病例分析

你知道什么是“爪征”吗?

论文解读|Hongbing Liu教授团队新研究揭示肾母细胞瘤潜在治疗靶点

该研究聚焦于HDACs和EZH2在WT肿瘤发生中所扮演的角色,为未来的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

“绘”解读真报告丨肾母细胞瘤检出FBXW7基因胚系+体系共突变,警惕发病儿童的遗传风险!

4 岁男童肾母细胞瘤术后化疗后转移,基因检测发现 FBXW7 胚系和体系双突变。解释了突变意义、遗传风险、致病原因,还介绍了肾母细胞瘤诊疗共识、指南推荐的检测指标和相关基因检测项目。

“绘”真报告 | 肾母细胞瘤检出BRAF V600E突变,指导患者靶向治疗

肾母细胞瘤多见于儿童,近年成人病例渐增。一例19岁女性WT患者检出BRAFV600E突变,该突变常见于伴后肾腺瘤样区域的WT,靶向药物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等显示良好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方向。

儿童肾母细胞瘤诊断治疗建议(CCCG-WT-2016)

2015年10月中国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对以美国肾母细胞瘤协作组(MWTS)-5方案为基础的WT-2009方案再次进行回顾性总结。 本建议在WTSG-5 方案基础上 ,根据前期临床总结和国际报告进行本期方案修改如下:(1)由于多家报告及国内多中心报告均提示肾母细胞瘤FH 型Ⅱ期预后并不优于Ⅲ期,本建议前期总结提示Ⅱ和Ⅲ期5年EFS 均为78%,说明Ⅱ期治疗尚未到位,或者Ⅱ期的分期标准容易产生误差(对

JNCI:双侧肾母细胞瘤对化疗的反应与组织学亚型有关

研究评估了双侧肾母细胞瘤患者对新辅助化疗的反应与肿瘤的组织学亚型之间的关系。

Cancer Discov:遗传性突变肾母细胞瘤的基因组特征和进化

研究表明,不同的基因突变会在肾脏发育的不同阶段影响肿瘤形成。一些肾癌中的常见基因突变,如WT1和TRIM28,不仅决定了肿瘤发生的可能性,还限制了潜在的肿瘤驱动突变的多样性。

Nature Reviews子刊:综述:肾母细胞瘤研究进展

综述了肾母细胞瘤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目前所面对的挑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