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温床——肥胖

2025-02-24 Genes and Diseases Genes and Diseases 发表于陕西省

17 岁偏胖少女小米因月经不规律就医,疑患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PCOS 是常见内分泌代谢病,与代谢异常相关,肥胖会加重症状,肥胖型患者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心理护理等应对。

这天,17岁的小米和妈妈一起来到妇科门诊。

体型偏胖的小米紧张地坐在一旁,肉嘟嘟的小脸上长着几颗青春痘,唇上有淡淡的胡须,颈部、腋窝有明显的颜色发黑。

小米妈妈:“医生,我们家孩子这几年月经一直不规律,两年前开始月经,本来就量少,每次还都要间隔三四个月才来,是不是出什么毛病了?

看到这些,医生心里有了初步判断,小米很可能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什么是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 covary syndrome,PCOS)是女性最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之一,以雄激素过高的临床或生化表现、月经稀发或闭经、卵巢多囊样改变为特征,对女性身体、心理产生诸多负面影响[1]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2]

根据2004年欧洲生殖和胚胎医学会与美国生殖医学会提出的鹿特丹诊断标准,PCOS的诊断必须同时符合以下3个指标中的2个,包括:

①月经稀发或闭经;

②高雄激素临床表现或高雄激素血症;

③超声下多囊卵巢表现。

图片

正常卵巢

图片

多囊卵巢

为什么说PCOS是代谢性疾病

一方面,多囊的发生与患者的代谢异常密切相关;另一方面,PCOS通常伴随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以及脂肪肝等代谢异常,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

1 高血糖

为什么说多囊患者是二型糖尿病的后备军?

胰岛素抵抗(IR)是指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无法有效刺激葡萄糖处理的病理状态,是二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是PCOS发生的重要病理环节,而PCOS 患者中有50%~70%的人会伴有胰岛素抵抗,且肥胖女性的胰岛素抵抗发生率更高[3]

2 高血脂

为什么说多囊会增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风险?

多囊患者由于肥胖、胰岛素抵抗等原因,容易导致脂质代谢紊乱,约70%的多囊患者存在血脂异常,进一步引起肝脏脂肪堆积,出现非酒精性脂肪肝。随着病情进展,肝细胞受到损伤,导致转氨酶水平升高,尤其在超重或肥胖患者中,转氨酶异常率更高[4]

3 高尿酸

研究表明,PCOS不仅可促进高尿酸血症的发生,高尿酸血症也可影响甚至加重PCOS患者的近期及远期症状,二者在胰岛素抵抗、性激素水平及代谢水平等方面互为影响因素[5]。尽早干预尿酸水平,对延缓疾病发展有利。

肥胖与PCOS的联系

据报道,25%~70%的PCOS患者BMI处在超重或肥胖区间,而国外一些国家和地区的PCOS患者超重及肥胖患病率甚至可高达50%~80%[6]。超重或肥胖能够加重PCOS患者的代谢紊乱、激素异常、慢性炎症以及生殖健康问题等临床症状[7]

①肥胖型PCOS患者存在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更易出现糖代谢紊乱;且由于脂肪组织的增加,直接影响脂肪酸代谢;

②肥胖型PCOS患者的妊娠概率较偏瘦及正常BMI型患者显著降低;

③肥胖型PCOS患者的慢性炎症及氧化应激状态更为严重;

④由于激素紊乱、体形改变、不孕等多方面原因,肥胖型PCOS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和心理负担增加。

肥胖→内分泌失调→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多囊

总之,肥胖通过增加体内胰岛素抵抗、雄激素水平,不仅加重临床症状,还提高其患上代谢综合征、心血管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形成恶性循环。

肥胖型患者如何应对PCOS[8]

目前,对于肥胖型PCOS患者,改善其机体代谢情况、减轻体质量至关重要。在改善胰岛素抵抗及高雄激素血症等方面,生活方式干预(饮食、运动和行为干预)比药物治疗更有效。

生活方式干预是PCOS患者首选且必要的治疗措施

01 营养干预

保持低热量饮食,养成好的饮食习惯,增加对高纤维素的进食,主要包括燕麦、水果、豆类等,并进食不饱和脂肪酸食物如豆油和花生油。

02 运动指导

保持有氧运动,以慢跑、快走、游泳、爬楼梯等运动为主,进行运动前一定做好热身运动,避免身体受到伤害。

03 药物治疗

POCS患者表现出高度异质性的临床症状,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对于高雄激素患者,常用抗雄激素药物、短效口服避孕药等降低雄激素水平;对于肥胖或有胰岛素抵抗患者,常用胰岛素增敏剂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04 心理护理

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可能会加重症状,影响治疗效果。应对不良情绪,患者应积极寻求心理疏导,科学治疗,调整心态。

多囊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管理的过程,虽然摆脱不了,但并非不可控,在这条漫长而曲折的旅程中,每一位患者都是勇敢的战士,她们积极面对、自我管理,成为自己健康的主宰者!

参考文献:

[1] Al W B, Fisher M, Bevington L,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o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Quality Assessment Study[J].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21,106(8):2436-2446.

[2] Revised 2003 consensus on diagnostic criteria and long-term health risks related  to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J]. Hum Reprod, 2004,19(1):41-47.

[3] 唐雨, 张大伟, 马丽亚. 体重指数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34(03):222-227.

[4] 蒋玲玲, 阮祥燕, 李妍秋, 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成分对肝、肾功能和血脂的影响[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4,45(04):623-628.

[5] 张思琪, 郭浩洋, 任楚岚, 等. 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高尿酸血症的中西医机制进展[J].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 09(37):13-17.

[6] Barrea L, Frias-Toral E, Verde L, et al. PCOS and nutritional approaches: Differences between lean and obese phenotype[J]. Metabol Open, 2021,12:100123.

[7] 杨槐丽, 梅泽宣. 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BMI与内分泌代谢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4,10(8):99-102.

[8] 高英宏, 刘莹. 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J].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3,03(46):82-83.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53392, encodeId=8b242253392a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800d4315123'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多囊卵巢综合征#</a> <a href='/topic/show?id=a7cc8388290'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胰岛素抵抗#</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43151, encryptionId=800d4315123, topicName=多囊卵巢综合征), TopicDto(id=83882, encryptionId=a7cc8388290, topicName=胰岛素抵抗)],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Mon Feb 24 16:18:54 CST 2025, time=2025-02-24, status=1, ipAttribution=陕西省)]

相关资讯

多囊卵巢综合征:考虑所有表型!

本文指出两篇文章未强调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群体多样性及诊断复杂性,重申 NIH 研讨会建议,提及研究现状、患者特征变化及不同病因相关情况,强调其多元性。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AMH:过犹不及!

Komorowski 等研究发现 PCOS 患者高 AMH 浓度与排卵率相关,AMH>8ng/dL 排卵率降,需积极治疗,次要结局与 AMH 无关,BMI 也影响生育,还需研究明确相关问题。

Front Med:探讨益康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机制:GEO数据集、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的整合

该研究系统探讨了YKD治疗PCOS的多靶点机制,并通过分子对接和MD进行了初步验证,为YKD治疗PCOS的疗效提供了有力证据。

焦虑、抑郁和身体形象在PCOS和非PCOS不孕妇女中的研究!

尽管指南建议对PCOS女性进行筛查,但任何接受生育治疗的女性都会出现焦虑和抑郁的感觉。我们建议生育诊所注意女性的心理健康问题,并作为常规护理的一部分提供相应的支持。

PCOS不同表型中,体外受精活产预测面临哪些挑战?

PCOS 临床表现多样,IVF 成功率受多种因素影响。Cooney 等人研究 PCOS 患者 IVF 活产相关参数,AI 可助力 IVF 预测。未来 AI 模型或为个性化生育治疗提供依据。

Eur J Prev Cardiol: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非肥胖年轻女性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很高

PCOS患者患CVD的风险增加,年轻的非肥胖PCOS患者应优先考虑CVD风险管理。这些结果支持临床监测的必要性,并提示DCBLD2可能是PCOS女性发生CVD的生物标志物。

不同体质量指数PCOS患者临床特征与糖脂代谢的关系研究!

本文通过比较PCOS患者不同BMI组间内分泌激素水平、糖脂代谢参数及临床表现的差异抗苗勒管激素(AMH),探讨抗苗勒管激素(AMH)与BMI等指标的相关性,为PCOS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糖皮质激素预处理对PCOS患者辅助生殖助孕结局的影响!

本研究探讨糖皮质激素预处理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ART助孕结局的影响。

最新!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的研究进展

本文主要总结近年来关于PCOS-HA相关发生机制及有效治疗的研究进展,为PCOS-HA的临床干预提供更多参考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