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NP:抑郁症患者REM睡眠行为障碍的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

2021-11-14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影响全球近3亿人的抑郁症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致残原因。有人认为,“晚发性”抑郁症更可能与神经退行性变的未来风险相关。需要一种更具体的特征或/和生物标记物来识别和治疗这种神经退行性变

影响全球近3亿人的抑郁症已成为全球第三大致残原因。有人认为,“晚发性”抑郁症更可能与神经退行性变的未来风险相关。需要一种更具体的特征或/和生物标记物来识别和治疗这种神经退行性变相关抑郁症亚型。快速眼动(REM)睡眠行为障碍(RBD)是一种新型的嗜睡障碍,其特征是反复的做梦行为导致重复的睡眠相关发声/运动行为和睡眠相关损伤(SRI),并伴有REM睡眠中的肌肉张力丧失。

90%以上的特发性RBD(iRBD)患者会发展为α-突触核蛋白病神经退行性变,其中大多数是帕金森病(PD)和路易体痴呆(DLB)。RBD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1%。RBD特征出现在精神病人群中,尤其是重度抑郁症(MDD)患者。通过使用最近1年的SRI史作为RBD症状的替代项目,之前估计精神科门诊患者RBD的终生患病率为5.8%(MDD亚组为6.8%)。然而,vPSG在MDD患者(MDD+RBD)中证实RBD的真实患病率可能被低估。通过验证筛查问卷和vPSG确认,本研究进行了这项两阶段研究,以(1)确定MDD+RBD的患病率;(2)研究MDD+RBD患者的临床相关性,尤其是神经退行性变的风险。本文发表在《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和精神病学杂志》上()。

香港RBD问卷(RBDQ-HK)是一份包含13个项目的问卷,包含终生和最近1年的子量表,涵盖RBD中的梦相关因素和行为因素。先前的验证研究表明,诊断精神病患者RBD的临界值为20/21。共有302名患者同意进行进一步的临床评估,其中,精神病诊断通过DSM-IV轴I疾病的结构化临床访谈确定。抑郁症的严重程度和非典型症状使用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SIGH-ADS)的结构化访谈指南进行评估由经验丰富的精神病医生进行。患者还完成了与睡眠、生活方式因素和接触史(如头部受伤)相关的额外问卷调查。相关的医疗信息是在一个完善的电子医疗数据库中获得的。

研究流程图 

筛查阳性(RBDQ-HK>20)患者以及随机选择的部分筛查阴性患者被邀请参加睡眠实验室vPSG评估的第2阶段研究。根据美国睡眠医学学会标准(2012年)对睡眠阶段、呼吸事件、觉醒和运动事件进行评分在RSWA的允许下,13名患者被要求在研究期间继续他们的常规药物治疗。如果出现显著的呼吸暂停/低通气事件(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15) ,患者将被邀请进行第二晚vPSG,滴定持续气道正压,第二晚vPSG数据将用于评分。REM睡眠时下巴肌肉上的肌电图(EMG)活动水平用于确定RSWA的严重程度,因为建议下巴肌电图提供最高的阶段性EMG活动。

在不同领域测量与RBD和神经退行性变相关的危险因素和前驱标记物。使用帕金森病自主神经功能障碍(SCOPA-AUT)量表中的结果量表测量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并在仰卧位站立2分钟内(休息5分钟后)进一步测量立位血压变化。采用最新的运动障碍学会(MDS)研究标准来估计前驱症状PD的总似然比(LR)和概率。RBD的诊断是根据国际睡眠障碍分类第三版标准进行的。在睡眠医学方面经验丰富的精神科医生通过对睡眠模式和障碍23的诊断性访谈和病例注释审查,澄清了RBD反复出现的做梦行为症状。

第一阶段,接触了751名抑郁症患者,其中504名(平均年龄49.85岁,77.0%为女性,应答率67.1%)同意本研究。在诊断访谈和医疗记录审查后,48名患者因发作性睡病(n=1)、中风(n=1)、创伤后应激障碍(n=16)、药物滥用(n=11)、双相情感障碍(n=17)和终身未诊断MDD(n=2)而被排除在外。一名患者因未完成RBDQ-HK而被排除在外。其余455名符合条件的MDD患者(中位年龄(IQR)=52.66(15.35)岁,77.58%为女性)被确定为全筛查样本。其中302名患者(54.04(13.12)岁,76.49%为女性)完成了额外的问卷调查和临床访谈,并被视为样本总数。

伴和不伴RBD的重度抑郁症患者的对数总似然比(LR)

筛查阳性患者包括更多的吸烟者(14.39%比7.36%),更有可能报告头部损伤史(12.23%比6.13%),但在调整人口统计学后,差异变得不显著。筛查阳性患者也表现出更严重的抑郁症状(汉密尔顿抑郁评分量表17项评分),比其对应患者更非典型的抑郁特征(4.00(4.00)vs 3.00(4.00))。此外,筛查阳性患者白天嗜睡率较高,失眠率可能较高。共有81名患者(54.08(12.40)岁,65.43%为女性,51名筛查阳性)完成了vPSG和神经认知评估。8名男性和4名女性筛查阳性MDD患者(即MDD+RBD,RBD发病年龄=53(11)岁,3名患者在开始服用抗抑郁药之前报告RBD发病)证实RBD,其余69名患者被归类为非RBD。MDD+RBD的加权患病率为8.77%。MDD+RBD与色觉和嗅觉缺陷以及PD的高度相关。

总之,在精神科门诊部,几乎9%的MDD患者有vPSG证实的RBD。共病MDD+RBD可能是MDD的一个亚型,伴有潜在的α-突触核蛋白病神经退行性变。应强调RBD症状的系统筛查和vPSG确认的必要性,以识别这种MDD亚型,从而加强个性化治疗和未来的神经保护,以防止神经退行性变。

Wang JChau SWHLam SP, et al 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REM sleep behaviour disorder in patients with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a two-phase study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内容来源注明为“梅斯医学”或“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为“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或“梅斯号”自媒体发布的文章,仅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本站仅负责审核内容合规,其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负责内容的准确性和版权。如果存在侵权、或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Lancet:全球抑郁症发病率大幅上升,女性是男性的2倍

2021年10月8日,美国华盛顿大学和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柳叶刀》期刊上发表了题为:Global prevalence and burden of depressive and anxie

Nat Med:全球首例!脑电刺激成功拯救重度抑郁症患者,治愈抑郁症时代离我们不远了?

最近,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团队在《Nature Medicine》上发表了一项研究,为治疗抑郁症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J Renal Nutr:老年慢性肾病患者总是情绪低落,查查这两种血液标志物水平!

血清LDL胆固醇水平和ARA/LA比值与CKD患者抑郁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因此这些指标可用于预测这些患者的预后,而不受任何因果关系的影响。

Lancet:COVID-19导致的全球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流行率和负担分析

精神障碍是造成全球健康相关负担的主要原因,其中抑郁症和焦虑症是造成这一负担的主要因素。

Nature Neuroscience:重大发现,抑郁症是与生俱来的

抑郁症(MD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思维迟缓、饮食和睡眠差等症状,抑郁症患者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的增加有关,死亡率也较高。迄今,并不清楚抑郁症的病

Age & Ageing:注意啦!老年人髋部骨折后抑郁风险明显增加!

髋部骨折后的老年人有独特的抑郁症状亚型,并提供了独特临床表型的确认证据

拓展阅读

Nature Neuroscience:发现致幻药物减轻抑郁的意外机制

这意味着致幻药物可诱发独立于其致幻作用的抗抑郁作用,表明缺乏5-HT2A活性的高亲和力TrkB阳性变构调节剂可能保留致幻药物的抗抑郁潜力,而不会产生致幻作用。

lancet psychiatry:文化适应性干预措施对华裔常见精神障碍的疗效

干预措施的调整可以通过修改以证据为基础的干预措施,或以植根于社会文化背景的特定文化方式进行。

J Ethnopharmacol:黄连解毒汤通过Trem2/Dap12通路缓解DS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抑郁样行为

探讨黄连解毒汤(HLJD)治疗结肠炎性抑郁的作用及其机制,以及炎症因子和小胶质细胞激活相关基因的参与。

Psychological Medicine:抑郁症患者长链脂肪酸β氧化障碍的代谢组学研究

抑郁症患者的中长链酰基肉碱水平较低,且在治疗后有所增加,与对照组无差异,表明抑郁症患者存在线粒体功能异常,导致长链脂肪酸β氧化受损。

华西研究:女性高发——抑郁症和乳腺癌之间可能存在共同的遗传基础!

该工作证明了抑郁症和BC之间有共同的遗传基础、多基因位点和假定的因果关系,突出了观察到的表型关系背后的生物学联系

PLOS MED:COVID-19大流行期间认知障碍和痴呆症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分析

在大流行期间,各认知功能组的心理健康状况趋于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