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总是长“淤青”、反复贫血?6岁女孩连做两次手术,医生一查:竟是罕见综合征在作怪!

2025-06-24 梅斯罕见新前沿 MedSci原创 发表于上海

6 岁女童因四肢蓝紫色皮损、贫血及多系统病变,确诊儿童蓝色橡皮疱样痣综合征(BRBNS),该病以皮肤和消化道多发性静脉畸形为特征,治疗依病情选择激光、内镜或药物等。

6岁的小琳(化名)原本活泼好动,可这几年,她的身体却像“被下了魔咒”。最早只是四肢上零星出现一些蓝紫色的斑点和小疙瘩,像是轻微碰伤留下的瘀斑。家人以为是孩子玩耍磕碰的结果,并未重视。直到有一天,小琳说脚底“踩着疼”,一摸,竟有个青紫色的小包块,按压时还会痛。更离奇的是,背上又冒出几个结节,还愈长愈大。当地医院初步判断为“淋巴管瘤”,建议手术。术后恢复尚可,但不到半年,琳琳却开始脸色发白、总说累,一查——中度贫血!补铁之后刚刚恢复,没过多久又旧病复发,还不得不再次输血治疗。

雪上加霜的是,小琳的右肩部也开始出现新的疼痛性结节,活动时甚至影响抬手。再次影像学检查提示“血管性病变”,医生进行了第二次手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血管瘤”。但两个手术、反复贫血,却始终找不到“源头病因”。

琳琳到底怎么了?

为进一步查明病因,家人带琳琳来到省医院的皮肤科。接诊医生为琳琳进行了详细的检查。

体格检查:

体温36.5 ℃,脉搏10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01/43 mmHg,体重18 kg。琳琳神志清楚,精神尚可,但营养中下,面容有贫血表现。皮肤未见黄染或出血点,其他体征未见异常。

皮肤科查体:

全身散在10余个米粒至豆粒大小的蓝紫色斑疹和丘疹(图1),无破溃或出血。斑疹压之不褪色,丘疹压之缩小,松开后恢复原状。足底皮损较多,部分皮损伴有轻压痛。

图片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5.28×10⁹/L、红细胞3.02×10¹²/L、血红蛋白63 g/L、血小板301×10⁹/L,MCV 73.2 fL,MCH 20.9 pg,MCHC 285 g/L,提示中重度贫血;粪便隐血试验阳性。

血凝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病毒标志物:正常。

双肩部MRI:左肩关节、肱骨近段、肋骨旁软组织内多发异常信号影;右肩关节软组织及上臂内多发异常信号影。

胃肠镜检查:胃底、胃体、胃角、胃窦、十二指肠球部和降部见多个红色肿物,末段回肠见2个红色肿物,全结肠见30余个大小不一、直径0.3~3.5 cm的红色肿物,质软、血运丰富,可见破溃出血,考虑为血管瘤(图2)。

图片

小腿屈侧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和皮下组织内可见较大血管腔,内含红细胞,管腔内衬内皮细胞(图3)。

图片

结合琳琳的皮疹表现、组织病理学特征、胃肠镜检查、多系统受累以及伴有贫血的情况,医生最终确诊为:儿童蓝色橡皮疱样痣综合征(BRBNS)

什么是BRBNS?

BRBNS是一种涉及多系统、多器官的罕见疾病,以皮肤和消化道多发性静脉畸形为主要表现,发病率约为1∶14 000[1]。这种静脉畸形一般发生于出生时或儿童早期,随着时间推移,其大小和数量逐渐增加,数目由几个至几百个不等。

临床表现

BRBNS最常累及皮肤,典型的皮损表现主要有3种:

(1)蓝色乳头状囊性隆起,质地柔软、易压缩,松开后迅速恢复原状;

(2)海绵状血管瘤样病变(静脉畸形);

(3)蓝黑色的斑疹、丘疹,压之褪色。皮损的组织病理一般表现为缺乏特异性的血管瘤。BRBNS其次累及消化道,以小肠多见,消化道慢性失血和继发缺铁性贫血成为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除皮肤和消化道外,BRBNS还可累及肌肉、关节、眼、脊柱、肾脏、肺、中枢神经系统等。

治疗

BRBNS目前没有理想的根治方法,主要根据病变部位和症状严重程度进行治疗。

皮肤病变影响美观或功能者,可行激光治疗或局部切除。若病变累及消化道,症状轻微者行保守治疗,包括输血、补充铁剂 和药物治疗。已报道的药物有皮质类固醇、干扰素、普萘洛尔、沙利度胺、奥曲肽等。

最近研究显示,西罗莫司(雷帕霉素)可能是长期治疗儿童BRBNS安全、 有效的方法,但其最佳的治疗时机、剂量和持续时间 仍需进一步研究。若消化道出血严重,病情反复,建议采用内镜或外科手术治疗。

参考资料:

[1]廖可心,侯朝,涂彩霞,等.儿童蓝色橡皮疱样痣综合征1例[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23,45(02):190-192.

[2] Martinez CA, Rodrigues MR, Sato DT, et al. Blue rubber bleb ne vus syndrome as a cause of lower digestive bleeding[J]. Case Rep Surg, 2014, 2014: 683684. DOI: 10.1155/2014/683684.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GetPortalCommentsPageByObjectIdResponse(id=2270663, encodeId=622622e0663b2, content=<a href='/topic/show?id=4a45121e333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静脉畸形#</a> <a href='/topic/show?id=89ff122892d5' target=_blank style='color:#2F92EE;'>#蓝色橡皮疱样痣综合征#</a>, beContent=null, objectType=article, channel=null, level=null, likeNumber=16, replyNumber=0, topicName=null, topicId=null, topicList=[TopicDto(id=122892, encryptionId=89ff122892d5, topicName=蓝色橡皮疱样痣综合征), TopicDto(id=121733, encryptionId=4a45121e3335, topicName=静脉畸形)], attachment=null, authenticateStatus=null, createdAvatar=null, createdBy=cade5395722, createdName=梅斯管理员, createdTime=Tue Jun 24 13:27:00 CST 2025, time=2025-06-24, status=1, ipAttribution=上海)]

相关资讯

Cell Stem Cell 北京大学王凯团队建立iPSC衍生血管畸形新模型,助力AI驱动的药物筛选

北大团队合作开发高效静脉内皮细胞分化方案,用含突变的 iPSC 衍生 iVEC 复现静脉畸形病理特征,用 AI 和 Drug - seq 发现博舒替尼可改善表型,为研究和治疗提供可能。

European Radiology:经皮影像引导下静脉畸形及纤维脂肪血管异常的冷冻消融评估

冷冻消融是治疗静脉畸形和纤维脂肪血管异常的有效治疗策略,残余体积是临床治疗成功的一个重要指标。