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王青教授《Biomaterials》:多重靶向的工程化杂合外泌体作为Aβ纳米清除剂和炎症调节剂用于AD的多环节干预

2025-05-21 BioMed科技 BioMed科技 发表于上海

湖南大学王青团队构建工程化外泌体RPDA@Rb-A,结合多种成分,可穿透血脑屏障,靶向AD病灶,通过光热解聚Aβ、促进清除及抑制炎症,在AD小鼠模型中显著改善症状,为AD治疗提供新平台。

阿尔茨海默AD)的发病机制复杂,包括β-淀粉样蛋白()过度沉积、小胶质细胞功能障碍和神经炎症,单途径治疗不足以改善与AD相关的多方面病理变化。此外,血脑屏障(BBB)的低通透性和AD位点选择性的缺乏进一步限制了当前AD药物的干预效果。因此,理想的AD治疗策略应该能够有效克服BBB的阻碍,积极靶向AD病灶,同时对抗AD的多种病理。

基于此,湖南大学王青教授课题组通过将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外泌体和巨噬细胞外泌体的膜杂交,并结合聚多巴胺纳米颗粒、白藜芦醇和Aβ靶向适配体,构建了具有多重靶向能力的工程化外泌体(RPDA@Rb-A)来干预Aβ清除并调节小胶质细胞功能障碍。基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外泌体的归巢效应和巨噬细胞外泌体天然的炎症靶向能力,RPDA@Rb-A可以轻松的穿过血脑屏障,并且在捕获Aβ聚集体后富集在大脑炎症部位。RPDA@Rb-A可通过多环节有效干预AD,包括通过近红外激光辐照引起的局部加热解聚有毒的Aβ聚集体,并减轻神经毒性;通过捕获Aβ促进小胶质细胞清除Aβ;通过高效递送小分子药物以调节小胶质细胞诱导的神经炎症(图1)。在AD小鼠模型中,RPDA@Rb-A的给药可显著缓解淀粉样斑块沉积、神经炎症和记忆障碍。基于膜杂交的工程化外泌体克服了传统药物载体对中枢神经系统渗透不良及靶向性不足的缺点,为多环节干预AD提供了潜在的平台。相关工作以“Multi-targeted engineered hybrid exosomes as Aβ nanoscavengers and inflammatory modulators for multi-pathway intervention in Alzheimer’s disease”为题发表在《Biomaterials》上。

图片

1. RPDA@Rb-A的制备及多环节干预AD的示意图

RPDA@Rb-A的体外免疫逃避和脑靶向能力】

为探究RPDA@Rb-A的体外免疫逃避和脑靶向能力,首先,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观察到RPDA@Rb-A处理的巨噬细胞中的绿色荧光信号较弱且几乎无法检测到,表明RPDA@Rb-A具有逃避免疫系统监视的能力。接着,通过Transwell模型检测了RPDA@Rb-A的体外BBB穿透能力,结果表明RPDA@Rb-A继承了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外泌体的天然大脑归巢效应,具有很强的穿透BBB的能力。为了评估RPDA@Rb-A的炎症靶向性,研究了RPDA@Rb-A能否靶向活化的炎症细胞。结果表明,RPDA@Rb-A能在杂合外泌体包被的帮助下靶向炎症BV2细胞,继承了巨噬细胞外泌体的炎症嗜性,具有积极定位炎症病变部位的潜力(图2)。

图片

2. RPDA@Rb-A的体外免疫逃避和脑靶向能力

RPDA@Rb-A环节干预AD的能力】

为探究RPDA@Rb-A环节干预AD的能力,首先,通过AFMThT荧光实验考察RPDA@Rb-A的光热性能对聚集体的解聚作用。结果表明RPDA@Rb-A可促使纤维在近红外光照作用下解聚。在聚集体诱导的AD细胞模型中,RPDA@Rb-A可在细胞水平解聚聚集体,有效清除细胞内的活性氧减轻氧化应激引起的细胞损伤,起到了细胞保护的作用(图3接着,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研究RPDA@Rb-A炎症小胶质细胞吞噬和降解功能的影响。发现用PDA@Rb-A处理的小胶质细胞与溶酶体的共定位更强,表明RPDA@Rb-A可通过小胶质细胞的溶酶体途径促进清除(图4)。此外,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RPDA@Rb-A处理的细胞中iNOS和活性氧表达显著降低,表明RPDA@Rb-A优越的炎症抑制作用(图5)。

图片

3. RPDA@Rb-A解聚有毒的 Aβ 聚集体并减轻神经毒性

图片

4. RPDA@Rb-A促进小胶质细胞吞噬和降解

图片

5. RPDA@Rb-A减轻聚集体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

RPDA@Rb-A的体内脑靶向能力】

为了考察RPDA@Rb-A的体内治疗潜力,通过红外热成像仪观RPDA@Rb-A处理小鼠的头部温度在10 min显著升高,表明RPDA@Rb-A在体内具有优异的光热转换能力。为探究RPDA@Rb-A在体内的生物分布,Cy5标记的RPDARPDA@Rb-A经尾静脉注射给小鼠,通过小动物活体成像仪观察到RPDA@Rb-A在大脑中的积累高于RPDA,表明外泌体的涂层增强了RPDA@Rb-A的大脑靶向能力,并且NIR照射可以进一步增加RPDA@Rb-A在大脑中的富集(图6)。

图片

6. RPDA@Rb-A的体内脑靶向能力

RPDA@Rb-A的体内治疗效果】

为了探究RPDA@Rb-AAD小鼠的体内治疗效果,首先,通过莫里斯水迷宫评估AD小鼠的记忆能力。观察到RPDA@Rb-A+NIR处理组小鼠在目标象限中游泳的时间更,寻找隐藏平台的时间更,平台穿越次数增加。接着,通过lba-1iNOS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到RPDA@Rb-A+NIR治疗的AD小鼠斑块数量减少,lba-1iNOS的表达显著降低。这些结果表明,RPDA@Rb-A给药可有效缓解AD小鼠大脑中的负荷、神经炎症和记忆障碍(图7)。

图片

7. RPDA@Rb-A的体内治疗效果

【文章结论与讨论,启发与展望】

综上所述,本研究提供了一种基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外泌体和巨噬细胞外泌体杂交的多重靶向工程外泌体RPDA@Rb-A用于AD的多环节干预与合成的纳米颗粒载体(RPDA)相比,经杂交外泌体改造后的RPDA@Rb-A具有逃避巨噬细胞吞噬的能力,实现了BBB的有效渗透和在AD病灶中的选择性积累。体外和体内研究表明,RPDA@Rb-A通过加速小胶质细胞吞噬作用和光热解聚聚集体有效降低负荷,抑制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并挽救AD小鼠的记忆缺陷。总的来说,本研究构建的具有多重靶向和多环节干预能力的工程化外泌体在治疗AD方面具有巨大潜力,为工程化外泌体在AD其他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奠定了系统和科学的基础。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unsupported_browser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66010, encodeId=a081226601086,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a3f09e79649'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阿尔茨海默症#</a> <a href='/topic/show?id=9bcc12e1082e'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工程化外泌体#</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25,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7108, encryptionId=9bcc12e1082e, topicName=工程化外泌体), TopicDto(id=97796, encryptionId=a3f09e79649, topicName=阿尔茨海默症)],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Wed May 21 13:35:39 CST 2025, time=2025-05-21,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Mol Neurodegeneration:小胶质细胞中CD2AP缺失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的保护作用

在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中,小胶质细胞中特异性缺失CD2AP能显著改善认知功能,减轻神经炎症,抑制Aβ沉积并保护突触功能。CD2AP缺失通过调节免疫反应,特别是补体C1q的表达,发挥保护作用。

Alzheimer’s & Dementia:小胶质细胞反应部分介导了Aβ对阿尔茨海默症认知影响

小胶质细胞反应在随访时的中介作用显著增强,提示随着疾病发展,小胶质细胞在Aβ相关的认知损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减肥神药”再添新用!司美格鲁肽使阿尔茨海默症的患病风险降41%-67%,但需警惕不良反应

与其他抗糖尿病的药物相比,司美格鲁肽使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罹患阿尔茨海默症(AD)的风险显著降低了41%-67%,即具有预防AD的潜力

Nature:从侵入性检查到无创筛查:阿尔茨海默症早期诊断的革新之路

血液检测有望成为阿尔茨海默症诊断重要工具,可早期诊断、结合创新疗法。还可用于挑选临床试验受试者,蛋白质组学衰老时钟可预测多种疾病风险。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研究发现:每周吃超过一个鸡蛋,就能显著降低这一疾病风险!

这项研究基于“Rush Memory and Aging Project”(RMAP),分析了1024名老年人的饮食习惯,结果显示,适量食用鸡蛋与降低阿尔茨海默症风险密切相关。

Molecular Psychiatry:阿尔茨海默症小鼠模型中年龄依赖的功能连接丧失及通过mGluR5调节剂的逆转

阿尔茨海默症小鼠的功能连接在6月龄开始显著下降,9月龄时尤为明显。而通过mGluR5调节剂的两个月治疗后,小鼠的大脑功能连接显著改善,特别是在与认知功能相关的区域,表现为功能连接的恢复。

CGP流行病学研究 | 1992—2021年中国老年人群阿尔茨海默症及相关痴呆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及预测研究

中国老年人群ADRD的负担严重且呈现上升趋势,建议相关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患者的疾病负担,特别是加强对老年女性人群的防护。

梅斯锐评:颈深部淋巴-静脉吻合手术治疗严重阿尔茨海默症——初步显效,但仍需严谨求证

2012年,罗切斯特大学的Maiken Nedergaard团队首次提出“类淋巴系统”概念,揭示脑脊液通过血管周围间隙流动,清除β-淀粉样蛋白(AAD的关键病理蛋白)

中国医科大学张馨文/阎旭团队综述线粒体MICOS在阿尔兹海默症中的研究进展

本研究系统性剖析MICOS在AD研究领域中的最新进展,提出MICOS复合体新亚基的纳入标准,并梳理总结靶向MICOS的各类药物。

Biomaterials:湖南大学王青研究发现膜杂交工程化外泌体增强血脑屏障穿透并多途径改善阿尔茨海默症

基于膜杂交的工程化外泌体克服了传统药物载体对中枢神经系统渗透性差、靶向性不足的缺点,为AD的多通路干预提供了潜在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