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误诊漏诊率近9成的疼痛

2018-12-23 记者 马丹萌 实习记者 毛可馨 财新网

纤维肌痛症与心理问题密切相关,是风湿免疫科第二大疾病,发病率仅次于骨关节炎,但由于患者和医生普遍缺乏对该跨学科疾病的认识,误诊漏诊率至今居高不下,患者个人和医保负担沉重46岁的浙江女子杨燕,11年前突发肩后部疼痛,此后疼痛区域扩展至双肩和头颈,发病时头颈部僵硬。32岁的台州女子陆雪,4年前刚生下女儿,产后不久出现持续腰痛。此后疼痛不断蔓延至头、脸、骶骨、手指关节、臀部、腿部,全身十几处,疼痛发作时

纤维肌痛症与心理问题密切相关,是风湿免疫科第二大疾病,发病率仅次于骨关节炎,但由于患者和医生普遍缺乏对该跨学科疾病的认识,误诊漏诊率至今居高不下,患者个人和医保负担沉重

46岁的浙江女子杨燕,11年前突发肩后部疼痛,此后疼痛区域扩展至双肩和头颈,发病时头颈部僵硬。

32岁的台州女子陆雪,4年前刚生下女儿,产后不久出现持续腰痛。此后疼痛不断蔓延至头、脸、骶骨、手指关节、臀部、腿部,全身十几处,疼痛发作时手脚僵硬。

对于这种僵痛“怪病”,中国尚无流行病学统计。如果根据德国公布的发病率估计,全国范围内,有着相似症状的患者大约2400万人。更严重的问题是,这些病人里每十个有九个都被误诊。原本对症下药可以治好的疼痛,有些误诊反而导致不可逆的损伤,从此再难康复。

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风湿科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心身风湿学组组长梁东风说告诉财新记者,内地二三级医院对这种疾病的正确诊断率可能只有8.2%,绝大多数患者都曾被反复误诊、漏诊,“即使到了三甲医院,这个病的误诊率也非常高,而那些小诊所根本没算进去。”

梁东风介绍,上述疼痛症状的发生与心理问题密切相关,是风湿免疫科第二大疾病,发病率仅次于骨关节炎,但由于患者和医生普遍缺乏对该跨学科疾病的认识,其误诊漏诊率至今居高不下。

而直到辗转看病五年后,杨燕才第一次听到这个从未听过的病名:“你得的是纤维肌痛。”

那已经是2012年9月的一天。饱受多年疼痛折磨得杨燕起了个大早,独自坐上从老家余姚到杭州的大巴,来到浙江省中山医院,在该院疼痛科,她才终于确诊。

陆雪比杨燕要幸运一些。她是在在患病一年多以后,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确诊的。而此前她多次被不同医院的医生诊断为强制性脊柱炎。

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诊断。梁东风说,他非常不愿看到纤维肌痛患者被误诊为强直性脊柱炎,原因是,后者是一种致残性疾病,一旦纤维肌痛患者被误诊为此病,将遭受巨大打击,“患者一看是这个诊断,觉得将来会残疾,本来心理状态就不好,误诊成强直,往往难以自拔,治疗结局就会很差。”

北京市协和医院风湿科主任曾小峰告诉财新记者,该病在西方或许比中国更常见一些,用西方的发病率估算中国的患病人数可能偏高,但在现实中,这类患者确实很多,而且误诊普遍。如果无法对症治疗,不但病痛持续,甚至常常因因误诊而加重病情。

梁东风至今对一个误诊患者印象深刻。2002年,他曾给一位山西女性看病,她在30岁时做过一次妇科绝育手术,此后因家中孩子多、其他成员分担少,因此生活压力大,心情时常烦闷,后出现了全身疼和怕冷的症状。

“她怕凉怕到什么程度?根本不敢开窗户。7月份来看病,她穿着五层毛衣,戴着棉帽,穿着棉皮鞋,还有毛裤。”梁东风说,这名女患者当时跑了很多医院和科室,也找到过他,但由于对该病认识不足,他最终将其诊断为普通的骨关节炎,直到2013年,该患者再次找到梁东风时,才确诊为纤维肌痛症。治疗仅一个月后,患者的五层毛衣就逐渐脱掉,怕冷症状也有明显改善。

缩短患者的求诊经历,也可以降低医保负担。“这个病的误诊对医保负担非常大。”梁东风说,“因为患者总是到处看,无谓的检查就非常多,如果能尽早诊断,会很明显减少医保负担的。”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1407367, encodeId=eae5140e36711,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144966640f8'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漏诊#</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37,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66640, encryptionId=144966640f8, topicName=漏诊)],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2d362645427, createdName=makuansheng, createdTime=Tue Dec 25 07:32:00 CST 2018, time=2018-12-25, status=1, ipAttribution=)]

相关资讯

脑膜血管周细胞瘤误诊1例

患者女性,45岁,因脑肿瘤多次术后12年,发现复发2天入院。体检:左侧枕部“U”形长约15 cm的手术瘢痕,愈合好,视野右眼颞侧偏盲、左眼鼻侧偏盲。颅脑CT示:左侧枕部可见一结节状异常密度影,大小3.1 cm×2.9 cm(图1)。胸部CT示:双肺野内见多发结节状密度增高影,边缘清楚光滑,较大者直径约3.4 cm(图2)。

皮肌炎一例误诊分析

患者,男,59 岁。因颈部出现散在红斑 1 个月余,加重并蔓延至全身 3 周,伴瘙痒,于 2016 年 4 月 15 日就诊。1 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患者颈部出现数片手掌大小红斑、伴瘙痒,无发热、咳嗽、腹泻等不适。自行口服氯雷他定治疗,无好转;3 周前患者于室外植树、日晒后饮酒、进食牛羊肉,当天皮损加重并泛发至躯干、四肢,瘙痒加重,伴腰背部酸痛。多次就诊于外院,均诊断为湿疹,予复方甘草酸苷、抗组 胺

神经鞘瘤误诊为颈动脉体瘤超声及CT表现1例

患者,男,20岁。因无意中发现左侧颈部肿物7d就诊,自觉无明显不适,专科查体:左侧颈部可触及一椭圆形肿物,呈搏动性,质中,境界清楚,活动度欠佳,不伴局部肿痛,不伴饮水呛咳和声音嘶哑,皮肤色泽正常,血压正常。行超声检查,左侧颈部皮下软组织内可见大小约4.1 cm×2.7 cm的低回声团,形态规则,边界清楚,位于颈内动脉与颈外动脉之间,CDFI:团块内可见条状血流信号,似可见颈动脉分支供血。

下唇皮疹反复发作 误诊为扁平苔藓 实则…

58岁男性,10余年前下唇无明显诱因出现红肿,皮疹反复发作,春季加重,冬季减轻。日晒后加重。2月余前皮疹处破溃,可出血、结痂。当地医院诊断为“扁平苔藓”,果真如此吗?

Neurology: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陷阱

9岁男孩,新诊断弥散型 Burkitt淋巴瘤,化疗前为了排除 CNS 转移进行了神经影像学检查。

连续接诊两个被大医院专家误诊的患者,看似复杂的疑难病却被她很快确诊,误诊与确诊间不仅是技术和资历

近日,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呼吸科刘庆华博士接连遇到两例被三甲医院多位专家「误诊」的肺栓塞患者,在对患者进行分析与正规诊疗后,刘大夫心生许多感慨和担忧。其实对这两位患者,只要深入询问病史,就会发现明显的诊断线索。那么,没能及时正确诊断的根源究竟在哪里?仅仅是因为疾病本身临床表现不够典型吗?误诊与确诊之间到底差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